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佟桂莉 《政策瞭望》2012,(11):16-18
杭州是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先行城市。2010年全市新批对外投资企业110家,对外投资中方投资额16.94亿美元,是2005年的35.29倍,中方投资额列全国大中城市第1名,已有23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赴境外投资。近年来,我市企业"走出去"发展步  相似文献   

2.
陈燕 《理论月刊》2005,(11):180-182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已成为必然的选择."走出去"战略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商品输出,即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第二层次是资本输出,主要指对外直接投资(或称境外投资).民营企业"走出去"方式应选择渐进式海外扩张方式.政府部门应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由以管理为主转向主要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3.
吴静  覃雄彪 《人民论坛》2012,(14):60-61
民营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和努力成为我国"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作为亚洲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国CAFTA在市场潜力、经济环境和合作关系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该文围绕CAFTA框架下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论题,在阐述现状、优势,分析面临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海平 《群众》2014,(10):19-20
<正>省委罗书记指出,"当前,江苏民营经济已进入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找资源、拓市场、谋发展成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结合清河的探索与认识,加快江苏民营企业国际化步伐,必须抓住三个关键。抓住"更新观念"这个关键,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力。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既享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果,又大大提高了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但毋容置疑,与  相似文献   

5.
刘珺 《人民论坛》2020,(4):86-87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明显成效,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面对“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民营企业应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选择适合自身的“走出去”发展路径,实现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于培伟 《今日浙江》2004,(22):13-15
“走出去”战略是中央提出的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民营企业领跑“走出去”,是浙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大特色、一大优势,正在成为浙江扩大对外开放新的亮点。浙江省对外投资最早是从国有企业起步的,近年来万向、华立、飞跃、康奈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开始加入“走出去”的行列。2001年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批准项目数已超过全部批准项目总数的50%,其中温州市境外投资清一色是民营企业。2003年浙江共批准境外投资项目301个,其中民营企业投资项目204个,占总项目数的677%。民营企业“走出去”对…  相似文献   

7.
周旻 《人民论坛》2010,(9):148-149
近年来,为了在全球市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一部分实力逐渐壮大的优秀民营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成为我国海外并购的一支重要力量。纵观当前海外并购浪潮的现状,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既具备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某些劣势。但总体看来,民企的海外并购增强了自身的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3,(2):20-21
在专家眼中,云南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背后是时代变换、国家战略布局的调整,也是云南30年积淀的结果,水到渠成,不容错失。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规划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周边国家发展农业、加工业、矿业、旅游业、邮政业等对外合作,推动罂粟替代种值、发展替代产业。【亮点解读】在2万多字的《规划》全文中,"走出去"这3个字出现了十多次。"风水轮流转,从30年前‘引进来’,到今天的‘走出去’,中国已经由争取外资向争取外部市场转变,云  相似文献   

9.
<正>"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农业的创新发展。第一个在全省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的思路,第一个实施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第一个大规模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第一个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业生产领域就业创业,第一个"走出去"发展畜牧业等,使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全市第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协公报》2012,(1):38-39
<正>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开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郭林,代表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发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和天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的矛盾正在逐渐显现,有关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问题也在不断加剧。当前形势下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要素分配,进一步提高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6,(1)
正据2015年4月省工商联调查了解,目前我省有400多家民营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设立机构。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能源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从企业"块头"上看,除了人福医药、劲牌等湖北民营"百强企业"之外,我省"走出去"的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从"走出去"的形式来看,产品和服务出口占64.4%,对外投资占28.2%,其他投资形式占7.4%;从"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在某种程度上,民营企业已经逐步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民营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在“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同时,将在国际舞台中担当更多的政治、外交功能。我们应关注民营企业,特别是“走出去”民营企业在公共外交中的潜在作用,提升民营企业的公共外交能力,引导和鼓励大型民营企业开展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3.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中国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历史新机遇.在此形势下,中国民营企业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相关地理区域和问题领域体现出重要生力军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不利、国家支持力度不足、自身综合能力不强等多重挑战.随着风...  相似文献   

14.
钟馨 《理论月刊》2007,(12):75-78
全球化使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争取文化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前,丰富的湖北文化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没能"走出去,"针对其不同原因,促进"湖北文化走出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更新观念、文化交流与宣传活动、发展文化产业、建立信息平台、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熹微 《创造》2015,(8):60-61
<正>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产业"走出去"格局,塑造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云南样本"。七彩云南,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睦邻友好的精神,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随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也迈出坚定稳健的步伐,开创了崭新的文化篇章,在全国探索出一条"走出去"跨越发展的路径,被业界称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云南样本"。  相似文献   

16.
信息窗     
《中国统一战线》2012,(2):63-64
石家庄市统一战线积极服务经济建设一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统一战线在服务经济建设、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做好"正博会"、"石洽会"等经贸招商工作,共举办了3次项目对接座谈会,达成合作意向4个;市工商联带领10多位企业家赴新加坡考察,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引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总书记明确要求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如何促进国内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实现其在国外的高质量发展,简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民营经济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的东向发展战略以及我市"两个率先"的目标,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共马鞍山市委的要求及部署,我们围绕"县城经济发展"这一课题,邀请经济部门专家和院校教授参加,组成调研组,先后到当涂县博望镇、新市镇以及工业园区内的部分企业,通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的民营企业,更应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指本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资本以及相关技术、管理走向国际市场开展竞争与合作。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文化贸易额增长迅猛,其增长幅度远超全球贸易增长幅度。在此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既有利于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