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英国的大东公司专门把中国瓷器销往欧洲,当时英国、荷兰都是中国瓷器流散地,但那时还处于正常的贸易状态。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鸦片战争中。其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中国文物被列强大量抢夺和分食,直到溥仪被逐出皇宫,第一次浪潮才告结束。  相似文献   

2.
<正>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浙江自古称为文物之邦,从河姆渡文化开始算起,迄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浙江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站在文化潮头引领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就是那些无数的文化名人。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一座宝藏,文化名人就是宝藏中的无上瑰宝。如果说,历史是人民大众创造的,那么,历史文化名人就是人民大众的杰出代表。他们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留给后人的,既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也是一个巨大的包袱。特别是社会面临变革,时代呼唤创新的时候,中国文化中的落后一面,往往让你负重前行,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4.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地处美国纽约的“首阳斋”多年来珍藏有百余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文物,被视为当今世界该艺术门类的重要私人收藏之一。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文物属于传统文化范畴,文物返还是传统文化保护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传统文化是文化权的客体,不仅为<世界人权宣言>所确认,并被<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重申.国际人权法的实施机制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保证.而"兽首拍卖案"从文化权角度而言是对中国人权的严重侵犯.  相似文献   

6.
黄文富 《政协天地》2012,(12):50-50
浦城先秦时期是闽越族聚居地,汉唐后,发展成为古代福建沟通中原的文化走廊,置县于东汉末年,是福建最早的县城之一。特定的历史地位,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宝藏,古代、近、现代不可移动、可移动文物,数量丰富,类型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是研究全省、闽北及浦城历史发展的重要佐证,也是民族、民间文化遗存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的文物,它们充分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江西是一个文物资源丰富的省份.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00余处,其中国家级51处,省级215处,市、县级2100余处;馆藏文物3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有1205套(2708件)。  相似文献   

8.
徐泽林 《协商论坛》2007,(11):25-2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地下文物、民族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还是两岸人民之间的亲缘关系等,都证明了这一点。在法律上,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也都是国际公认的。但现在被陈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省、龙岩市政协开展了《摩崖石刻》、《名人故居》、《名镇名村》等专题协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她无声地向社会呼吁,文物是历史发展的文脉,是前人留下的财富,是精神文明的宝藏,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们必须重视它、珍爱它、保护它。  相似文献   

10.
文物是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地下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依据各自的生存、生产方式,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板块,经过上下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演变,被一层层埋没保存在地下,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地下文物。它们凝聚了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生存的丰富信息,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1.
《今日广西》2010,(5):25-25
合浦汉代古墓群位于合浦县廉州镇东南3公里处,为汉代古墓群,约有1000座以上,是广西最大的古墓群。古墓群分土坑墓和砖坑墓两类,陪葬器物丰富,近年出土的文物有铜凤灯、铜屋、玛瑙、琥珀及陶器等1000多件。这些文物对研究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人民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贸易关系、友好往来,提供了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12.
●建立以文物数据库和文物图像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数据库,是故宫博物院实施现代化管理的标志。 ●实现影像数码化,进入国际互联网,使故宫的百万宝藏得以展示给更多的人及更广阔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潮流资讯     
使节夫人2008中华老字号文化之旅4月1日上午,为弘扬传统文化,增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十几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夫人相聚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集团,参加2008中华老字号文化之旅活动,共同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活动过程中,使节夫人参观了玉石文化展区、漆雕和景泰蓝展区、文化笔会、金色宝藏佛文化展区和奥运旗舰店,她们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赞不绝口,称赞这次活动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日本侵占中国文物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1931~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置国际战争法中保护文物的规定于不顾,在中国大地上恣意侵占、毁坏文物,在人类文明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战后,中国人民和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放弃过对被劫文物的追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侧重讨论了“徽州文化”与“徽学”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指出:徽州文化是历史上徽州区域富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而徽学则是一门以大量的徽州文献、文书和文物遗存为依据,以历史上徽州的区域文化为直接研究对象,并通过它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徽学固然以徽州文化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其研究对象更为广泛,其价值在于通过留存众多的徽州历史文献认识中国历史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人大研究》2001,(1):46-48
甘肃文化文物资源得天独厚,如果忽视利用我们的文化文物资源优势,忽视对文化的投人,必定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损失。应把甘肃这个文化资源大省、文物大省努力建设成为文化大省。  相似文献   

17.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展开过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在这片曾经浸透鲜血的热土上,革命先烈们留下了无数红色文化遗迹。革命旧址旧居及纪念建筑物分布广,数量多,面积大;革命文物种类齐全,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有完整序列。据省文化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全省文物系统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址有2000余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云南自古至今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在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石城(曲靖古称)盟誓碑亭中的碑刻文物——《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石城盟誓碑》(以下简称《盟誓碑》)便是明证。此碑是研究云南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关系的见证,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用汉文字书碑刻石记载少数民族历史事件、语言及章法的实物证据,其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蜚声海内外,是国内外文物考古爱好者到曲靖不可不欣赏的古老奇特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文物。正因如此,《盟誓碑》于1961年3月4日被国…  相似文献   

19.
周敏  卢武 《青年探索》2020,(4):40-48
文化自信,就是国家之宝藏,民族之宝藏,人民之宝藏。在影视文化传播视域下,如何让当代青年接受并传承这些"宝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年轻化"的视角切入,分析《国家宝藏》的叙事形态、叙事内容与传播方式,总结《国家宝藏》年轻化的成功因素;另外,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解构传统文化年轻化的价值,以彰显传统文化年轻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年轻化是一个重要命题,敏锐抓住当代青年的所思所想,用生动活泼的影视语言去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心中活起来,在当代社会传承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4)
<正>中拉文化交流年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在拉美地区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多边文化交流活动。中国与拉美地区合力推动,在艺术、文学、文物、电影、图书、传媒、旅游等相关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这也取决于中巴文明交流的三点优势。第一,中巴文明互补性强,融合基础很好。中国和巴西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上互补。比如巴西的足球文化、桑巴文化,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