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锐 《当代贵州》2014,(21):40-41
正贵州农信社每一个小机构都始终有着让所有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的大抱负,一直在"小"与"大"之间不断进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探索。贵州农信社由84家"小机构"组成,每个小机构都是独立的法人,跟国有商业银行比起来,称之为"大机构"有些勉强。机构小、抱负却不小,贵州农信社每一个小机构都始终有着让所有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的目标,可谓是"小机构的大抱负"。贵州农信社也一直在"小"与"大"之间不断进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坐落在辽冀蒙交界的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10年前人均年收入尚不足1500元,可如今,小甜椒形成大产业,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3万元,2013年集体收入突破130万元,社会总产值实现1.5亿元,村集体10年累计收入超千万元,而且带动了周边三省六个乡镇7000多户农民致富,书写了中国新"椒傲"。如此巨变缘于范杖子村有一个好书记——侯鉴,他和村党组织一班人通过领办创办农峰蔬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了强村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践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合作社通过发挥集体的统筹功能化解了小农户的生产困境,合作社并没有以直接分红的方式来"代替"小农户致富,而以"让利"的方式"带动"了小农户的长远发展。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激活了村庄治理,集体经济建设成为村集体动员党员的契机,集体还通过党员撬动了村庄的宗族力量,大大减少了村庄发展的阻力;同时,集体活动的增多也重建了村庄"社会"的公共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村集体与村民密集互动,也成为后税费时代"悬浮型"政权落地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3,(8):57-57
<正>四平市在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坚持走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自力更生与外部帮扶相结合的自主发展之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发展成果共享的致富之路,村集体实力有所增强,村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广泛采用村党组织及党员领办、创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村集体有形、无形资产分红模式。  相似文献   

5.
全区15万果农靠果品走上了致富之路,群众称赞说:“咱们有今天,‘果办人’可是大功臣!”平谷区果品办公室党支部虽然是个仅有20几名党员的小集体,但他们服务15万果农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奉献精神却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口碑。果农们这样称赞他们说:“咱们有今天,‘果办人’可是大功臣!”  相似文献   

6.
许许多多人在致富的路上艰难地跋涉,最终走上了成功的彼岸。然而,也有不少人却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却功亏一篑,没有走上致富之路。其中的原因值得人们的深思。请翻阅《致富之路》栏目里的一组文章。这组文章所展现的五位致富能手的致富经验,对目前尚未富裕起来的人来说,或许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党建》2008,(4)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也曾扮演过"超级大国"的角色。可在俄国人的生活中,却有一些"小"的现象,颇值得玩味。大房子——小电梯。俄罗斯无论是住宅、办公室,或宾馆的房间,屋顶都建得很高,让住惯了矮  相似文献   

8.
《学习月刊》2014,(14):F0002-F0002
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战斗集体:这是一个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基层党组织.他们往年复一年的扎实奋斗中带领村民群众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2013年大龙玲村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村固定资产总额突破10亿元。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0,(11):38-38
望着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节能温室、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和新采摘的一筐筐新鲜的蔬菜、水果,宁河县岳龙镇小阎村的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他们甚至不敢相信短短几年间腰包突然就鼓了起来:2009年,这个只有200多口人的小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村集体纯收入240万元,位置偏远的小阎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0.
<正>在泸州市龙马潭区长安镇张嘴社区,有三个远近闻名的大学生党员村干部,他们放弃到大城市施展拳脚的机会,先后扎根农村,带领老百姓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跟着大学生,致富不吃亏。"张嘴社区八组59岁的合作社社员陈学继指着白花花的肉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六师奇台农场妇联积极开展"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周荣养殖小区、110社区二连巾帼科技示范园区获兵团巾帼科技示范园区荣誉称号;109社区二连种养能手孙艳梅、开垦庙社区大棚蔬菜种植能手何慧莲、留守办一队女职工陈华来等一批巾帼科技致富能手脱颖而出,带动更多的妇女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总场小学、社保所荣获兵团"三八"红旗集体,总场小学荣获师市先进家长学校荣誉称号。110社区四连王国侦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平安家庭。该场妇联连续6年荣获师市先进妇联组织,妇儿工委两个规划终期评估先进单位,2007年荣获全国先进妇联组织荣誉称号。该场妇联还深入开展提升女性素质工程教育,为妇女增收创收服好  相似文献   

12.
正十二师一○四团六连的程兴琼,是一位普通的职工,她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走出了一条多元致富之路,带领职工增收致富,多次被一○四团评为"优秀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2014年5月被兵团评为"职工自主创业典型示范户"。程兴琼夫妻俩在一○四团六连种植桃树20亩,家有4口人,两个子女,女儿已工作,儿子在上高中。2014年家庭纯收入24万元,人均收入6万元。2015年家庭纯收入28.6万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了20年的科学探索后,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走出了一条治穷致富、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广袤的黑土地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黑龙江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形势喜人.从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北疆文明到营造稳定环境、提供组织保证,龙江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以饱满的精神、崭新的形象、坚实的脚步,闯出了一条条特色之路、文明之路、致富之路、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农八师一二一团充分发挥女性职工在各项工作中的半边天作用,积极组织全团妇女开展"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的"三学"竞赛,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使广大女职工走上了致富之路。为了让广大女职工早日致富,该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500多名女职工参加了师市和团场举办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利用冬闲,向女职工传授小麦  相似文献   

16.
三名大学生毕业后,毅然回到农村当起"鸡倌",走上了养鸡创业之路。他们在赚到"第一桶金"后,又示范带动当地部分农户一起养鸡致富。他们就是吴炜、谢建华和江张珍。  相似文献   

17.
《党史博采》2008,(5):F0003-F0003
曲辛庄是一个只有四百余户的小村庄,人口不足两千,这里的土地基本都是盐碱地,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贫穷。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庄,在村支书曲双奎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使曲辛庄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2003年以来,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孤家镇党委深入实施"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的"三向培养"工程,坚持"育、扶、用"三措并举,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乡土人才。坚持教育培训为先,用足强基固本"金钥匙"。采取教育、谈心等措施,把致富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针对一些素质较高的非党致富能手关心村集体事务不够、入党主动性不强的实际,镇党委采取结对谈心、办班培训、列席支部活动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党性教  相似文献   

19.
农二师二十九团共有女职工2873名,团党委、工会充分发挥女职工在各项工作中的半边天作用,积极组织全团妇女开展"女职工文明示范岗"、"建功创业我光荣"等系列劳动竞赛活动,使广大女职工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嘉川镇太平村的许明金等3名贫困党员入股开友养羊场养殖黄羊60只,张华镇贫困党员谭永成带领5户贫困户种植莲藕18亩,国华镇山寨村成立云雾山猕猴桃专合社带动20余户贫困党员群众致富增收……一批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陆续在旺苍县97个贫困村启动实施,开启了贫困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精准脱贫之路。"以前只敢想不敢做,现在我有了坚强后盾""我们雷家山草场大,适合发展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