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增强学生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应当教育学生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使学生明辨是非,同时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相似文献   

2.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可谓“各具形态”的学生。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由于遗传素质、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着差异,站在教师面前的既有品学兼优的高材生,同时又会有问题学生,就因为这些问题学生,使得我们的家长头痛,教师叫苦不迭。何谓问题学生呢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我们习惯上说的“双差生”,是指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比一般学生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不求上进、厌学,他们往往扰乱课堂秩序,害人害己,弄得不好甚至会…  相似文献   

3.
黄婕 《法制博览》2023,(12):1-4
近年来我国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项立法入手,浇筑了依法治理学生欺凌的坚实基础,但学生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暴露出基层公安机关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应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的法治保障体系,强化公安机关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制,以构建完善的防治学生欺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黄玉敏 《法制博览》2022,(14):12-14
本文从中职学生犯罪的个例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习惯,对中职学生法治教育现状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在信息化时代中职学生犯罪的诱导因素,包括学生缺乏法治观念、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等.从多方位加强中职学生法治素养、加强对学生的正面管教、积极推进家校合作等方法探索预防中职学生犯罪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邵红霞 《法制博览》2024,(10):34-36
在岗位实习过程中,高职学生的权益可能存在受损现象。为此,本文从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为岗位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实习单位、学校需要增强保护岗位实习学生权益的意识,加强学生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家长应及时关注孩子在岗位实习的情况以及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帮助学生维护权益等多方面提出建议,对于有效保障学生在岗位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当老师,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就能体验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的要求,全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特制定《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指导思想与目标青少年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8.
刍议教师侵犯学生权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侵犯学生权利主要表现为语言暴力,侵犯学生人格权和名誉权;行为暴力,侵犯学生身体健康权;驱逐学生、侵犯学生受教育权;随意承诺,侵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过度干预,侵犯学生隐私权。究其根源在于教师素质低下、传统文化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人格的缺陷。要杜绝教师侵权,必须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素质;开展法制宣传,提高维权意识;加大查处力度,决不姑息放纵;完善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打闹时,不慎将一口唾沫吐到了年轻漂亮的女老 师脸上。女老师勃然大怒,连打学生十几个耳光后,喊来一 群学生,命令他们往该学生脸上吐唾沫以示"惩罚",于是引 发了一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分析了独立学院生源状况及学生特点,提出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重视情商教育,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明 《法制博览》2008,(20):35-35
他“旗下”的55名学生,33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考进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牌大学;他让一个极度厌恶数学,成绩倒数第一的学生,考入北大;他将“打遍全校无敌手”的学生,转变成优秀班干部;他总是放大学生的优点、淡化缺点……他被学生称为“神奇教师”,“心灵导师”。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态度。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比较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高职院校不仅要接受学历教育,还要接受职业教育,就学压力和社会职业竞争压力困或者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使得一些学生容易产生心里健康问题。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本文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镇晓 《法制博览》2024,(2):166-168
学生欺凌事件频繁曝光,随着网络技术的渗透,学生欺凌方式趋于成人化、多样化,主体低龄化,范围扩大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研究我国学生欺凌立法现状出发,从法理角度探究法治化治理现状,进行制度研究有助于明确概念,促进公众对学生欺凌治理状况全面认识,督促社会重视依法治理学生欺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曦  罗丽 《工会博览》2009,(12):39-40
加强改进学生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辅导员是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在大学生日常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价值取向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的特点着手,着重分析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工作的中重大影响,要求辅导员强化自身素质,充分发挥辅导员人格魅力,完善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学生和老师来说,犯错误都是难免的。学生错了,老师可要求或鼓励他们改过。如果老师对待学生有了错,是否也应诚恳地向学生道歉呢?我认为:老师若能主动、勇敢地向学生道声“对不起”!这是老师言传身教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最近,山东文登市总工会委托的职工常年培训以及技能培训基地——文登市职教中心,为烟台一家餐饮企业订制的近百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此举标志着通过由该市劳动就业部门、总工会、企业、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五方协议,破解了企业招工和学生就业难题。在这种协议培训中,由企业为学生支付学费、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学生离家出走是目前学校和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它已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给家庭和学生本人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家庭暴力、应试教育、教师不良行为及网络成隐等因素是造成未成年学生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预防未成年学生离家出走,需要政府、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努力、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家庭、社区、学校氛围,从而减少或预防未成年学生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18.
陈鹏悦 《法制博览》2021,(4):187-188
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法治教育受到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加强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因此,对新时期高职学生法治教育进行研究有着现实意义.现就主要针对新时期高职学生法治教育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先是对新时期高职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应...  相似文献   

19.
学生干部职务违规是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一种渎职性的违规行为,学生干部职务违规与职务犯罪存在着若干相似性。学生干部职务违规行为的滋长和蔓延,会带来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权力观异化、需要与动机偏离发展的恶果,这亦是职务犯罪滋生的隐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阐述,并且在分析学生法律素养状况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