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历史—社会大格局是中国从循环的历史转向进化的历史、从具体的社会走向抽象的社会,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社会责任是建设现代社会体系,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的核心进程是社会资本重建、培育公民社会和建设有限政府。  相似文献   

2.
李永杰 《桂海论丛》2011,27(2):22-26
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这需要理论予以自觉的研究与论证,唯其如此,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因为公民社会伴生于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公民社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民社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2000年以前,中国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到处都在讲劳动人口红利。1999-2000年间,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2025年之前,中国会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之前,65岁以上的老人会达到20%,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中国从一个年轻的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深度老龄社会、超级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社会建设理论支撑,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理论需要系统化、体系化。厘清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中国传统社会建设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建设理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当代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当今中国社会处在复合时空之中。中国的现代化属于晚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当中国社会发展的取向呈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时,已完成现代化目标的发达西方社会却构成了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或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我国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运作、健康发展,2008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姜力,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是民政部主管、由中国社团研究会更名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担任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名誉会长。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章程》(草案)、《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会员管理办法》(草案)、《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会费管理办法》(草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陈虹当选为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的宗旨和使命是: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密切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推进社会组织的自律与诚信,扩大我国社会组织与国际社会组织的交往与合作,同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和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在成立大会上,中国...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语境下村落社会文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村落社会文化整合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也是社会人类学透视中国社会结构的切入点。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西方人类学和中国本土人类学者对中国社会文化整合的研究成果以达致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整合模式的认识。文章认为,亲属体系与市场共同体理论是中国社会结构维持稳定的两种基本的分析模式,而民间信仰是解释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整合的结合点。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本土学者则主要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宗族功能及其符号象征在村落社会整合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北海 《求索》2006,(3):111-113
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理论依据、社会基础、基本目标及其手段模式,提出特定的人性论假设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理论依据;“差序格局”与“家国同构”并存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社会基础;社会稳定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基础目标;“人治”则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手段模式。  相似文献   

9.
尹慧芳  郝亮 《传承》2008,(16):130-131
中国检察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关,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必然选择,确立和完善中国检察制度必须考虑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检察制度还需要进行改革,不断完善,使它更加顺应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自近代以来,传统中国自上而下的大传统与自下而上的小传统双轨并行的社会建设格局遭遇到现实的困境,中国社会因此出现了种种问题与弊病。无数的仁人志士奋起探索中国社会建设之路,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社会建设任务而开展的,既对社会做出积极回应又施加有效控制的社会重构,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之路,在社会重构中,探索和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规律,进而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结构视野下的社会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亮 《学习与实践》2009,(7):121-126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增多。但来自于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风险是基础性、深层次性的风险。本文以社会结构为视角,阐述了社会结构层面的各类社会风险,剖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风险所具有的独特性,并指出改善民生是化解现阶段中国社会风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天玺 《创造》2014,(11):62-66
正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第一标准是有无和平安宁。还要看它是否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是否保障人的平等权利。社会文明是中国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已经公布,中国总人口是13.7亿人,占全世界70亿人的五分之一。中国人口世界第一。由13.7亿人组成的社会是世界上最宏大的社会。中国的社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将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一节社会安宁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第一标准是有无和平安宁。如果中国社会陷入混乱,不仅13亿中国人要受难,整个国际社会也将陷入动荡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蕴藏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的种种因素,使中国民营企业家具有独特的社会资本生成路径。中国的制度环境决定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建构水平。本文试从制度环境角度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生成的本土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人大月刊》2011,(7):46-46
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改革开放前,由于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感增大,产生不良心态。不久前发布的中国首部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提出,“群体性怨恨”成为中国最明显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5.
陈玉林  马丽 《前沿》2008,(9):125-128
在社会利益主体多元、社会需求日益差异的时代,需要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多元化。政府、市场、社会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推进,中国公民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正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对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原因和对我国推进社会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发挥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试以迪尔凯姆关于“集体意识”及其在两类不同质的社会中的表现的论述为理论依据来探讨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显然“,集体意识”的缺失是中国农村大量社会问题凸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培育与建构中国农村新型的“集体意识”对解决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兴华 《岭南学刊》2016,(4):104-10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是关键。要有效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对当下中国社会分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下中国不良的社会分层导致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权力配置与行使的失衡,这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治理的困境所在。应对这一难题,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个层面提出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玲  向德平 《学习与实践》2007,(10):129-135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体系运行平稳,社会整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社会风险。本文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分析了社会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范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八面来风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高速转型期,社会转型表征非常复杂。日前,社会学者从本土视角归结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四大特征。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征地拆迁使大量村落消失,整个中国社会正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  相似文献   

20.
现当代中国农民分化型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必然沿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化的轨迹前进。这种分化是中国农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分化将推动中国农村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