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公证》2007,(11):F0002-F0002
2007年10月2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国际公证联盟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2008-2010年任期的新一届联盟领导人。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当选为国际公证联盟副主席,成为联盟领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王福家、刘钊当选为联盟总理事。至此,在联盟总理事会149名总理事中,我国已占有3个席位。  相似文献   

2.
2011年7月22日.国际公证联盟主席让一保罗·德科尔(Jean—Paul DECORPS)率代表团到访中国公证协会。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会见了代表团一行。会见期间,双方就加强中国公证行业与国际公证联盟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国际公证界,特别是亚洲公证界的影响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22日,国际公证联盟主席让-保罗·德科尔(Jean-Paul DECORPS)率代表团到访中国公证协会。期间,本刊主编齐祥春请求主席先生以书面形式介绍国际公证联盟的工作内容、对中国公证事业的发展给予评价、阐述国际公证联盟与中国公证界的关系……主席先生愉快接受邀请,郑重致函本刊,并通过本刊向中国公证人表示问候,同时表达了国际公证联盟以及他本人愿与中国公证人加强合作、希望中国公证人在国家建设和国际公证联盟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良好愿望。德科尔先生那和悦的态度、豁达的性格、开放的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相似文献   

4.
梁捷  殷泓 《中国公证》2010,(1):58-59
中国公证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今天闭幕.通过选举产生了第六届中国公证协会领导班子和理事、常务理事。段正坤再次当选协会会长,王福家、黄群、左燕芹、刘钊、刘疆、段伟、常密菊当选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徐研 《中国公证》2007,(7):25-26
与已渐入初夏的北京相比,位于南半球的圣保罗,秋空如碧,景色怡人。2007年5月20日。国际公证联盟常务理事会如期而至,以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为团长的中国公证代表团出席了此次国际公证联盟常务理事会。与会期间,代表团围绕公证在保护公民权利的实践等问题与联盟领导人和加拿大、巴西等各国公证协会领导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会谈。  相似文献   

6.
李莎 《中国公证》2013,(8):12-13
2013年7月16日上午,赵大程副部长在北京接见了应中国公证协会邀请来华访问的国际公证联盟主席让-保罗·德科尔先生,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赵副部长首先代表中国司法部对德科尔先生的来访表示欢迎,对德科尔先生及国际公证联盟致力于推动国际公证事业发展、促进各成员国间交流与合作予以高度评价.赵副部长指出,国际公证联盟多年来致力于公证制度发展,为联盟成员国之间搭建了更新理念、规范规则、分享经验的国际平台.德科尔先生是中国公证界的老朋友,在介绍法国公证理念、促进中法公证界交流、组建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支持中国公证协会加入国际公证联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5月1日至4日,国际公证联盟在瑞士伯尔尼召开联盟总理事会和联盟机构会议。经中国公证协会推荐,2014年2月,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召开的联盟领导委员会会议上,本人被任命为国际公证联盟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应联盟邀请,本人代表中国公协参加了2014年5月2日在伯尔尼举行的新一届职业道德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职业道德委员会是国际公证联盟的十个委员会之一,现有委员23人,分别为来自欧洲、中南美洲、非洲和  相似文献   

8.
应国际公证联盟的邀请,2008年3月4日-11日,国际公证联盟副主席、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了国际公证联盟2008年~2010年任期第一届领导委员会会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证》2010,(1):41-41
会长先生,尊敬的同行: …… 我们欣喜地得知,中国公证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将于2009年11月25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公证行业的一件大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公证行业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国际公证联盟内部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正吴爱英部长会见国际公证联盟主席桑戈尔一行2014年9月2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在司法部机关会见了来华出席国际公证联盟亚委会第四次丁作会议的国际公证联盟主席,戈尔一行。吴爱英向桑戈尔一行介绍了中国法治建设情况、司法部主要职能和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证》2012,(1):5-5
2011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国际公证联盟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召开成员大会、领导委员会、总理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会议。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率团出席了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2011年华沙总理事会、雅加达领导委员会会议决议,各国公证协会对本国一年来公证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公证职能发展”和“公证公共证明力与公证人地位”的主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非常荣幸能以国际公证联盟主席的身份参加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公证联盟亚洲事务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我想和各位分享一下国际公证联盟的使命以及我们的工作目标。目前,国际公证联盟的86个成员国分布在全球五大洲,总人口占全球2/3,GDP总和超过全球60%以上。其中,15个国家是二十国集团(G20)的成员,28个欧洲国家中有22个是欧盟成员。除此之外,全球还有许多国家以及  相似文献   

13.
公证质量是公证事业的生命公培成,李长青近几年,我县公证处始终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把公证质量看作是公证事业发展的生命。我们保证公证质量的具体做法是:一、强化公证质量意识公证质量是开拓发展公证业务,提高公证信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证》2007,(6):41-41
安徽省公证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于2007年5月26日在合肥召开。安徽省人大副主任高福明和安徽省司法厅厅长孙建新出席会议。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吴明德到会祝贺并讲话。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安徽省公证协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安徽省司法厅副厅长王翠凤当选为会长。会议还对安徽省获得第四批“全国公证行业文明公证处”和“全国优秀公证员”、获得第三批“安徽省文明公证处”和“安徽省优秀公证员”的公证机构和公证员进行了表彰及授牌。  相似文献   

15.
现代公证制度对公证权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京 《中国公证》2006,(11):33-36
公证制度不是我国特有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从国外学习借鉴过来的一项具有国际性、通用性的法律制度。近现代西方各国的公证制度,由于法律体系和历史渊源的不同,可分为英美公证制度和拉丁公证制度。前者的公证制度采取形式审查,公证人不对证明内容负责。英美法系以判例为主,公证采取自愿原则。此公证制度为英国、美国及英属殖民地所采用,英国更多地保留了中世纪宗教公证的影响。后者将公证制度定位于国家准司法制度,表现为国家法律对公证事项的强制规定和公证执业的组织形式自由化,公证人对公证内容进行实质审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证协会五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于2008年4月23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由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王福家主持。江西省司法厅副厅长吴志坚在会上代表江西省司法厅致欢迎辞。会议听取了中国公证协会代表团参加国际公证联盟领导委员会会议并顺访智利的情况通报,  相似文献   

17.
在实行拉丁公证制度的公证立法中,根据证明对象的不同,将公证的程序又具体区分为"公证"和"认证",并且对公证和认证在证明权限、程序以及目的上作出了区分。我国于2003年加入了拉丁公证联盟,确定了我国公证制度发展的拉丁公证方向。但是,我国立法中没有对"公证"与"认证"加以区分,而是将认证一并归入公证。本文结合公证理论与实践,主要从公证的证明形式的区别、证明对象的差别和证明程序的不同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发现不区分"公证"与"认证"的利与弊,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对公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11,(8):112-112
近年,山东省公证行业多措并举。大力提高公证质量,提升公证公信力水平,努力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取得显著成效。(一)健全公证质量监管体系,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山东省司法厅坚持把加强公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提高公证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开展公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冷春 《中国司法》2002,(12):40-41
从理论上讲,公证无论是从其职能还是效力的角度来看,它在市场经济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是不可替代的。但在实践中,公证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公证在市场经济中的重大意义并没有完全被认识。公证常常处于缺位状态,其效力和应有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是市场交易风险增大,不断弱化市场功能;另一方面对保证交易信用的公证体系却视而不见。目前在我国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进程中,公证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找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影响公证效力发挥的几个因素(一)公证意…  相似文献   

20.
一、必须公证与统一公证是公证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关系复杂的人类社会,在频繁交往的生产生活中,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稳定社会、避免纷争,就需要对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对某些重大的民事与经济行为进行证明。于是,就产生了公证。公证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的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