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党群关系的畸变,民心的流失,这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教训,为使新时期党群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必须做大“蛋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建立监督和制约机制,促使集权权力结构向扁平化的网络型权力运作模式转化。切实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9):20-21
苏共的纯洁性不断丧失的过程,既是苏共蜕化变质、脱离群众的过程,也是苏共执政危机积累、加剧到爆发的过程。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自斯大林时期起,苏联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形态并没有朝着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不仅总体上形成和固化甚至极端化了斯大林“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和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而且丧失了苏共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推进权力结构改革的最佳机遇和条件,使苏共不断走向“四大危险”。  相似文献   

3.
苏联共产党兴衰成败充分证明:执政党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走向失败。而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使执政党的权力始终受到监督和制约,使党的权力始终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能保持党始终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而,深刻认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认真总结苏共党群关系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增强忧患意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党群关系的恶化极大地削弱了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甚至成为苏共败亡的根源。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不坚实、党群关系的纽带断裂、党群关系的认同基础坍塌、党群关系的思想理论基础崩溃最终酿成了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悲剧。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抛弃。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苏共亡党视为一记警钟: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因此中国共产党务必要处理好党群关系。总结苏联剧变的惨痛教训,深入分析党群关系的恶化对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丧失民心:当今一些执政党垮台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国清 《理论学刊》2003,(5):98-101
党群关系裂痕的加深是苏共亡党亡国的致命因素 ;忽视中下层民众利益以及专制腐败使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丢失政权 ;民怨民忧的积累致使国民党 2 0 0 0年“大选”败北。历史与现实再次告诉人们 :执政党去留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心之向背。  相似文献   

6.
李永忠  董瑛 《廉政瞭望》2013,(21):48-49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和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是苏联模式的两大核心标志,也是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在“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和从上到下层层任免干部的等级授职制的强力控制之下,前苏联形成了各种既得利益群体。这些既得利益群体在苏共亡党中扮演着各种角色。  相似文献   

7.
权力必须受到约束 ,不受约束的权力就会走向腐败。我们要通过对苏共权力缺乏约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分析 ,并结合苏共的教训探索我国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8.
蒯正明 《求实》2014,(3):4-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一是为人民谋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总的要求;二是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员质量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基础;三是发展生产力、注重社会公平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四是发展民主、加强权力监督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障;五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法。上述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密切党群关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景轩 《党建》2009,(3):61-61
戈尔巴乔夫是苏共最后一任总书记,也是苏联绝无仅有的一位总统。1985年3月,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登上了超级大国政治权力的顶峰。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时,展望堪称世界之最的苏联版图,他想用新思维在那里播种梦想,最后看到的却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分崩离析。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苏共亡党二十年祭。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引用过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表明,人民权力观是实现党群关系和谐、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树立人民权力观必须坚持“三个观念”,破除“三个意识”,树立“三个理念”,力争“三个进一步”。努力践行人民权力来源观,人民权力服务观,人民权力责任观和人民权力监督观:  相似文献   

12.
乐朋 《唯实》2009,(10):94-95
苏联解体的成因之一是权力腐败。特权阶层疯狂敛财肥己,平民百姓怨声载道。执政的苏共和苏维埃政府为何放任腐败蔓延,他们没有开展反贪惩腐吗?  相似文献   

13.
党员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其持续执政、永葆生机的重要关键。前苏联共产党之所以走向衰朽,与广大党员主体地位的缺失是分不开的。前苏联共产党党内权力高度集中,党员权利毫无保障,广大党员处于组织的边缘地位、客体地位,无法激活党员作为主人翁所具有的生机与活力,党员主体性作用也无从发挥,这使政党的功能逐渐萎缩。而党员主体意识的丧失又进一步从思想深处动摇了党员对于苏共的基本认同和对党的忠诚。苏共走向衰朽正是党员主体地位严重缺失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党内民主的关键是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苏共失权之教训 ,本文力主治党体制应尽快转轨。主要目标是 :党的代表大会应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并实行常任制 ;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 ,两委并行 ,分别向代表大会负责 ,从而使党内确立立法、执行、监督三机关互相制衡的权力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中共五大创设监察委员会是贯彻共产国际精神的产物,原因在于中共五大召开时不具备创设监察委员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中共五大创设的监察委员会的原型来源于苏共监察委员会,通过比较中共五大党章和苏共党章规定的监察委员会的内容,可以发现两者监察委员会的目的和权力相同,监察委员的权力相似,监察委员会与党委员会争议解决方式相同。在两党所处历史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照搬苏共党章,导致中共五大所创设的监察委员会缺少发挥作用的对象、权力和组织保障,很难在当时的中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克复 《唯实》2001,(9):123-128
鉴于苏共失权之教训,本文力主治党体制应尽快转轨.主要目标是:党的代表大会应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并实行常任制;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两委并行,分别向代表大会负责,从而使党内确立立法、执行、监督三机关互相制衡的权力体制.  相似文献   

17.
应克复 《唯实》2001,(8):123-128
鉴于苏共失权之教训,本文力主治党体制应尽快转轨.主要目标是党的代表大会应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并实行常任制;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两委并行,分别向代表大会负责,从而使党内确立立法、执行、监督三机关互相制衡的权力体制.  相似文献   

18.
邹爱华 《党史文苑》2008,(7):4-7,10
中共五大创设监察委员会是贯彻共产国际精神的产物,原因在于中共五大召开时不具备创设监察委员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中共五大创设的监察委员会的原型来源于苏共监察委员会,通过比较中共五大党章和苏共党章规定的监察委员会的内容,可以发现两者监察委员会的目的和权力相同,监察委员的权力相似,监察委员会与党委员会争议解决方式相同.在两党所处历史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照搬苏共党章,导致中共五大所创设的监察委员会缺少发挥作用的对象、权力和组织保障,很难在当时的中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零年苏联修宪的实质是废除共产党的领导权,将苏联的权力中心从苏共中央书记处转移到总统及其领导下的总统委员会、联邦委员会.这次修宪是苏共的自取灭亡,其结果是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20.
党群关系就是政党与群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式和状态。如果说执政党与群众二者构成了党群关系最基本的要素,那么,环境是构成这对关系的第三个基本要素。党群关系基本要素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使党群关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出现新变化,给党群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深入认识和分析这些要素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问题的原因,是研究和协调好党群关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