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转让方许可受让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协议。就实质来讲,它是一种专利使用权转让的合同,当事人就专利实施许可订立技术转让合同,并不转移专利的所有权。专利技术的转让,大多是通过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这种形式来实现的。然而,对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一些理论问题,我国法学界存在不同认识,对此,笔者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专利权人与其他非专利权人共同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与他人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且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其他非专利权人的权利义务的,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应当受到合同的约束,非经其他非专利权人同意,专利权人无权独自解除该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案情李克昌与彭浦电器厂于2001年6月19日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将实用新型专利“一体化建筑消防电气控制柜”国内独家许可给彭浦电器厂实施。合同3.1条约定:本合同产品的专利技术入门费为105万元,另加销售额提成费5%。在本合同生效后的七天内,乙方(彭浦电器厂)向甲方(李克昌)支付  相似文献   

4.
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特征所谓非专利技术合同,是指转让方将拥有的非专利技术成果提供给受让方,明确相互之间非专利技术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用所订立的合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应当是指专有技术(技术秘密)使用权转让合同。在非专利技术转让的实践中,依照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内容的不同,人们也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协议的分类方式,把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分为普通实施许可,排它实施许可、独占  相似文献   

5.
论技术转让合同中的技术改进条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改进条款是技术转让合同的重要条款,它直接涉及双方当事人的权益,特别是关系到受方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合同中当事人需约定改进之含义及改进范围;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如涉及与方法或产品有关的发明改进。或与可专利客体相关的改进等,合同要对改进范围作出明确的约定。我国企业在技术转让合同中对改进条款的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直接关系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目标的实现;为此,在我国已有的法律规定之基础上,企业应对改进条款给予关注,以期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专利实施许可的基础性文件,直接关系专利技术的经济效益和贸易效果。专利技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专利实施许可的复杂性,凸显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法律审查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合同法律审查实践,从实施权、专利有效性、许可资格、关键性条款、限制性条款等方面开展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法律分析,确保签订较完备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有效防范技术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7.
关于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的效力及法律责任,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受让人按照约定实施专利、使用技术秘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由让与人承担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笔者拟就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转让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上述法律规范进行分析与检讨。一、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转让合同的效力根据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该类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合同法的规定对维护技术市场秩序、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专利法》第12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5条第2款规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此外,我国还专门制定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管理办法》,对专利许可合同的备案登记作了详细的规定。上述规定为我国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奠定了基础,对切实  相似文献   

9.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性条款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可分为专利法和债法两方面的限制。专利法方面的限制是指为确定受方实施权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制 ;债法方面的限制是指合同中不是基于专利权所作出的限制。违反国际专利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 ,只有在法律允许订立这些限制性条款的情况下 ,才能产生违反合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转让合同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关系问①我国技术合同法规定:“技术转让合同是指当事人就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非专利技术的转让所订立的合同。”即;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为技术转让合同的一种。但在专利理论中,专利权的转让与专利的实施许可是全然不同的。专利权一经转让,专利权主体即发生变更,原专利权人失去专利的所有权或持有权,受让人成为新的专利权人,享有原专利权人的全部权利。而专利实施许可仅是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许可人不因此而丧失专利权,被许可人不能据此获得专利权.他仅有权实施该专利,…  相似文献   

11.
专利许可合同是专利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所涉及的问题较多。理清其中的部分问题,如专利许可合同的标的、专利权无效导致《合同法》与《专利法》的冲突、专利许可使用费的确定、许可合同的有效期及专利许可合同的转让等,有助于专利的许可实施。  相似文献   

12.
胡充寒 《河北法学》2002,20(3):10-13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可分为专利法和债法两方面的限制。专利法方面的限制是指为确定受方实施权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制;债法方面的限制是指合同中不是基于专利权所作出的限制。违反国际专利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只有在法律允许订立这些限制性条款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违反合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现代法学》2017,(6):76-93
在专利许可合同中约定数量限制条款是专利许可活动中的限制性做法之一,包括产量、销量、技术、使用次数等多种限制形式。数量限制条款的订立可降低许可方的研发风险,有助于许可方收回前期投资并获得收益。虽然数量限制条款作为协议双方自由协商的合同条款,理应获得法律的保护,但在特定条件下,专利作为一种市场竞争工具,在专利许可合同中约定数量限制条款存在控制市场和限制竞争的可能。各国和各地区结合合同双方关系、数量限制条款类型、合同当事人的市场份额等多方因素考量,对数量限制条款予以评判。我国尚未确立系统且完整的数量限制条款法律规范,仍需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垄断协议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两个角度分析数量限制条款的合法与违法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卜元石 《南大法学》2023,(5):159-178
技术转让、许可的标的物具有双重不确定性,即技术上权利的存在与技术可实施性均是不确定的,这使得瑕疵担保成为技术交易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根据《民法典》第870条技术转让方对合同标的物承担权利瑕疵与品质瑕疵担保义务。其中权利瑕疵担保包括对技术上权利的存在、转让及授予许可权利的拥有以及不存在其他冲突性第三人权利的担保,而品质瑕疵担保主要针对技术有效性,保证能够实现合同约定目的。品质瑕疵担保的范围主要取决于转让技术所处的开发阶段,并与技术是否获得专利授权相关。在证明责任方面,对于权利的存在以及技术的有效性,司法实践区分专利、实用新型与技术秘密,通过对权利与技术有效性的推定,减轻技术转让方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2月22日,何某与某市金属门窗总厂(以下简称“某总厂”)签订了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合同约定,何某向某总厂转让“便擦式活动钢窗”专利技术,某总厂在此合同生效后一周内,支付技术入门费12000元,若一方违约,付给对方违约金一万元等条款。合同签订后,何某按合同要求向某总厂提供了全部技术资料,某总厂接受该项技术资料后,汇给何某技术使用费5000元,并试制出该专利样品。1989年3月,某总厂带此样品参加在大连召开的中国建筑结构金属门窗委员会东北年会。会议期间,某电扇总厂王某发现样品后,即口头  相似文献   

16.
黄长学诉金凤凰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系因伪造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进行备案而引起,反映出的问题包括非典型性专利侵权的法律认定、侵权人主观恶性对案件判赔数额的影响等等。对此,现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办法》缺少相应规定,通过完善该办法,可以增强其对专利技术交易市场和专利实施许可行为的规范指引作用;同时,为避免出现以伪造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情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工作部门应与科技管理部门加强配合,动态跟踪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独占实施状态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2月22日,何某与某市金属门窗总厂(以下简称“某总厂”)签订了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合同约定,何某向某总厂转让“便擦式活动钢窗”专利技术,某总厂在此合同生效后一周内,支付技术入门费12000元,若一方违约,付给对方违约金一万元等条款。合同签订后,何某按合同要求向某总厂提供了全部技术资料,某总厂接受该项技术资料后,汇给何某技术使用费5000元,并试制出该技术样品。1989年3月,某总厂带此  相似文献   

18.
一、技术转让合同交易对象的几个问题探析 首先明确技术转让合同交易对象范围。 《合同法》第342条规定了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技术秘密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由此可见.技术转让合同的交易对象包括专利权、专利申请权、技术秘密权、专利实施权,而这些权利都是因某种技术而产生的权利,离开技术,这些权利不复存在。同时,这些权利反映了某项技术的法律地位,享有这些权利的技术受到法律保护,禁止任何人侵犯,反之,未取得这些权利的技术是公有技术,不受法律保护,任何人均可使用。因此,可以说技术转让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Countryman教授对未履行合同的界定,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归纳为破产法上的未履行合同与破产法上的一方已履行义务的合同,针对这两类合同的不同情况,依据破产法的相关理论及其规定,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思路与处理办法,指出了现行合同法上的合同转让制度适用于破产时未履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处理存在缺陷,提出了建立破产法上未履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转让制度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搭建起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之间的桥梁,有效的促进了专利的运用.专利权终止或无效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效力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时期专利政策的价值取向.司法实践中,应在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维护市场秩序以及激励技术创新、传播等因素,并区别专利权失效的各种法定事由,赋予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不同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