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类学论纲——兼与法社会学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洪洋 《法商研究》2007,24(2):130-137
法人类学视野里的法概念、价值观与研究方法均与法社会学有所区别,因而法人类学与法社会学是并列的学科:“法律多元”、“地方性知识”构成了法人类学的基本精神;田野调查、参与式观察、注重小型社区的研究构成了法人类学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加强法人类学研究有助于消解法律工具论并获取我们自己的法律和法治样本。  相似文献   

2.
侗族婚姻习惯法包括恋爱习俗、通婚范围、婚姻的缔结、婚姻的中断与再婚、惩戒及罚则等五个方面。梳理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历史状态及内容,有助于彰显其在法人类学和法社会学上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郑定  杨昂 《法学家》2004,(1):36-42
随着近年来对法律史研究方法与范式讨论的逐步深入,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方法渐次被引入法律史研究,2003年来的法律史研究呈现出了视野更开阔,视角更丰富,方法更多元的局面.学科内部囿于陈旧的课程设计体制而产生的法制史/法律思想史对立的研究鸿沟逐渐消弭,而跨学科的研究及法史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e integration)的特点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概念的提出及其系统思想体系的形成,乃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刑法学、刑事社会学、刑事人类学、监狱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发展的产物。客观地说,刑事政策成为预防与惩罚犯罪的思想体系,反映了人类对犯罪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因此,研究资产阶级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探讨全球化时代“开放与多元”的核心特征与全球化时代法社会学“平台与桥梁”的学科功能的基础上,对全球化视野下的法社会学“继受与转向”的发展图景做出简单分析和概括,力求对全球化背景下法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开辟一点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目前的法学理论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着概念用语混乱、知识老化、知识更新缓慢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法学院的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废除“法理学(一)”课程,将更多的教学资源投入到在高年级设立的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法律经济学等专业课程上;在研究生专业设置上,将法学理论一分为三即法理学、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含法律人类学等广义的法律和社会科学)或更多理论法学的专业,与原有的法学二级学科专业如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并列;通过学科制度建设,进行跨学科交流,增加法学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正> 如果说现代法学发展趋势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整体化与分化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话,那么,法律社会学则正是法学的传统结构体系剧烈震荡与嬗变的结果。法律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而年轻的法学学科,无论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方面,还是在理论基础和方法学方面都有其自己的显著特点。本文对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理论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聚焦研究专业现象的专业社会学相关探索在国内逐渐兴起。然有关术语和概念不统一、不规范,特别是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如职业、专业与专业化的涵义模糊,使得相关研究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专业化相关理论研究兴起后存在的概念术语运用混乱的表现及其成因,依据国内外相关资料作出辨别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的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法行为又是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个性和历史的出发点与关键是“人的活动”,包括行为在内的人的活动构成着人、社会和历史的现实。据此,社会学、人类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均以人及人的行为作为研究的真正对象,而行为法学又将人这一行为主体的法行为视作学科研究的核心基  相似文献   

10.
黄荣 《法制与社会》2010,(33):199-200
彩礼是我国农村地区婚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积极社会功能,但是,彩礼所引发的婚姻纠纷案件不在少数。本文是基于对此问题的既有研究基础上,试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知识分析彩礼的社会功能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监狱社会学是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监狱进行多方面研究的学科。监狱作为社会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有丰富的社会学研究内容。建立监狱社会学是非常必要的。监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监狱中存在的比较具体的非法律问题和现象。监狱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促进监狱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监狱的安全运行方面,监狱社会学的实用价值,要大于监狱学和监狱法学等监狱学科。  相似文献   

12.
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学中的一个横断学科或综合学科法律社会学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已在西方国家兴起。但就我国自1949年建国后的法学而论,它还是一个正在创建的新学科。本文所指的法律社会学是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按照国际社会科学中传统,不仅法学,而且社会学,都有法律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从这一意义上讲,法律社会学也可以说是法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事实上,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法学、社会学以外的其他许多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在内。因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论证犯罪学是一门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想方法来解释犯罪的复杂原因、具体特点和客观规律,并研究如何预测犯罪、预防犯罪、惩治犯罪和改造罪犯的科学。它把犯罪学、人类学、伦理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学和刑法学汇总在一个范畴之内,并根据这些学科之间的内在的相互联系和差别来考察、分析那些仅靠某一学科是不能给予圆满解释或解决的社会现象,如经济犯罪、女性犯罪和青少年犯罪以及业务上过失犯罪等。论证犯罪学  相似文献   

14.
林昊 《法制与社会》2011,(21):238-239
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学和政治学互相结合而成的产物,逐渐成为研究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探讨政治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存在条件的一门独立学科.本文从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出发,从当今三种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辩证观点和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浅要分析政治学与政治社会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学术规范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其与社会学研究对象紧密联系 ,在社会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学术规范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的思维范式、方法和规则 ,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集体记忆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近几年来,研究者不断强调人类记忆的社会性特征,重视吸收来自于社会学的记忆研究成果;深刻反思个体心理学对于记忆研究的弊端,积极促进记忆研究的文化转向;主张采纳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建构与叙事性观点,勇于借鉴后现代式的研究路径,这些做法促使集体记忆成为心理学界不可忽略的研究主题.目前,在心理学领域内,与集体记忆相关的诸多研究已经逐渐展开,但心理学研究集体记忆也存在着概念解释、方法选择以及具体操作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一) 法律社会学是对法律现象形成和运行的机制和规律以及法律体系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是介于法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守法社会学则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用社会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运行机制中的守法问题.即研究守法这个环节在法制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守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守法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文化道德素质的关系,并探索不同社会群体(阶级、阶层)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的法律人类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人类学是一个生僻的字眼,它是人类学和法学结合的产物。有一则法律谚语云:“如果你的学科是法律,便有了一条通往人类学的平坦大道。”法律人类学“旨在立足于人类学视点,对传统法学的法的概念、研究方法进行批判,试图建立全新的科学体系”。〔1〕法律人类学所关注的是法律问题,但它的研究方法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它对社会法律问题的关注是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法律人类学萌芽于法律史学家梅因(H.S.Main)和人类学家摩尔根(J.Morgan)对原始法的发现。“18世纪对人类学研究和进化论的热情导致了新的法律研究分支的产生,其中以亨…  相似文献   

19.
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六益 《法商研究》2015,(2):111-119
社科法学的发生是一种"逆向运动",需要有一种思维上的相向运动,当下中国法学研究格局为其提供了土壤。经过多年的发展,社科法学壮大成为包括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法律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在内的"学派"。然而,法律社会学关注的主要是法学研究中的"剩余范畴",精细的法律人类学研究后期知识增量不大,法律经济学的分析陷入了一种由有限变量所构建出来的"虚拟"的真实世界之中。三种研究方法都忽视了政治因素,容易使社科法学变成没有政治的工具性分析。社科法学对政治的找回,预示着政法法学的重新复归。  相似文献   

20.
法人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及其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和 《现代法学》2005,27(1):22-27
法人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法人类学究竟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从以前有关法人类学诞生的界定来看,似乎给人以法人类学与人类学同时诞生或者法人类学先于人类学诞生的暧昧叙述。事实上,法人类学诞生在19世纪末的德国,是从民族学和历史学中分离出来的。波斯托和科勒是创始时期的杰出代表,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观点”是法人类学在理论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