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东西方外長会議已从5月11日起在日內瓦举行。会議的主題是討論締結对德和約和西柏林問題。在二十世紀的头五十年中,德国帝国主义曾經两度發动世界大战,使将近四千万人丧失了性命,其中包括九百多万德国  相似文献   

2.
日內瓦外長会議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个阶段从1959年5月11日到6月20日,第二个阶段从7月13日到8月5日。参加这次会議的有: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美国、英国、法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代表們。这次会議的主要議程是:有关德国的問題,其中包括对德和約問題和柏林問題。这次会議先后經历将近十周,对議程中的主要問题  相似文献   

3.
美帝国主义破坏了四国政府首脑会議,把它的和平的假面具拆穿了,完全露出了它的与世界和平为敌的真面目。这决不是偶然的。美帝国主义压根兒就不願意召开四国政府首脑会議,它是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巨大的压力下无可奈何地被迫同意召开的。它同意了召开四国政府首脑会議,并沒有絲毫打算要在首脑会議上合理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題,而是要把这些問題拖下去,爭取时  相似文献   

4.
8月4日至8日,非洲独立国家会議在利比里亞首都蒙罗維亞举行。这次会議是去年阿克拉会議的繼續,己經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再一次向全世界表达了他們对重大国际問題的看法,表达了他們对非洲未独立国家爭取独立斗爭的积極支持。参加会議的,有阿联、苏丹、利比亞、突尼  相似文献   

5.
苏联部長会議主席赫魯曉夫同志,从2月10日到3月5日;应邀訪問了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亚和阿富汗四个亞洲国家。在訪問期間,赫魯晓夫先后同这四个国家的政府領导人就当前国际局势中的重大問题和相互关系中共同关心的問題进行了友好的真誠的会談,分別發表了联合声明或联合公报,并签訂了多項协定。赫魯曉夫对这四个亞洲国家的訪問是和平友好的訪問,因此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6.
4月28日到5月3日,美洲二十一国委員会第二次会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举行。这次会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所謂“經济合作”問題。会議情况表明,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間固有的經济矛盾并未得到緩和。 1958年7月,巴西总統庫比契克提出了“泛美行动計划”,这个計划反映了拉丁美洲各国对  相似文献   

7.
1月25日到31日,第二届全非人民大会在突尼斯首都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三十个国家五十个政党和群众团体的一百四十多名代表。会議針对当前非洲形势,就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加强团結和反对新殖民主义等問題进行了討論,并通过了关于爭取非洲独立的总政策、关于非洲經济發展問题、关于非洲統一問題、关于阿尔及利亞問題等一系列的重要决議。会議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将大大鼓舞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斗爭。  相似文献   

8.
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別会議于5月8日至13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次会議是在世界和平运动进行了十年光荣斗爭和进一步开展新的斗爭的情况下召开的。参加会議的有七十多个国家的三百多名代表。会議听取了理事会副主席約翰·貝尔  相似文献   

9.
6月24日到29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員会举行全体会議。这次会議討論了执行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加速工业和建筑业中的技术革新的决議方面的工作問題,即在工业和建筑业中实行生产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运用新技术来进一步扩大工业生产和工业建設,提高产品質  相似文献   

10.
4月4日,是美国策划和領导的北大西洋侵略集团成立十周年的日子。4月2日至4日,这个集团十五个成員国的外長在华盛頓举行理事会会議,以示“庆祝”。  相似文献   

11.
11月7日,周恩来总理写信給尼赫魯总理,提出了解决中印两国边界問題的新建議:(一)中印两国的武装部队立即从东边的所謂麦克馬洪綫和西边的双方实际控制綫各自后撤二十公里;  相似文献   

12.
高兰 《国际观察》2016,(4):42-56
现行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存在重大缺陷,无论从法理还是实践的视角看,都存在不公平性。南海争端的核心是领土主权争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不适用于主权和领土争议,因此也就不适用于南海争端的处理。菲律宾对中国提出南海仲裁案的背后推手是美日等国。基于现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为了解决南海争端,中国采取外交谈判优先的战略,美国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外采取了以军事优势为基础的海洋威慑战略,日本则实行国际干预架构下的海洋同盟战略。采取上述不同战略的根本实质在于中美日三国围绕南海展开的海权博弈。中国应倡导南海海洋治理的两个创新性理念:以法治海、以海治海。  相似文献   

13.
国家領土包括領陆、領海、領空和地下層,屬于国家主权的絕对管轄。它对于一个国家的存在具有决定的意义,是国家物質財富的主要源泉,是国家和民族賴以生存的基础。維护国家領土主权就是維护国家的独立和生存,反之,侵犯別国的領土主权就是破坏別国的独立和生存。資产阶級国际法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場观点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4.
4月18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議开幕式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的最后部分分析了国际形势,闡述了我国的对外政策。报告还談到西藏問題,表示希望随着西藏叛乱的平定,通过中印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印友好关系将获得更  相似文献   

15.
(一)总論印度尼西亞現在是个主权国家。她是站在維护和平和独立发展的国家陣营中的一个国家。印度尼西亞虽在1945年宣佈为独立的共和国,但她却曾一度被1949年召开于海牙的“圓棹会議”的协定所束縛,而陷进过强烈依靠外国資本的狀态中。荷蘭帝国主义者,共背后站着一个以追求奴役一切东南亞国家为長远目的的美帝国主义集团,不願尊重印度尼西亞人民的意志,直至現仍在佔領着印度尼西亞领土分之一的西伊里安。印度尼西亞,就經济上說是一个带有沉  相似文献   

16.
苏联政府在今年9月18日發表一項关于裁軍問題的宣言和全面徹底裁軍的新建議,并提交联合国討論。这是苏联为緩和国际紧張局势、消除战爭灾害、保衛世界和平的又一次重大貢献。这个建議为实际解决目前全世界人民最迫切关心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裁軍談判由于美国的破坏,已經中断了两年。在苏联不懈的努力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下,美国才被迫同意恢复裁軍談判。3月15日,在日內瓦开幕的东西方十国(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馬尼亞、保加利亞、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裁軍会議共进行一个多月。会議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絲毫沒有改变过去的立場,根本无意裁軍。目前双方非正式商定談判自4月29日休会到6月7日。苏联主張十国裁軍会議应討論全面徹底的裁軍間題和制定全面徹底裁軍条約,但是以美国为  相似文献   

18.
钓鱼岛争端并不仅仅在于岛屿本身的归属, 还涉及到在中日海域划界中的地位, 以及周围地区的资源开采等方面的问题。当海洋法争端升级时, 国家应先寻求政治手段缓和局 势, 同时积极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置的争端解决机制, 采取行动, 以防止自己在公约的框 架内处于不利境地。所以, 分析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 总结各缔约国对该机制的态度, 以及国家 之间过去和现在解决不同类型的海洋法争端所用的方法, 会对我国解决钓鱼岛争端及进行海域 划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8月12日至18日,“美洲国家組織”外交部長会議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举行。美国及拉丁美洲二十个国家的外交部長参加了会議。会議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激烈的斗爭。会議的进展表明,美国已不能像过去一样称心如意地操縱美洲外長会議了。自今年6月古巴开始实行土地改革以后,由  相似文献   

20.
第八章危机、战爭和休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余殃甲、鑾披汶第一次执政时代 1938年12月,披耶帕鳳政府由于議会的不信任投票被迫辞职,鑾披汶頌堪(Luang PhibunSongkhram)接替了他的总理职位;鑾披汶頌堪是原來人民党右派軍國主义份子的領袖和典型的民族至上主义者。鑾披汶自己兼任内务部部長职务,并委派鑾巴立(Luang Pradit)为財政部部長。就是这种結合容許了在國民生活領域中实行對中國人最有影响的急進改革。這一年較早时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