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方吃了前方的粮"这句话,是60年代初自治区党委秘书长批评有的书记和部长的一句话。那时候,机关干部和城镇居民月定量供应粮食13.5公斤(一度只有12公斤)、食油100克,人们生活极端困难,不少人都饿得浮肿了。自治区党委机关把干部职工的粮食关系收上来,给书记、部长吃小灶,处长以下干部吃大灶,从连湖农场和西干渠农场取些粮、菜、肉作补贴。这样,机关灶的调和饭就比  相似文献   

2.
长春人大概不会忘记,5年前每到秋季,人们会早早地买回一大堆土豆、大白菜和大葱,还有不少老太太买一些便宜的茄子和豆角晒成干,这叫冬储菜。那时人们只能吃到应季的大地菜,能吃到所谓新鲜“细菜”的毕竟是少数人,而到了冬季大多数市民只好吃土豆和大白菜了。近几年,这种情况有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市民们每个季节不但能吃上四季的鲜菜,而且还能吃上所谓“南方菜”。过  相似文献   

3.
变迁     
久违农场的老街了。曾有数次,它都在我的梦中闪现。许是怀旧,前些日子我旧地重游,儿时那其乐融融的感觉已无从寻觅,老街冷清多了。 记得儿时家住连队,那时生活条件差,吃得苞谷面馍,菜里也很难见到肉。于是我常常盼过年——那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待望眼欲穿的日子终于来临  相似文献   

4.
野菜情结     
陈子茹 《党课》2008,(1):100-101
爱吃野菜,是从早年结下的情缘。 家乡有很多种野菜,什么株株草、老挂金、灰灰菜、苣苣菜、黄蓿菜、马须菜、杨苗根、扫帚菜……一数就是一大串。小的时候粮食不够吃,母亲常常在下地干活时挖些野菜回来搭配粮食吃。那年头,野菜真是救了不少人的命。  相似文献   

5.
选种、培植、浇水、锄草、摘菜……说起网络版“开心农场”游戏,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而位于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橙·花人家”风景区的“开心农场”,则让虚拟农场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6.
正泡菜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剂品。在现代,我们这一代人是吃着妈妈自作的泡菜长大的,可自己是不会泡制泡菜的。每一次吃着别人拿来的或咸或酸的泡菜,心里都有种异样的感觉。记得那时高中住校的我,经常在周日返校时带上满满一饭盒妈妈自制的过油泡菜,可每次吃时都会有些不满意:泡菜是咸的。回家后就会责问妈妈:"妈,别人泡的菜都是酸的,你怎么泡的菜是咸的呢?我吃我们同学的那酸菜炒过后  相似文献   

7.
北京菜到底应该是什么味道?专家说,其实杂、全、新是北京自古以来的饮食时尚,北京人一直吃的就是个“时髦”。  相似文献   

8.
说天津菜,首先要说天津人。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水陆码头,京畿门户,建城600多年来,始终得风气之先。天津人吃过见过,正是有了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津菜才能够博众家之长,取南北精彩,自成一派,独步一方,而且历数百年而不衰,成为国内菜系里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9.
单位有食堂,偶尔也出好菜。所谓好菜,就是我喜欢吃的菜,例如熏鸭肉、红烧土豆、油焖茄子等。一般情况下,我只吃一碗饭,但碰上好菜,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吃完第一碗后又去盛了一碗,我觉得饭少对不起好菜。吃完后,我一脸满足地走出餐厅。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受,紧绷绷的,像  相似文献   

10.
情暖环卫工     
正2020年1月8日,军户农场金海龙饭庄老板班丽萍邀请农场城华市政的全体员工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暖心饭。2010年,在外打工的班丽萍和爱人回到农场,创业开了金海龙饭庄,到今年已走过10个年头。身为团场职工的班丽萍,自己创业一路走来吃了不少苦,当她看到农场的环卫工为了大家的居住环境洁净和交通便利,冬冒寒雪、夏顶烈日不辞辛苦的工作,班丽萍打心底里感动。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这个敢吃、善吃、爱吃闻名于世的城市里,在这个有点野性充满江湖儿女气的码头文化中,真的是很难独善其身。于是乎,吃成了众生齐倡的一种革命、一种时尚。变着法儿吃、想着方儿吃,吃被爱吃的人当作了一种事业来经营。重庆人灌注在菜肴调理中的激情,重庆人对菜肴大胆泼辣的创新思路,着实让人感叹和钦佩!于是乎,江湖菜在江湖中顺理成章地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2.
博采之窗     
毛泽东是湖南湘潭韶山人,他的饮食习惯,一辈子都保持了一个农民的朴实和简单,很富有地方特色,基本上没有超出湘菜口味。现在韶山、长沙、上海、北京等地许多餐馆推出的“毛家菜”,有的菜的原料虽曾是毛泽东吃过的,但价格却很贵,菜名也神乎其神,这是对毛泽东简朴饮食的异化,我们必须恢复它的本来面目,看看毛泽东所吃过的菜和他的饮食习惯。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是在韶山、  相似文献   

13.
辣椒赞     
辣,辣妹子辣,一曲辣唱天涯。辣椒德性就是辣。辣得顽固与潇洒,辣椒虽非五味首,人生岂能没有辣。不怕辣,辣不怕,辣味越足越胆大。吃辣首推湘江人,辣椒湘人两相存。辣椒落根三百年,湘人吃辣三百春。湘人菜,辣椒盖,没有辣味不成菜,吃得凶,吃得猛,独占吃辣大嘉名。湘人与辣有缘份,吃辣才显刚烈性,从小辣椒当奶嘴,辣椒造就湖南人。湘江人,湖南菜,吃辣吃出产业带。敢于推新创意多,把辣椒德性推全国。干辣纯辣为特点。湘菜独占半个天,征服南人和北人,农村城里都显现。辣味十足锐不减,辣椒给人以快感,敢吃辣椒敢挑担,乘着辣劲把话侃:世人谁敢斗辣椒,惟有湘人敢笑天。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綦江县古南街道办事处(原古南镇)农场村原村委会主任廖德云,在征地拆迁中索贿13万元,案发入狱.一次,检察官审完廖德云时已接近中午,就从县检察院机关食堂打了有鱼有肉也有汤的饭菜给他.可是廖德云对眼前的饭菜不屑一顾,说:"吃的啥子哟,棒棒饭(即街头下力人吃的饭)也端给我吃……"  相似文献   

15.
日本饭局菜式众多,往往一顿饭上一二十道菜,盘子大碗大,偏偏菜量少得可怜,一道菜分到每个人盘里不过一勺一口。吃一个日本饭局常常花三四个钟头,这  相似文献   

16.
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家庭就像一个温馨的港湾,又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这个家里,有的人快乐,有的人苦涩,他们吃的是酸甜苦辣的菜,咽的是风吹雨打的馍。  相似文献   

17.
两位农村小学教师来访,一人穿一件皮夹克。我称赞他们穿得漂亮。他们说,这是现在,从前是想都不敢想。 话题从这里说开去,大家都感叹这些年生活的变化实在太快。 从前,粮食不够吃,粗粮就是宝;如今农民都习惯吃细粮,吃大米还要讲究米质。 从前,北方的冬天吃菜就是大白菜当家;如今什么反季节的蔬菜都不难买到,而且还有什么樱桃西红  相似文献   

18.
赵江涛 《实践》2005,(6):37-38
中河源村紧靠黄河,原为国营海勃湾农场五队,距离市区6公里。全村960 人,耕地面积460亩,2000年农场撤销时, 集体经济一无所有;村级管理名存实亡, 只留一名队干部负责收费;村里小偷小摸、邻里纠纷时常发生;多年没有清理的垃圾堆满村庄四周;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到处坑坑洼洼,村民生产和生活很不方便;菜经常烂在地里卖不出去,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是市区都挂上号的“问题村”。  相似文献   

19.
检讨     
上班时正忙着在QQ农场收菜,局长带着局纠风办几个人突然推门进来,逮了个正着。局长批了我几句,我心想糟了,眼下局里正准备选拔几个中层干部,苦苦等候多年的我恰好在候选范围内,如今被抓现行,可能升迁无望。  相似文献   

20.
饭桌上的礼仪被提倡了很多年,但更为重要的健康准则却总是被忽视。越来越多人把吃饭当成谈工作、忙应酬、交朋友的场合,不知不觉走进很多误区。趁热吃 “菜来了,趁热吃!”这是饭桌上常听到的一句话。虽然食物趁热吃味道更香,但长期过热饮食却会诱发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