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阳地区股份制改革情况的调查宋廷振,李甲坤,刘扬,韩永玉为了准确把握全区股份制改革的动态,进一步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更好地指导下步工作,我们于7月16日至7月24日采取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座谈汇报分析与资料统计剖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我区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股份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对策廖作萍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是企业转轨变制的重大改革;如何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股份制企业中的特点与作用,从而进一步改进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改革具有明显的渐进特征,这种特征除了体现在对社会经济秩序的连续性的关注之外,还体现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交替性的探索发展历程之中。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从被拒绝、批判到被认同、接受,正是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交替性发展的特征体现。十五大首次从国家意志的高度对股份制到底姓社还是姓资这一理论问题作了回答,赋予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这两种企业组织形式在中国企业改革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为改革实践和探索创造了较大的政策空间。正确把握十五大关于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精神实质考察我国的改革历程,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推行企业股份合作制必须抓好三个关键毛野德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发展股份制企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促进股份合作制经济进一步顺利发展?笔者根据工作实践认为要抓住三个关...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三大难题□文/加年丰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佳形式。然而,股份制改革中必须解决哪些主要问题,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制转机的目的,则需作进一步探讨。一、建立中介机构,明确国有资产主体,是股份制改革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运作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首先,现实生活中一些股份制企业名不符实,股东会、董事会形同虚设,企业经理由上级任命,基本沿袭传统企业组织体制的弊端。一些股份制企业多会合一,多个牌子一个班子,法人治理结构丝毫发挥不了股份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所应有的运作效率,成了十足的“翻牌”公司。其次,董事会独立性不强。再次,监事会难以监督到位。2、对股份制功能的认识狭隘,一些股份制公司短期筹资行为明显股份制为企业开辟了一条直接融资的途径,不少人对股份制改革目的的认识还停留在改革初期的筹资动机上。企业变过去依靠银行“一棵树上吊死”,为“多棵树上摇钱”。企业以高溢价发行股票筹资后,把钱存入自己的账户,就高枕无忧了。导致一些股份制公司行为短期化,后续筹资能力不强,把人们对股份制的认识带进一个不利股份制发展的误区。有的企业在非经营性设施、购买小汽车等方面盲目攀比,滥用股东资金,拿股民的钱追求高消费。改革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股份制改革的目的是找到一种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公有制要求的企业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因而制度创新是股份制改革的关键所在。股份制改革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现在如果还是从找钱的角度,而不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去进行股份制  相似文献   

7.
企业改组股份制后,企业党的建设如何更好地贴近股份制企业的实际开展工作?河北涿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认为,必须把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股份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三个“渗透”。 一是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改革中去。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在提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员工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取向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阐述了股份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并就如何做好股份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杨继国 《湖湘论坛》2002,15(1):70-71
有关股份制的性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讲得很清楚:“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的说股份制是姓公还是姓私,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但至今有两种极端的不正确认识需要澄清:一是将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把公有经济的股份化改造等同于“私有化”;二是把一切形式的股份制都等同于公有制。对股份制的糊涂认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或者使国有经济现代企业改革方向误入歧途。一、对股份制性质两种极端认识的分析1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吗?把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的认识有其理论和实践两…  相似文献   

10.
省泾惠渠管理局在深化灌区改革中,把人事制度改革做为深化灌区改革的突破口,走“下岗分流不失业,转换机制增效益”的新路子,建立有效的人事竞争激励机制,采取业务理论考试与日常工作考核相结合的“双考”办法,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在单位内部实行招聘择优上岗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组成形式之一的股份制企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十五大以后,企业股份化的进程更是明显加快。股份制使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给企业党的建设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剖析股份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散议     
股份制散议杜光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问题是近几年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股份制?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是以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股份公司为参照系的,今天的股份公司是过去的股份公司的继续与发展,要对当前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作出正确的判断,有必...  相似文献   

13.
目前,股份制改革中较容易改的大部分已经修改,留下的是最关键,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本文将当前股份制改革的难点透视出来,以便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操作者更快、更好地寻找出解决途径。 一、股份公司的产权 由于国有股份、社会公众股份及职工内部股份先天不平等地出现在同一股份公司,导致各类股份不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各类股份的产权,尤其国家股份的产权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股份制改革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三元股份制莫一心在当前企业改革中,股份制颇受重视。单纯从企业运转角度看,传统的股份制不失为比较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然而,企业制度是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石,评价企业制度,需要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角度着眼:传统的股份制虽有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推行股份制谨防步入误区饶艳萍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股份制改造已全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误区之一:重筹资、轻规范。实施企业股份制改造,并不是单纯为了筹集资金,根本目的在于转换...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推进社会化大生产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条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基本的特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却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建立股份制、发展股份制上,有些则把主要心思放在产权关系方面,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亏损严重,甚至处于瘫痪状况,往往并非全是因为缺少资金,也并非全是因为缺少技术和装备不精良所致,而是因为企业内部缺乏科学化管理,经营无方,…  相似文献   

17.
<正> 股份制改造已日益成为我国改革大潮中的一股主流。一个地区股份制改造的范围和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改革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近两年来我省股份制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正在积极、健康、稳妥地发展。今后要在进一步规范的基础上,大力拓展股份制改造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股份制改造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企业股份制的发展和运作王振华股份制是美国大中型企业基本结构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股份制早已成熟,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的完善和近年来的繁荣,企业股份制的优越性出越来越明显。美国企业股份制的发展和完善美国的股份公司早在...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一、正确认识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性质。可以说,在对待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性质的认识上,至今还有人心存疑惑,认为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都是在搞“私有化”,在实际工作中畏首畏尾。针对这些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对这两者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进入流通,参与股市交易,是我国在深化股份制改革 方面迟早要出台的一个举措。它的实施必将提出这样一个 问题:通过国有股出售而收回的资金,即国有股出让金应当怎样使用?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不仅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会影响这一改革措施本身的效果,影响股份制改革的深化。 国有股出让金是国有资产的货币化,自然归代表国家的政府所有,它本质上是财政资金。但是国有股出让金不同于一般的财政资金。它是国有资产在股份经济中按股市规则运动的结果,其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