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全球要闻     
《瞭望》1998,(44)
格鲁吉亚军人哗变平息10月19日,格鲁吉亚前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的支持者埃利阿瓦中校带领200多名军人举行武装反政府叛乱。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决定,军队进入完全戒备状态,同时发表声明要求哗变军人放下武器,返回驻地。参加哗变的军人大部分向当局投降,首领埃利阿...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专电阿布哈兹战场上惨败,前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攻城掠地,几十万嗷嗷待哺的难民,议会反对派的强烈攻击,使格鲁吉亚国家元首谢瓦尔德纳泽陷入从未有过的困境。痛失阿布哈兹举世关注的阿布哈兹战争在持续了一年多之后,出现了戏剧性的结果。阿布哈兹军队9月16日突然向格鲁吉亚方面控制的阿首府苏呼米发起进攻,经过10天鏖战,27日攻下苏城,然后乘胜追击,仅3天时间,占领了原由格军占据的全部阿领土。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专电 格鲁吉亚议会主席、国家元首谢瓦尔德纳泽在11月5日总统选举中获72.9%选票的支持,当选为格第二任总统,这可谓“众望所归”.选举前20天的一个晚上,在第比利斯市中心议会大厦一间相当宽敞而又十分简朴的办公室里,谢瓦尔德纳泽精神矍铄,谈吐幽默,虽劳作一天,却毫无倦容.他向特来采访的本刊特约记者介绍说:“与一年前相比,格鲁吉亚政局发生了积极变化,基本实现了稳定,经济形势也趋于好转.11月5日同时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将决定国家以后的命运.”作为竞选总统的头号选手,他对获胜满有把握:“大多数居民都支持我.”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专电 9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格鲁吉亚国务委员会主席谢瓦尔德纳泽和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议会主席阿尔津巴在莫斯科“总统饭店”的会议大厅签署了最后文件,决定从9月5日12时起在阿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专电 4月8日深夜,在第比利斯的格鲁吉亚政府大楼前人声嘈杂,群情激昂。还有人呼喊口号,要求推翻苏维埃政权和建立“临时政府”。 9日凌晨4时许,一队队民警和军人突然从黑暗中出现,向大楼面前的广场进发,准备强行制止集会,驱散示威群众。瞬间,广场一片混乱。军警虽未动用武器,但使用了铁锹和催泪弹。示威群众事先似也作  相似文献   

6.
1990年12月21日 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决定组建自己的内务部队——民族近卫军.1991年1月15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批准任命别斯梅尔特内赫为苏外交部长.同日,戈尔巴乔夫总统批评叶利钦14日关于“必须成立俄罗斯军队的声明”是政治上有预谋的挑衅行为.1991年1月16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3月17日就是否保存联盟问题进行全民表决.  相似文献   

7.
谢瓦尔德纳泽在一片喧嚣声中辞去了总统之职,反对派摇身变成了当权派,持续了20多天的冲突悬念终于有了结果,格鲁吉亚的一切似乎都回归于平静。 谢氏曾任前苏联外长,有“高加索白狐”之誉,11年前在格鲁吉亚人民的夹道欢迎中英雄般地回归故里,风光一时。他的黯然下台,意味着格鲁吉亚从此进入了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内罗毕专电盼望已久的肯尼亚大选于1月4日揭晓,现任总统莫伊在近26年来第一次多党选举中获胜留任。当日,莫伊宣誓继任肯尼亚共和国总统和三军武装部队总司令。据统计,在去年12月29日举行的大选中,莫伊共得选票196.46多万张。在8名总统候选人中居首位。  相似文献   

9.
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表明,俄罗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巨大 2008年对俄罗斯是不平常的一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顺利就任总统,次日,刚卸任总统的普京出任政府总理,组成了特殊的两驾马车——梅普组合政权,且运作良好。8月8日,在南奥塞梯爆发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武装冲突,俄罗斯取得无可争议的胜利。如果说俄罗斯经受了这两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考验的话,那么,目前俄罗斯则正面临新的重大事件——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梅德韦杰夫总统在11月5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说,2008年对俄罗斯是充满希望和取得新成就的一年,同时对  相似文献   

10.
国际要闻     
《瞭望》1995,(39)
(9月11日——9月17日)墨西哥和谈出现转机经过连续7天的艰苦谈判,墨西哥政府和游击队组织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代表终于在9月11日就成立关于印第安人权利的工作组以及和平对话基本原则两个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陷入“泥潭”的恰帕斯州和谈出现转机.由该州印第安农民组成的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去年1月起事后,政府方面同他们时打时谈,持续1年多.塞迪略总统去年12月执政后,双方从今年4月开始再次举行和谈,到7月下旬,双方已举行过5轮,9月5日开始的谈判是第6轮.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月22日,菲律宾最高权力象征的马拉卡南宫迎来了它的新主人——菲律宾共和国第14任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当天上午8时,阿罗约正式入主总统府马拉卡南宫,开始了她就任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她在总统府升旗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说,“我不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人,没有要当一个伟大总统的宏大梦想,但我想当一个好总统”。阿罗约是1月20日宣誓就职,接替当天被迫下台的埃斯特拉达总统的。去年10月9日,南伊罗戈省省长辛森检举埃斯特拉达收受巨额赌博贿赂并抽取该省部分烟草税款,即刻在国内引发要求埃斯特拉达辞职的抗议浪潮,…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专电3月16日,阿布哈兹军队从空中和陆上对格鲁吉亚政府军控制的苏呼米发动大规模进攻,格鲁吉亚紧急集结部队组织抵抗并进而反攻,格阿冲突进一步升级。几天之内战火已夺走了数百人的生命,大批房屋财产被毁。格鲁吉亚强烈谴责驻格的俄罗斯军队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格最高领导人谢瓦尔德纳泽首次惊呼,格阿冲突已经变成格俄冲突。无情的战火在阿布哈兹这块8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燃烧了7个多月。交战双方蒙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但是双方至今不愿坐到谈判桌前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8日至今,两件历史性事件正在改变国际关系格局,新旧力量对比正在迅速变化,如何应对和理解这一个近乎梦幻和疯狂的一个月,是所有国际问题专家们都在为之绞尽脑汁的头等大事。如果说8月8日开幕的梦幻奥运标志着非西方国家崛起的话,那么几乎同一天格鲁吉亚率先动武后引发的一场疯狂的战争,则意味着西方的衰弱的开始。日前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接受法国电视一台记者的采访时说了一句分量非常重的话:"我们并不愿意冷战再现。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2,(41)
事件 斯里兰卡政府和反政府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 解放组织9月28日在斯北部奥曼泰交换了一批战 俘。 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9月29日在韩国的釜山开 幕。亚奥理事会的44个国家和地区全部组团参赛, 9912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欢聚釜山。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9月30日对内阁进行改 组,以继续全力推进改革,争取经济早日恢复。 美国总统特使凯利10月5日结束了对朝鲜的3 天访问。凯利访朝并未就朝美之间今后的协商作出决 定或达成协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6日与格鲁吉亚总统谢瓦 尔德纳泽达成一项协议,格方将向俄引渡被其拘捕的 13名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而俄方则保证不对格境内的 潘基西峡谷进行轰炸。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两天访问,与俄总统叶利钦举行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正如所料,访问没有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作为访问的结果,双方签署了若干关于军控和双边关系的文件。但西方舆论指出,这些文件多半涉及具体问题,谈不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3月23日,墨西哥执政党革命制度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多·科洛西奥遇刺身亡,在国内外引起震惊和普遍关注。今年初印第安农民武装暴动,现在又发生了刺杀事件,墨西哥政局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考验。 科洛西奥今年44岁,是墨西哥现任总统萨利纳斯的得力助手与接班人。他长期从事经济规划工作,在萨利纳斯就任总统后,先后出任革命制度党主席和政府中有“超级部”之称的社会发展部部长。去年11月28日被革命制度党宣布为总统候选人,成为实际上的墨西哥下届总统。  相似文献   

17.
刘江 《瞭望》1998,(24)
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发展的新动力刘江克林顿总统是自1989年以来第一位正式访华的美国总统。对克林顿的中国之行,中美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都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国际舆论界也十分关注。长风破浪中美合作势头良好去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  相似文献   

18.
国际要闻     
《瞭望》1994,(40)
俄格阿三方领导人举行会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9月19日在俄罗斯南部的索契分别会见了格鲁吉亚领导人谢瓦尔德纳泽和阿布哈兹领导人阿尔津巴.三方领导人主要讨论了近来陷入僵局的难民遣返问题.叶利钦和谢瓦尔德纳泽表示希望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自1992年8月格阿爆发冲突以来,叶利钦同谢瓦尔德纳泽、阿尔津巴曾举行了3次会晤,并签署了停火协议.但由于格阿双方积怨甚深,停火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双方武装冲突不断发生.第四十九届联大开幕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9月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来自184个成员国的代表出席了第1次全体会议.科特迪瓦外长埃西在20日的会议上当选为本届联大主席.本届联大预计要讨论维护和平、经济发展和联合国改革等150多项议题.  相似文献   

19.
俄格武装冲突并没有使独联体涣散,独联体还会存在下去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10月10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这是今年8月发生历时5天的俄格武装冲突后举行的首次独联体峰会。原12个独联体国家中,9个国家元首与会。格鲁吉亚因宣布退出独联体未派代表,阿塞拜疆正值总统选举,由总理出席会议,乌克兰因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巴尔干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火药桶。从那里曾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里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那里又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波黑战争,它导致20多万人丧生,数十万人负伤,200多万人流离失所。去年,在那里又爆发了科索沃冲突,并演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行的78天狂轰滥炸。那么,进入21世纪后,这个火药桶将会怎样呢?美国总统克林顿等40多位领导人于1999年7月30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举行了首脑会议,通过了“东南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