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皎平渡位于金沙江南岸,北岸就是四川省。1935年5月,红军就是从这里渡过金沙江的。张朝寿住在离皎平渡不远的洪门厂村,是地主家的佃户和船工,他在村头开了一个小旅店。1935年5月3日晚上,全村都已沉睡,惟独张朝寿的小店还亮着灯火。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张朝寿开门一看,是戴八角  相似文献   

2.
邹嘉南 《世纪风采》2006,(10):17-19
在川南和滇北的莽莽群山之间,有一条波涛汹涌、一泄千里的水流,它就是名闻遐迩的金沙江。1935年5月初,中央红军在皎平渡口出奇不意巧渡金沙江,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带着探究的心情,笔者到那里进行了实地探访——  相似文献   

3.
《支部生活》2010,(9):52-52
皎平渡位于金沙江南岸,北岸就是四川省。1935年5月,红军就是从这里渡过金沙江的。  相似文献   

4.
陆轩 《支部生活》2011,(5):51-51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红军长征曾两次过禄劝,并在皎平渡成功抢渡金沙江,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的决定性胜利。从此,中国革命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禄劝,也因此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06,(6):62-63
调虎离山渡金沙 金沙江古称丽水,为长江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当时,如果红军过不了金沙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为顺利渡过金沙江,毛泽东指挥红军佯攻贵阳,迫使敌滇军仓皇东调。红军则经过几天几夜的急行军,直达金沙江的皎平渡。从5月3日起,红军凭着7条小木船,在当地船工的大力支持下,用了7天7夜的时间,胜利渡过金沙江。  相似文献   

6.
刘江 《当代贵州》2013,(29):66-66
1935年3月22日,中央红军各军团遵照军委电令第四次顺利渡过赤水河.为进一步迷惑敌人,隐蔽战略意图,3月28日,毛泽东及中革军委决定留下红九军团在乌江北岸伪装成主力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迅速南渡乌江,从而达到将大部分敌军甩在川南和黔北的目的,实现红军进入云南、由金沙江入川的战略意图.3月31日,中革军委向红军各部队发出迅速渡过乌江的命令,红一军团从大塘渡口、红三军团从江口渡口,红五军团及军委纵队从梯子岩渡口,实施了紧张有序的渡江计划.在渡江过程中,毛泽东见到负责保卫渡口的红二师领导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由贵州进入云南,经昆明附近至元谋再至金沙江的迂回红线,顷刻间说明了二渡乌江的战略意义,意在恳请红二师坚守渡口,保证中央红军安全渡江.  相似文献   

7.
调虎离山渡金沙金沙江古称丽水,为长江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当时,如果红军过不了金沙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为顺利渡过金沙江,毛泽东指挥红军佯攻贵阳,迫使敌滇军仓皇东调。红军则经过几天几夜的急行军,直达金沙江的皎平渡。从5月3日起,红军凭着7条小木船,在当地船工的大力支持下,用了7天7夜的时间,胜利渡过金沙江。红军巧渡金沙江,不但成功地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计划围歼红军于川滇地区的企图,而且实现了红军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  相似文献   

8.
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自遵义西进,占领仁怀,由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川南.蒋介石误认为红军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令周浑元纵队主力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向古蔺追击;令孙渡纵队在毕节、王家烈纵队在金沙以北截击;令川军潘文华部5个旅在叙永、古蔺防堵,一部由茅台西渡赤水河尾随;令第五十三师由石阡向遵义推进;同时严令各部构筑碉堡和封锁线,企图把中央红军聚歼于古蔺地区.正当各路敌军扑向川南、尚未形成包围之际,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红军主力迅速东进,摆脱敌人的围攻.3月20日,红一军团一个团伪装成主力,由铁厂、两河口地区大张旗鼓地向古蔺以西前进,吸引川、滇军向西.21日晚至22日,毛泽东等指挥中央红军主力以隐蔽、神速的动作,由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等地向东四渡赤水,经临江场、楠木坝、花苗田挥师南下,使敌人在北面布置的堵截防线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2日,"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会理县。从会理会议遗址到中国石榴之乡,从探寻历史的足迹到见证当下的兴盛,翻天覆地的变化将革命老区的"红之魂"渲染得更加夺目。1935年,红军在皎平渡渡过金沙江天险,由滇入川进入会理县,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随后,党中央在会理城郊铁厂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遵义会议以来的战略方针,确定了今后的行动任务。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8)
正丹桂花初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云南昆明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隐身在一大片普通的民居中,要不是大门上那颗红色五角星,很难找出这个纪念馆与老百姓房屋的区别。"这里是中央红军过境云南最具代表的纪念馆之一,每年前来参观的人不少,今年突破了15万。"馆长马继功介绍说,"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中央红军送给云南人民的第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胜利通过宁属地区原因探析陈蓉60年前,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红军长征留下了史诗般辉煌的一章。在这辉煌的篇章中,有一页惊心动魄———那就是1935年5月3日至5月29日,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宁属(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的26天。这期间,中...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 1935年4月28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寻甸县,4月29日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30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家祥等中央领导进驻柯渡镇丹桂村,并对强渡金沙江作出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3.
胡为雄 《党的文献》2017,(1):112-118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中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德国的冯·法根豪森在第五次"围剿"时是不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是否参与了第五次"围剿"中施行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的策划;红军进入贵州时是否有"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红军进逼昆明时蒋介石与其夫人是否乘火车逃往印度支那;红军通过的贵州、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是否为"苗族和掸族";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勇士有多少位;红军沿大渡河进军时是否有两支队伍夹江同行的情况;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是多少;是否有所谓"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及众多勇士横渡大渡河时都曾遭失败"的史实;红军渡金沙江的渡口是否叫"皎平渡";红军过雪山时攀越的一处荒凉山岗是不是叫"炮铜岗";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的是否是朱德和李先念;红军过草地时,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的说法是否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勘误过程,可以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若干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4.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中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德国的冯·法根豪森在第五次"围剿"时是不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是否参与了第五次"围剿"中施行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的策划;红军进入贵州时是否有"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红军进逼昆明时蒋介石与其夫人是否乘火车逃往印度支那;红军通过的贵州、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是否为"苗族和掸族";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勇士有多少位;红军沿大渡河进军时是否有两支队伍夹江同行的情况;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是多少;是否有所谓"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及众多勇士横渡大渡河时都曾遭失败"的史实;红军渡金沙江的渡口是否叫"皎平渡";红军过雪山时攀越的一处荒凉山岗是不是叫"炮铜岗";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的是否是朱德和李先念;红军过草地时,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的说法是否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勘误过程,可以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若干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正如果说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乐章,那么乐章的最强音一定是中央红军。在8.6万中央红军的长征队伍里,福建子弟近3万,英雄们一路闯关夺隘,勇往直前。血战湘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攻占天险腊子口等一个个长征地标,都有福建子弟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功勋。在湘江战役中,由6000多福建子弟组成的红三十四师担任殿后任务,与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展开殊死拼杀,绝大部分壮烈牺牲,确保了主力红军安  相似文献   

16.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毛泽东指挥红一方面军巧渡金沙江,一直被认为是“神来之笔”《,长征组歌》中的“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歌词更是广为传唱。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当年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的故事同样惊心动魄。当时红二、六军团渡江的地点在红一方面军渡江的更西处,时间也晚了整整一年。北渡金沙江在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部队中,除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外,还有一支红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主要是由红二、六军团组成的。红二军团是原洪湖苏区的红3军,总指挥是贺龙,政委是关向应,中央代表是夏曦;红六军团…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2)
正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潇水,越过道州(今道县),前卫团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部队向国民党军设立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湘江挺进。脚山铺阵地:阻击湘军整整15个团中革军委把涉渡湘江的地点选在界首和凤凰嘴之间,命令红一军团从右翼,红三军团从左翼,红八、红九军团等殿后,前后左右共同掩护中央纵队渡江。红一军团原来的部署是,由第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6,(10):89-89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皎平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急调军队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水急,山高地险,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5月25日,红1军团第1师第1团17名勇士在冕宁县(今石棉县)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此处水深流急难以架桥,加之缺少船只,大部队难以在几天之内全部渡过河。此时蒋介石急调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在追军迫近的情况下,中革军委为迅速渡过大渡河,决定红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进,两路夹河疾进,直取泸定桥,打破国民党军企图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计划。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于27日由安顺场出发沿河右岸前进,在猛虎岗、摩西等地先后击破国民党川军的阻击,经两昼夜强行军160公里,于29目晨占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上铺桥板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桥东泸定城驻守川军第4旅第38团(欠1个营),并在桥头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在红军抵达前桥板已被全部拆除,只有13根铁索。当日16时,红4团第2连以连长廖大珠为首的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守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攻占桥头堡,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红军后续部队紧随渡河,及时投A战斗,占领泸定县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中央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天险大湾河.使国民常想计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幻想破灭。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关于长征的史料中,很少提及陈云。长征途中,陈云先后担任军委纵队政委、渡河(指金沙江)司令部政委等要职。但在1935年6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不久,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陈云却突然"消失"了。于是,部队里出现种种传说——有的说陈云已经牺牲了,更多的人说陈云"失踪"了。陈云在长征途中为何悄然"失踪"?他究竟到哪里去了?红军长征开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部队对红军主力围追堵截,另一方面疯狂破坏白区党组织,致使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当时,苏区临危受命绝密行动  相似文献   

20.
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个身穿国民党军服骑淡红色大骡子的特殊人物——国民党军中将纵队司令张振汉。张振汉是在1935年6月中旬,在湖北省咸丰县忠堡镇被红六军俘虏的。红军宽大优待了国军司令,请他在红军大学当教官。在渡金沙江的时候,贺龙采纳了他提出的伐竹扎排的渡江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