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思维  熊曦  刘玲 《湖湘论坛》2011,(5):79-83,107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调整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以我国1995~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构建城乡市场协调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年度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在逐步提升,但是城乡市场协调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出高度的负相关。在推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过程中,应克服短期重视速度而轻视城镇化建设质量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打破城乡市场壁垒,同步推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城乡市场互动,提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松州》2006,(Z1)
近年来,元宝山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立足区情,谋划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进程,走出了一条两个文明互为支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之路。继2001年获得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贡献奖之后,连续两届荣获自治区创建星级文明城市十佳城区称号,全区整体进入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3.
嵊州市委市政府按照民主制度化,制度程序化,程序规范化的要求,成功实践了以“八项民主制度”,“八大工作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民主治村的新模式。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规范的民主管理体系,是以通过民主管理来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创造和谐环境的有益探索,为研究民主治村的模式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嵊州的实践证明,开展农村基层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不仅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统筹城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而且能够有效地推进惩防体系在农村的构建,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而且,《决定》还多处提到要加强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法制建设,这说明党中央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财政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要从支持教育、科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等入手,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理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城乡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本文从物质基础、市场基础、群众基础、生态基础、体制基础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设新农村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前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主体缺位和匮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个问题已影响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6,(22):26-27
1.建设和谐社会如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广大农民的日子好过了,素质提高了,广大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巩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加…  相似文献   

9.
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5,(3):16-18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岑长勇 《广东民政》2008,(10):13-15
民政部门在推动社会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位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服务“三农”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江 《理论月刊》2005,1(12):32-34
中国是一个农业和农业人口大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看,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奠定了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必须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的手段,多管齐下,多策并举。  相似文献   

14.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5.
王万洪 《新重庆》2007,(1):29-31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又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和中转站,它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较好,协作能力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城市联系农村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因此,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途和有力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市于2004年底在成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农村探索启动实施农村“家园  相似文献   

17.
论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部署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任务时,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八个方面的任务之一,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对新形势下城乡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考察现阶段中国改革与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相似文献   

18.
韩东娥 《前进》2007,(1):36-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今后加快山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山西的战略举措之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两区”开发步伐,是构建和谐山西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蔡怡 《北京观察》2007,(3):43-4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我们指明了在广大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当今农村地区考上大学、完成学  相似文献   

20.
李建礼 《传承》2011,(29):58-59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适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总结其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并提出如何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