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思考题解答如何理解“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怎样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性?“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毛泽东同志对认识过程深刻而又通俗的概括。所谓“物质变精神”,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客观世界为人的头脑所反映,经过感性认...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即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需要有一个反复实践和反复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诸多思想。十八大报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选择。"五位一体"总布局、"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的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体现了认识论思想。十八大报告既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论思想,又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世界观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过程中,毛泽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写下一系列熠熠生辉的哲学论著,其他一些文章、批注、书信、谈话中也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世界观问题,从而构成了毛泽东世界观理论的完整体系。 一、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 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就是哲学。毛泽东概括指出:“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88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因此,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可分为两方面。 (一)辩证唯物主义方面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想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础上,撰写了《实践论》等论著,系统阐述了知行统一观,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林庭芳  卢军 《探索》2006,1(1):21-24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伟大的著作;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对中国革命起了伟大的指导作用;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对正确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新变化,对正确认识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仍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实践论》发表至今已经50年了。过去,它指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今天,它仍然在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明的“再认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思想。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为要认识现实事物,从而变革现实事物,必须经历一个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认识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是《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的一段。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与《矛盾论》,写于1937年7月和8月间,这正是伟大的抗日战争在我国全面展开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写这两篇哲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今天我们重温这两篇著作,深深地感到它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16年斗争实践的经验总结,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进行的科学总结。它对于指导此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赢得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不可磨灭的伟大作用。同时,它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十六年革命斗争实践的哲学总结中…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第一卷第二八三页)马克思主义者在认识论上同旧唯物主义者的主要区别是:马克思主义者懂得人的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坚持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第一的、基本的观点;而旧唯物主义者则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观察问题,不了解  相似文献   

10.
马兴 《共产党人》2011,(13):52-53
<正>做一名合格的政研干部,最重要的是善于思考,做一个思想厚重的人。正如巴尔扎克所讲的"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算是一个力量无比的人"。而不断学习钻研则是形成思想的源头活水。正确的思想从哪里来?是从学习和实践中来的,从分析和总结中来的。学习和实践是产生正确思想的摇篮,分析和总结是孕育思想的沃土。  相似文献   

11.
毛泽尔认识论思想是革命的能动反映论。它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又服务于并指导着中国的实践。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且从中国实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科学的理论.从而构成f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根本特征。一7、坚持不懈地突出实践性原则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进程中,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他亲身经历的伟大实践.科学地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创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论。这一光辉思想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洁 《党的文献》2006,(2):56-58
最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调查研究》一书,摘编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语一百余段,选辑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文章21篇,收录了他们撰写或指导撰写的调查报告9篇,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具有现实的启迪作用。第一,关于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只能从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1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至理名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读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细细品味,感悟很深。一、没有“不入“,岂有“焉得“相对于认识和实践,“入“就是实践,“虎子“就是认识,并最终演绎成真理。毛泽东同志早有精辟的论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人脑里固有的吗?不,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没有实践,凭想当然,凭主观臆断,我们就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说:“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没有“不入“,岂有“焉得“。品尝梨子是这样,搞金融工作也是如此。我是去年到荆州分行的,如果仅从资料上、道听途说上了解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60周年,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倍感亲切。他从事革命的调查实践和伟大精神,不仅对过去建设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为什么要写《才溪乡调查》呢?因为: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独特的、光明的正确道路,建设和巩固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第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所取得的经验,脚踏实地地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向封建  相似文献   

15.
庄桂成 《学习导报》2012,(13):33-34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党领导文艺事业的经典文献。70年来,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正确政治立场、深刻思想内涵、感人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推动文艺事业健康发展,为我国革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潘李军 《理论建设》2013,(6):17-20,29
透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自2009年来转载的文章,可以管窥出近年来大陆学界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以及毛泽东著作的考辨及其思想的现代阐释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唯实》1982,(Z1)
毛泽东同志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科学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他的许多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是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典范。《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这样的代表作之一。一、《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的历史背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1936年底毛泽东同志为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思想,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革命时期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于1937年7月阐述了著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毛泽东对实践认识的剖析对今天中国共产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以正确的实践观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理论应用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意识形态领域崭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可是有些人却认为,现在是九十年代了,应该讲享受,不必强调艰苦创业。这里牵涉一个问题:在新时期艰苦创业是否具有现实性。一、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中国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不甘落后、敢于争先的优良品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党正带领亿万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个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艰苦创业精神。作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奋斗历程的艰苦创业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精神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毛泽东实事求是原则高度概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精神,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思想。毛泽东实事求是原则在实践中要求坚持唯物论,重视实践经验,力戒经验主义;坚持辩证法,牢记事物复杂性,防止主观片面性;重视理论指导作用,力戒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