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在市场竞争中愈演愈烈。在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侦查中对损失予以合理、准确地认定是有力打击和惩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关键。本文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侦查的损失认定现状、损失认定的模式构建和损失认定机制的完善角度予以探讨,以期对侦办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已成公安机关侦办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重点 ,但存在受理后立案比例较低 ,且难以顺利进入移送起诉、审判环节的问题 ,其症结在于公安机关侦办此类案件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从侦查实践出发 ,以有关法学理论为依据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应当存在未遂犯罪 ,第三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过失行为原则上不宜作犯罪处理 ,并且应正确看待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侦查中的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商业技术秘密的构成须同时具备秘密性、经济实用性和保密性三个条件。判断秘密性的标准是新颖性、非公知性和获取信息的难易度。本文同时对侵犯商业技术秘密的证明和损失数额的计算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6.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之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应紧扣给权利人和造成重大损失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权利人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的减少,根据权利人商业秘密产品销售量的减少、利润率的降低、市场占有份额的减少、侵权时间长短、侵权性质轻重综合予以认定.对权利人的重大损失无法直接认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获利、合理转让费用等因素作出刑事司法上的推定,但必须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7.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实践中,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行为进行刑事追诉时,容易走向两种极端:一是对商业秘密保护不力,该立案而不立案,放纵了犯罪;一是动辄以他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为由,插手到当事人的民事、经济纠纷之中,侵害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司法认定具有不确定性。我国在立法上应明确什么是商业秘密,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等。  相似文献   

8.
烁日娜 《前沿》2007,(8):111-113
商业秘密蕴含着所有人的劳动和投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秘密的侵权现象也会突显出来。只有对侵权行为作科学的判定,方可施行有效的救济,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可能把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9.
久积公司主营纺织品外贸业务,小周原为公司的外贸业务经理。双方签订了《员工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小周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均须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并明确了商业秘密的范围。后小周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跳槽至英特公司,仍然从事纺织品外贸业务。久积公司发现部分客户不再与其开展业务,转而与英特公司进行交易。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小周经常以英特公司的名义与原客户联络并给予优惠的报价,导致公司失去  相似文献   

10.
张亚男  李婷 《传承》2010,(24):126-127
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新增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司法实践中,有无造成"重大损失"成为认定是否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关键问题,而"重大损失"的计算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重大损失"的剖析,以期为国家在今后的立法及司法中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设立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出一点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间谍罪是中法两国国家安全犯罪中重点打击的一类犯罪。根据《法国刑法典》中间谍罪有关条文的表述,按照法益侵害性和社会危险性的大小,间谍行为的既遂形态有严格等级划分。我国《反间谍法》规定的五项间谍行为划入《刑法》间谍罪的规制范围之内仅只有两项,因此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间谍行为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国间谍行为既遂形态的差异,为中国间谍行为规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及时严密地保护现场,其意义在于为收集痕迹物证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正确地分析案件、事故现场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保守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有助于现场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发现嫌疑人和知情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文章着重研究了如何对事发现场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侦查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两大部分。理论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对学生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基本业务知识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警察实战技能、侦查思维和技能以及写作技能等。  相似文献   

14.
Corruption has been classically defined as the misuse of public authority for private gain, which implies that corruption necessarily involves official authority and hence public officials. Bribery, however, often involves transactions between officials and private interests, including business interests, whereby the private party seeks to bend public authority to their advantage by paying off their official interlocker. Even in its classic form, therefore, corruption often spans both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Public officials are not, however, alone in exercising authority. Managers and corporate officers also wield authority or fiduciary responsibility on behalf of others and can abuse that authority for private gain, not only in transactions involving public officials, but also in transactions with private part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China's anti-corruption institutions have dealt with ‘commercial corruption’, including both public-to-private corruption and private-to-private corruption. It also examines the linkages between organized crime and corrup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商业贿赂犯罪在市场领域不断滋生蔓延,危害极大。商业贿赂犯罪的侦办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有显著不同,存在五大难点:案件发现难、案件认定难、调查取证难、案件定性难和打击处理难。商业贿赂犯罪的打击防控策略包括创新侦查思维,加大侦破力度;案件高发领域,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群众监督,强化协同作战;完善相关立法,增强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6.
外国人在华犯罪案件一直存在着逮捕率过高的问题,构罪即捕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利于保护外国人的基本权利,也有违《刑法》的平等原则。究其原因是司法机关对于逮捕中社会危险性条件存在认识误区,过分强调国家主权和安全,认为外国人普遍具有危险性。但是外国人的社会危险性是尚未发生的事实,不是所有外国人都具有危险性,应运用从"证据"到"行为"再到"危险"的方法进行推定,并在逮捕中树立"有危险才逮捕"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犯罪是伴随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商业领域中愈演愈烈,已经泛滥成灾.在很多行业中形成了潜规则.如何维护刑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如何确定对商业贿赂犯罪防治的刑事法网?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探讨商业贿赂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追求与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