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初平一个国家或民族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发展问题,二是安全问题。国防建设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关系到国家发展。国防建设依赖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经济建设也有赖于国防建设提供的安全保障而顺利进行。这就决定了国防建...  相似文献   

2.
正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式发展,是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断。这个重要论断,确立了统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新境界,也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在国防建设中的责任。领导干部的国防素质,既指领导干部个人所具有的服务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文化状态和精神面貌,也指领导干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中所具有的国防观念、国防信仰、国防精神和领导本地区、本系统国防建设的能力。领导干部的国防素质决定了社会性、区域性的国防观念能否有  相似文献   

3.
<正>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好,国防建设才能有充分的保障,这是毛泽东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和建设规律,对建设国家、保卫国家两大历史任务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4.
荐书     
《先锋》2017,(3):66-67
王宏伟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本书共分十章,内容涉及国际环境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影响、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演化的历程、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环境、世界多元化与国际政治环境、新军事变革与国际军事斗争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全民办国防的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后,我们坚持走全民办国防之路,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极大地推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在国际社会变动不定和国内改革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建设,仍然要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方针。全民办国防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军队和国防建设,关系国家安危,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事业。当代中国的国防事业走的是依靠全国人民建设人民国防的道路。在创建和领导…  相似文献   

6.
黄宏 《前线》2004,(10)
今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 央政治局第 15 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胡锦涛总书 记在 会上 指出 ,这 是 “一 个 带有 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他深刻 阐述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关系,指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经 济建 设搞 不上 去 ,国 防 建设 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 设的 同 时 ,必 须 切实 加 强 国防 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 在庆祝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 成立 55周年的日…  相似文献   

7.
《思考与运用》2007,(4):76-7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军民结合,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提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本研究报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重庆实际,研究如何进一步推动重庆工业军民结合发展,建设军民结合示范基地,使其成为新时期全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典范,  相似文献   

8.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证,国防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加强国防建设,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才有重要保障。建国以来,我国的国防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防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在世界上已占重要地位,国防工业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化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从单一的陆军兵种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并正朝着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防、军事交通和国防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国防建设差距仍然很大。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天下并不太平。现在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增强国防实力作为综合  相似文献   

9.
“软实力”是当前国际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理解这个概念,近则关乎一国大政方针,远则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通常称作是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在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创建起来的。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它系统地回答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间题,反映了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基本规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方针。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涵盖了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怎样建设军队,如何使军队为国家利益服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论断既是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我们正确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推进国家建设创新发展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近半个多世纪国防建设发展中,有一批默默无闻服务军工的企业,它们是时代的产物,为保障战争的需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而成的地方军工企业,配套国家部级企业,在国防建设历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今,在改革开放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可忽略的力量,而其艰辛的发展历程,总  相似文献   

13.
张华龙 《先锋队》2013,(5):30-3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新时期国防建设的纲领性要求。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具体要求是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军民融合机制,建立在以政府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国防工业体系之上。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相互促进,国家才能走向持续发展和最终强盛。强国是经济与军事共同作用的结果。就资源分配、占有、使用情况看,经济和军事又是一对矛盾体。处理好这对矛盾,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相互促进,国家才能走向持  相似文献   

15.
走出一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领导集体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走出了一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经济实力是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国防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努力加强国防建设;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等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国民的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他的工作水平与事业成就;一个群体的素质如何,决定这个群体的贡献大小和发展前途;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如何,决定这个民族和国家兴衰成败的命运。当今世界国民的素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要提高国民的素质,实现国民的现代化。提高国民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有许多渠道和方法,如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而发展精神文化消费是当前必须突出抓好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四、错综复杂、一言难尽的社会因缘国际黑社会组织的产生、发展、蔓延、膨胀,有着极其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黑社会的存在与否、发展程度,是这个国家、这个地区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而对黑社会组织打击的力度如何、控制的程度大小,又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家智慧、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尺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21):75-75
加拿大是国际公认廉洁程度较高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建立和不断完善的一整套惩防腐败的体系,这个体系对公职人员的任何腐败行为实行“零容忍”。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否充分利用和发挥民营企业优势,促进国防产业的深入发展,从而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是当前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就民营企业“要不要”、“能不能”和“如何”进入国防产业问题进行初浅的理论探讨。一、对两种民营企业不能进入国防产业论点的剖析在西方国家,武器装备等防务产品的研制、生产和维修任务主要由私  相似文献   

20.
<正>3月12日出席解放军代表团会议:谈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3月9日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