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表示数目“一”的数词有两个——it和deu′。本文准备探讨布依语数词?it~7和deu~1的用法特点,同时通过它们与同语族和汉语异同的简略比较,表现布依语数词“一”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汉藏语系诸语言的研究中,根据各语言内部结构的不同,对指示词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汉语的研究中,几乎没有例外地把“这”、“那”等这些词归入代词之中,看起来这是符合汉语的实际情况的。除此之外,在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处理。如1959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布依语语法概要》和1986年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哈尼语简志》中,都把这一类词归入代词。这样处理,看起来也是符合布依语和哈尼语的实际情况的。由于苗语的情况与上述三种语言不完全一致,所以多年来在探讨苗语语法体系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布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没有方言的差别,只有土语的区分。全民族的语言现在共有三个土语。布依文方案(修订案)是以布依语第一土语(又称为黔南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布依话的语音为标准音。罗甸布依话和布依文修订方案的标准音同属一个土语。 罗甸、望谟两县毗邻,地处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交界地方,也处于这  相似文献   

4.
侗语,过去的中外语言学家,大都将它归入汉藏语系,侗傣语族或侗台语族。建国以后,才划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也有的学者,至今仍然坚持前一规范。当代侗语,分为南部和北部方言,其中,各又包含3个土语,且和壮语、布依语、傣语,特别是和毛南语,仫佬语、水语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现谨就文献之载,和与侗语有关的吴方言,作为沉淀于这一方言的越语,与侗语作一比较,借以映证两者的族属及其历史渊源。当然在这里只能因文中之书,以上古音或中古音来断其声韵,并取其与侗语相关者而较之。至于涉及语音学诸问题,为本文所难负,故错谬难免,望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侗语,在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语言中是声母比较少的语言,但有十五个声调,其中九个舒声调,六个促声调。从汉藏语系语言历史上声母与声调的密切关系来看,如把舒声调以1至6的数字参照壮侗语族语言以及汉语的同源词调类来排列的话,其中2调、4调、6调我们称之为双数调,双数调调值一般比同类调中单数调调值低,以车江侗话为例,如:2调为‘皮肤’‘风’。4调为‘碗’、‘母亲’。6调为  相似文献   

6.
我在《从壮侗语族同源词看语音的稳定和发展》一文中,曾谈及汉藏语系一些语言里辅音韵尾的发展变化问题,但因论题所限,没有能够进一步地深入探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尝试,以就教于方家。 一、汉藏语系的辅音韵尾 汉藏语系语言的辅音韵尾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有趣的问题。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窥见汉藏语系语言,特别是现在仍保留有辅音韵尾的语言其韵母将来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7.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根据语言之间的异同,又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之下分为“语支”;同语支的语言关系最密切,保留的共同点也最多。语支之下又包括若干语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对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市、荔波县、独山县和榕江县等地的水族使用的语言,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其中说阳安水语的水族自称sui~3,他称“水家”,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是水语第二方言,约有两万人。主要分布在三都水族自治县西部边缘的阳安乡和相邻的塘州乡羊洛寨,以及与阳安乡接壤的独山县的塘脚、董渺一带,居住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9.
苗语的情状量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语是汉藏语系的语言,它跟同系的其他语言一样,有丰富的量词。这些量词可分为名量和动量两大类。 名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如人的单位为laix[lε~2](位),生物的单位为dail[tε~4](个),条状物的单位为iox[to~2](条),片状物的单位为liul[u~4](张)等等。  相似文献   

10.
水语是汉藏语系侗泰语族侗水语文中的一种语言。其在构词法方面有一些特点,本文就水语合成词中附加成分的方式和特点介绍如下。 在水语中实词素与附加成分相结合的合成词数量比较多,附加成分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是贵州高原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文史籍中曾以“越”、“濮”、“僚”、“夷”、“仲”等来指称该民族的先民。直到近现代,在布依族民间仍流行“夷家”、“仲家’等来自汉语的称谓,而同时又以本民族语自称pn49jai‘。本文通过与布依语及其同语族语言进行广泛的语音比较,并参考汉语历史文献记载、民间传说等资料,对“越、濮、僚、夷、仲”等出现在汉文史籍以及布依族民间的民族称谓与现代布依族本族语自称Pu_4Jal_4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2.
水语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榕江等七八个县境,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丹和大苗山也有一小部分。 水语属侗台(kam—tai)语族,侗水语支(目前在我国一般称为壮侗语族)。水语的语音结构与同语族的泰语、老挝语、掸语、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等基本一致,只是声母系统是整个语族中最为复杂的。  相似文献   

13.
略论白语的系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展较早的少数民族。白族有自己的语言白语。白语属汉藏语系。但这个语言属于哪个语族,哪个语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国内外对白语系属的看法就有六、七种之多(国外有些说法,不是什么学术见解,而纯粹是帝国主义侵略分子别有用心歪曲、捏造,妄图达到他们的侵略目的的谰言)。现在,就国内而言,也还有三种不同看法: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由于它生成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在其逐渐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各组成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就以语法中的量词为例,在英语中没有这类词,例如“a man”相当汉语中“一个人”。但是,在汉藏语系中,量词是重大特征之一。苗语也不例外。本文就苗语川黔滇方言毕节小哨口语中量词的情况,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以供专家、学者们参考。 量词的主要功能是计量。量词运用得  相似文献   

15.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共有25种民族,其中以哈尼族、彝族及汉族人数最多,分布较广。各民族一般以寨子为单位交错居住,少数是杂居共处,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在24种少数民族中,哈尼族和傣族在江城的历史较其他少数民族悠久,约1000年以上。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后,汉族从四)11、广东、广西、浙江及本省石屏、建水等地不断迁入。近百年来,又有彝族、瑶族等民族从峨山、新平、景东、普洱等地迁入,逐渐形成江城今天这样的多民族杂居局面。江城的哈尼族、彝族、拉枯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  相似文献   

16.
纳西族是我国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四川与云南相邻,因而四川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川滇交界的盐源、木里、盐边、巴塘等县和攀枝花市邻。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杳,四川的纳西族有8542人。纳西族属古羌系的“越西羌”、“牦牛夷”。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个方言区,西部方言区自称“纳西”,东部方言区自称“纳日”,历史上也被称为“么些”、“摩梭”。纳西族文字曾经有两种:一种是象形文字“东巴文”,一种是音节文字“格巴文”。四川的纳西族是明朝时从云南迁入并定居的,至今我省还有一个纳西族乡。我省的纳西族主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统一战线》2014,(8):36-37
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但无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壮语的复辅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复辅音本来是许多语言客观存在的语音现象。就以大家最熟悉的汉藏语系来说,藏缅语族的嘉戎语就有复辅音201个,羌语雅都话以及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基诺语、门巴语等,都有数量不等的复辅音。 当然,由于语言的历史演变,现在汉藏语系近100种语言中,多数语言的语音系统里都已看不到复辅音的踪影。是不是这些语言原来就没有,或者虽然曾经有,只是后来逐渐演变消失了呢?在没有足够的历史语音材料充分证明的前提下,靠简单的推论就贸然地去肯定或否定都是不科学的。即使是象汉语那样有几千年文字记录的语言,但由于汉字从古到今基本上都不是表音文字,不能直接记录并反映语音的原貌。因此,汉语是否曾经也有过复辅音,研究汉语的语言学家们,有些人以“角落”、“窟窿”等为例,力图证明古汉语也存在过〔Kl-〕这类的复辅音。然而,“孤例不足以为证”,尤其是在语音学领域里更是如此。因为语音的存在是有系统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在一种语言里,音与音的组合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有复辅音的语言,充当复辅音的辅音,通常都不只限于跟某一个辅音相结合而成为一个语音系统里独一无二的复辅音(除非是“残留”的例外)。它往往是跟好多个不同  相似文献   

19.
漫话藏语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其语言分为三大方言区:卫藏方言、康巴方言、安多方言。卫藏方言流行于西藏地区,又分为5种土语。前藏土语集中在拉萨和山南专区;后藏土语流行于日喀则专区;阿里土语仅在阿里地区使用;夏尔巴土语流行范围更小,只在聂拉木县樟木口岸一带使  相似文献   

20.
布依语数词"一"和"二",各地大都有两个读音,这两个读音出现的语言环境有很明确的分工;它们同量词组合时,出现的位置也不一样.我们对两个读音的来历、分工的缘由作了解释;并以其同量词组合时位置上的参差为观察点,再结合其他语言材料,认为两种语言间的语法渗透是一个逐步扩散的过程,扩散的基本单位是短语;语法扩散同词汇借用有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绝对的;某些旧的语法结构模式,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同新的语法模式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