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上升,1994年达到120以上后,一直在高位运行。传统的生育观念、利用B超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流动育龄女随访服务难落实等是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严重影响到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平抑出生人口性别比,要从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入手,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女孩、女性的合法权利,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区域协作、防范为主、堵疏并举的方针,切实在社会形成综合治理的氛围和声势,着力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方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持续升高,2003年高达119:29,超出正常值12个百分点。在政治上,由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所派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将严重威胁到我省社会的和谐与安康;在经济上,它不利于社会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文化上,它不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在全社会确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工作: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在全社会确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去带动广大公民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省财…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状况,出台禁止‘两非’行为的地方性法规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要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观念的转变恐怕还是第一道坎儿。”“对那些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游医就应该惩罚,而且要加大力度!”……这是5月29日下午,河南省人  相似文献   

4.
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规范运作、扩大试点。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抓紧研究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制定和完善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要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地区进行专项治理,严格禁止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出生性别比是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的自然基础。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中国人口问题面临的一个复杂、实际的深层次问题。依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由于农村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趋势仍未明显缓解。传统的生育文化是导致农村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及执行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关键因素,先进医疗技术的滥用甚至违法使用更加速了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状态,另外农村社会保障薄弱以及计划生育户的奖励幅度过低也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性别比例失衡对中国婚姻结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俊  李海明 《人民论坛》2012,(2):108-109
"光棍村"决不是偶然现象,其中固然有贫穷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性别比例失衡无疑是决定性因素。性别比例失衡对中国的婚姻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由此衍生出诸多不容小视的社会问题。解决性别比例失衡关键要起到两个效果,一是弱化人们的男孩偏好,二是规制人们的性别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7.
赵新 《乡音》2013,(10):16-16
近年来,随着低生育水平目标的实现,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引起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保持合理人口结构,实现人口生态平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河北作为全国第六人口大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缓解,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沈建明  黎明发 《创造》2002,(9):42-43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人口发展也遵循自身的规律,这就是人口性别比例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规律.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性别比例绝对平衡是很少见的,要么是男多女少,要么是女多男少,但不管怎样,在非战争年代男女性别比例在总体上来说应该是基本平衡的.  相似文献   

9.
雷洪  史铮 《中国青年研究》2004,(11):118-128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经成为了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的新问题,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的实证研究认为,农村青年较之中年在家庭性别平等观念、对不同性别孩子的价值判断差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对生育男孩偏好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这为根本解决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正2014年2月10日《北京日报》将新人口政策引向风险控制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人口控制理论,控制人口发展的诸多风险。出生缺陷风险:这是一种人口素质的发展风险。中国要追求"有质量的人口增长"和"可持续的人口发展",人口风险防范意识要增强。独生子女风险:以一胎化为内核的超低生育率风险很大。。已经有事实表明,中国正慢慢滑入更深的"超低生育率陷阱",人口发展的风险越来越大,新人口问题和社会问题将纷至沓来。人口失衡风险:包括了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和老少人口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11.
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已造成严重失衡。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人口出生率下降幅度为全国首位,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绩显著。但从八十年代开始,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却一直处在持续上升之中。“三普”为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9年陕西省三县区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性别失衡治理政策、乡土文化圈和男孩偏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现阶段人们的男孩偏好是性别失衡治理政策的弱化作用和乡土文化圈的强化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性别失衡治理政策通过宣传倡导政策的深入推行能够改善乡土文化圈,弱化男孩偏好,达到真正持久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4,(32):7-7
实现男女就业平等时日漫长 10月28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男女性别平等还需81年,即大约到2095年才能真正实现。在去年全球性别差距指数排名中,冰岛、芬兰、挪威、瑞典四个北欧国家继续领跑前4位,紧随其后的是丹麦、尼加拉瓜、卢旺达。中国排名下降18位,列第87位,主要原因是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排名最低的是也门,自2006年以来一直居末位。  相似文献   

14.
李萍 《今日海南》2007,(7):40-40
构建和谐海南必须注重人口安全问题,使人口发展及其相关领域各种风险因素得到相对控制,避免或化解可能出现的危机。海南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以往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海南的人口问题也正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迁移、  相似文献   

15.
唐娅辉 《湖湘论坛》2013,(1):95-100
把系统工程学概念“顶层设计”运用到性别平等与发展领域,可以理解为这是政府在实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上的“战略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化解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两性矛盾和利益冲突,确保两性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性别关系的顶层设计,首先必须在全社会达成一种共识,即男女平等、和谐共处的性别关系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其次要正确认识顶层设计内容的特定性,即顶层设计不只是中央高层的设计,也不是妇联的部门设计,其设计必须以调整两性利益格局、遏制既得利益膨胀为目标;再次,顶层设计的路径要多元性。即从组织机制上协调社会各方合作互动,从制度设计上保证社会资源男女共享,从文化建设上构建和谐性别文化氛围,从两性和谐指标设计上力求求真务实。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按照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结合河北当前实际,河北省委统战部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目标,把“同心”政治引领贯穿统一战线各个领域,聚合多方力量,集中多重优势,全方位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对外开放,为推动河北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发展失衡,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这主要是受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二元户籍制度和不彻底的分税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要有序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就要“对症下药”,加快推进户籍、土地、税制等相关制度改革,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更多释放人口城镇化空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代表语录     
《中国人大》2008,(23):5-5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郭丽虹:国家应该高度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多角度全方位地采取措施进行调控,防止  相似文献   

19.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与制度失调密切相关。具体言之,外在制度的不协调以及内在制度的文化堕距致使人们的生育意愿仍以男孩为主。因此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就需要从制度入手。这就需要发挥制度的奖惩功能;制度在制定、执行时应通盘考量;必须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减少人口出生量仅是浅层次目标,我们切不能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已有成绩而沾沾自喜。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育率的明显下降,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男女性别构成失衡、农民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等深层次的问题正日益显露出来。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现状是长期的、多元的、历史的等综合性原因所造成的。尤其是某些迫不得已而为之的阶段性人口政策,或多或少会将几代人酿成的人口“苦酒”强加到下一代人头上。这种人口问题的“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