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切入点。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清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寻求化解矛盾、迎接挑战、突破困境的办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自觉意识,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宝贵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扬光大;它体现了博大精深、见微知著的哲学智慧与高瞻远瞩、洞烛机先的政治智慧;强烈的忧患意识有利于树立自觉的矛盾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培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且关系重大。中华民族忧患意识在长期的发展沉淀中体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增强忧患意识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维护人民利益。忧患意识要在头脑里、观念里、思想里反复强调,更要通过政策的设计、措施的安排切实消除隐患,解决问题,体现忧患意识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的矛盾已从总量规模过大转向了结构失调,而这种自然结构的蜕变将对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用科学发展观从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诸多方面研究人口安全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忧患意识经过了三次历史性的跨越,第一次跨越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第二次跨越是江泽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忧患意识,第三次跨越是胡锦涛要求全党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忧患意识的发展历程,比较系统总结这30年党的忧患意识的传承经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实践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追溯忧患意识的文化渊源,进一步说明了忧患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三大理论成果的分析,论述了忧患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和一脉相承的思想红线。  相似文献   

7.
忧患意识古来有之,儒家忧患意识更是影响深远。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就是因为在不安的一些情绪中才知道了自己的存在,忧患意识也不例外。孔子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忧道、忧天、忧国和忧民的思想,给后来的儒者奠定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基础。最重要的是忧患意识所体现的“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深深地铭刻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已达成举国上下的共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决定以后,狠抓作风建设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全党同志提出,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按照这个要求进行对照,我们丽江干部队伍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事天地》2011,(10):4-4
最近,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失业保险事业发展的成效,研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出席会议并讲话。信长星要求,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失业保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自觉服务就业大局,  相似文献   

10.
面对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和党的自身状况的重大变化,江泽民表现出深刻的忧患意识。他的忧患意识告诉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的忧患意识具有战略性、时代性、实践性的鲜明特点。他创造性地把忧患意识提高到关系我们党、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政治高度加以认识和贯彻,这是他对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刘德军教授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及思想价值研究",立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从新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进行了深入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的力作。该成果41万字,以专著形式已由黄河出版社于2007年正式出版发行。细品全书,主要特色如下:  相似文献   

12.
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是新时期作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领导干部要在增强"三个意识"上狠下功夫,锐意开拓进取,当好人民公仆,克勤克俭开创新事业. 增强忧患意识,才能锐意开拓进取.忧患意识是对社会发展前途命运的自觉关注和情感表现,是一种充满生存智慧的进取精神,是对未来的洞察和预见.  相似文献   

13.
增强执政忧患意识,正视挑战,才能防患于未然.从传承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防范意识上讲,增强执政忧患意识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党对危险考验的警觉程度、对历史使命的认知水平、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以及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影响执政忧患意识的主要因素;筑牢思想防线、执政能力防线、反腐防线以及制度防线,才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忧患与图强的互动中奋勇开拓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所彰显的政治智慧、理性精神和战略擘画。那么,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应该怎样解读呢?最近,魏继昆教授的新著《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对此作了深入探索和系统解答。  相似文献   

15.
树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风险观,不断提高执政党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探索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借鉴各国学者“风险社会”研究的有益成果,继续深化当代中国风险研究;必须增强新时代的忧患意识,自觉防范风险,善于把危机转化为发展的契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五个统筹”发展的办法应对发展进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保持党员先进性是一个永恒而又常新的主题。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时代要求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学习意识,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盲目乐观 ,是致危之由 ;居安思危 ,才是久安之策。十六大郑重地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 ,寓意深刻 ,意味深长。提出“增强忧患意识”这一命题 ,在于有患可忧 ,绝非杞人忧天。十六大充满忧患意识 ,向全党吹响了进军号 ,向全民发出了动员令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提出的新要求。强烈的忧患意识来自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娴熟运用,它体现了博大精深、见微知著的哲学智慧。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兴与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作为主体的人作用下的消长转化。强烈的忧患意识作为人的意识或认识的一种形式,主要体现事物问题性的一面,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一种不安追求、一种主动精神。它通过反思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第一,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素质,是不断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基础。首先,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提高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素养,才能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前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明确大学的合理定位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其次,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的成果应用到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工作中去,才能把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贯彻落实到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忧患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以科学忧患意识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状况,处理好长期性、阶段性、主动性关系,把握历史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