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2008,(5):10-11
2月24日,数百名塞尔维亚族群众继续在科索沃北部城市米特罗维察举行示威,抗议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科索沃独立。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自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米特罗维察地区的塞族人每天举行抗议活动。国际社会在这问题上也出现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2.
新闻闪回     
<正>科索沃独立风波难平2月24日,数百名塞尔维亚族群众继续在科索沃北部城市米特罗维察举行示威,抗议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科索沃独立。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自决与国家主权——以科索沃独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李云霞 《前沿》2009,(2):83-85
科索沃为了单方面独立而宣称的“民族自决”并不是真正的自决,而是分离。而科索沃独立的背后,西方国家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大肆鼓吹“民族自决”,不惜牺牲塞尔维亚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科索沃独立,无疑时同台独分裂活动作斗争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策》1999,(6)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面积为10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阿尔巴尼族居民占90%,其余为塞尔维亚、黑山和马其顿等族。科索沃的历史颇为复杂,拜占庭、奥斯曼帝国、塞尔维亚以及德意法西斯都曾占领过这一地区。1945年,科索沃随塞尔维亚进入南联盟。1974年,科索沃获  相似文献   

5.
一、科索沃问题的历史由来科索沃现为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组成部分,面积10887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历史上第一个塞尔维亚族国家于公元9世纪在科索沃诞生,此后科索沃成为巴尔干地区东正教的圣地。中世纪时,东正教的大主教就曾住在科索沃。在阿尔巴尼亚族人...  相似文献   

6.
域外传真     
黑山全民公决独立,南斯拉夫彻底成为历史6月21日,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黑山共和国举行全民投票,结果显示56.3%的民众支持黑山脱离塞尔维亚。随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塔迪奇在首都贝尔格莱德表示,接受黑山公决委员会宣布的黑山就独立问题进行的全民公决初步统计结果。塔迪奇对此次公决以和平、民主的方式进行表示满意,并呼吁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有关方面协助黑山公决委员会尽快确定公决最终结果,并解决对公决过程的有关质疑。前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中的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马其顿及斯洛文尼亚已相继独立,只剩下塞尔维亚…  相似文献   

7.
世纪回眸     
1992年──1993年波黑发生内战 1992年3月,南斯拉夫联邦6个成员国之一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遭到占波黑总人数31.4%的塞尔维亚族人的抵制,随后武装冲突四起,波黑战争爆发。历史上波黑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的成员国。该国民族结构复杂,除塞尔维亚族外,还有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首都萨拉热窝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世人关注的焦点。1991年10月,在塞族议员抵制的情况下,穆族和克族宣布波黑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波黑民族矛盾从此日益激化。全民公决后,塞族人首先向穆族和克族人…  相似文献   

8.
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要对南联盟发动武装侵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对南联盟的武装侵略,既有表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和动机。从表层原因分析,是南联盟领导人在处理科索沃的塞尔维亚族与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关系问题时,确有一些不当之处,以致造成大量阿族人外逃,...  相似文献   

9.
科索沃全称为科索沃———梅托希亚,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接壤。这里与南其它省份不同,居民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阿族在整个科索沃省的200万人口中占90%,其他有塞尔维亚人、黑山人、波斯尼亚人、罗马尼亚人、茨冈人、土耳其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斯拉夫人。长期以来,科索沃的民族矛盾尖锐复杂,主体民族———塞、阿两族在科的地位和归属问题上不断发生争端,甚至流血冲突,给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一、科索沃民族问题的源起和发展科索沃的历史悠久而且复杂,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4—5世纪,阿…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科索沃局势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状态,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警方与阿尔巴尼亚族居民及其分裂主义武装分子之间的摩擦不断,火星飞溅。不久前,双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据报道,2月28日至3月1日,南斯拉夫塞尔维亚警察与阿族武  相似文献   

11.
<正>民族主义者诉求的很多都没有实际的意义,其独立路径和后主权国家的目标选择均缺乏理性思考在我们迈入21世纪的门槛不到十多年的时间中,亲眼目睹了黑山、科索沃、南苏丹等宣布独立的过程。今天,苏格兰紧随其后又沸沸扬扬地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但关于独立的潜在代价,特别是独立后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1389年6月28日,3万土耳其大军进抵“科索沃”普里什蒂纳和拉布之间的平原地带,遭到了塞尔维亚大公拉扎尔统帅的2万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组成联军的顽强抵抗。在大军压境,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早就视死如归的拉扎尔大公对自己的部下慷慨陈词:“与其向敌人低头,苟且偷生,不如战死沙场,在敌人的剑下丧生。”此时,拉扎尔手下的一名勇士米洛什前去诈降。当土耳其的穆拉特一世傲慢地命令米洛什称臣,并得意地伸出自己的脚让后者亲吻时,米洛什突然拔出藏在腰中的尖刀,猛然向他的下腹刺去。穆拉特一世撒手归西,而米洛什也在敌人…  相似文献   

13.
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前南斯拉夫,曾包括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门的内哥罗)、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和马其顿等六个共和国。其中塞尔维亚的南部和北部还包括了科索沃与伏伊伏了娜两个自治省区。早在史前的铁器时代,人类已在巴尔干居住。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古文献上把生活于半岛西部和中部的各部落统称为伊利里亚人和色雷斯人。史家认为,现在的阿尔巴尼亚人即为古伊利里亚人在当代的唯一子遗。公元前8——6世纪,希腊人在这里拓展了许多商业殖民地;前4世纪,克尔特人也曾由中欧迁人,但很快就被当地人同化了。前3世纪后至公…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月13日,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就科索沃问题达成协议,终于使南联盟避免了北约的军事打击,并使持续了近9个月之久的科索沃危机出现了和平的曙光。然而,仅仅事隔两个多月,12月24日,南联盟部队与阿族分裂分子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在科索沃北部社耶沃地区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同时科索沃解放军宣布结束它从Ic月份开始实施的单方面停火。危机根源错综复杂历史上,塞族人就一直将科索沃视作其民族和文化发祥的“圣地”,认为阿族人是在塞族人被迫外迁时乘机迁入的。而阿族人则认为,其祖光早于塞族人在科索…  相似文献   

15.
台湾当局宣布,台湾将向科索沃难民提供3亿美元(约新台币100亿元)的无偿援助,以显示台湾“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与能力”。但该计划刚一出台,即激起岛内各界的强烈反应。 为了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台湾抢在科索沃和平协议达成以前于6月7日宣布该计划,表示愿意提供相当于3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帮助  相似文献   

16.
国际     
●3月1日,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宣布,全国“灭佛行动”已经开始,其中包括具有千年历史的世界最高的石雕立式巴米扬佛。塔利班的这一决定震惊全世界,许多国际组织纷纷呼吁塔利班停止这一行动。 ●3月5日,马其顿政府发言人宣布,今天上午,马其顿军队在马其顿与科索沃边界地区的两个马其顿村庄同科索沃阿族武装集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08,(1):29-30
2007年12月29日,塞尔维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塞尔维亚华人华侨商业总会、塞尔维亚中塞凤凰有限公司在贝尔格莱德举办盛大新春晚会,中国驻塞外交官、中国留学生及各界友好人士500多人欢聚一堂,塞尔维亚华人华侨总商会会长金东荣、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国邦、塞尔维亚统促会会长金爱华、塞尔维亚中塞凤凰有限公司代表分别致词。  相似文献   

18.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社会主义的联邦制国家。它由6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组成。6个共和国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亚;黑山;克罗地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两个自治省是:伏伊伏丁那;科索沃。联邦议会的构成: 根据南斯拉夫1974年宪法规定,联邦议会设两院,即联邦院,共和国和自治省院。联邦院由每个共和国选派30名代表、每个自治省选  相似文献   

19.
1914年6川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伦敦的《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一次雷鸣。”暗杀事件点燃了巴尔千半岛这个火药桶,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初,同盟国德、奥与协约国法、英、俄相继向对方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这是一次决定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的战争,全世界多数国家被卷入战争的车轮下。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悲哀地预测:“全欧洲的明灯都熄灭了,我们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它们能够再次亮起。”面对欧洲爆发的这次大规模战争,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刚刚成立了3年的中华民国,到底持何种态度呢?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0年3月12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些人员承认,在科索沃战争爆发前,他们曾帮助科索沃阿族非法武装,而且当时他们是披着外交人员的外衣干这种勾当的。据报道说,在1998年10月,欧安会组织曾派遣所谓的停火观察员到科索沃,其中美国使团中有许多是中央情报局或与中央情报局关系密切的人员。他们在这个期间与科索沃阿族非法武装建立了联系,不仅向阿族非法武装讲授美国的军事理论,还将有关南斯拉夫军队和警察的战略情报交给阿族非法武装。在科索沃战争爆发前一周,欧安会停火观察员离开科索沃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