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大建设》2003,(9):44-44
今年52岁的孙小宝,出身于革命军人家庭。他是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981年,孙小宝从地质勘探行业调到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先后任地方志编辑、管理科科长、管养总所所长、副主任,1997年8月23日担任管理处主任。1998年,他被选为金水区人大代表和郑州市人大代表。受家庭的影响,受党的教育,孙小宝在工作上总是兢兢业业,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创大业,一路弄潮一路歌。  相似文献   

2.
在河北省安国市有一位妇孺皆知、众口称赞的“优秀农民企业家”──河北药都集团董事长李晓恩。 李晓恩1958年出生在安国市明官店村一个农民家庭。1980年开始经商,1992年创建河北药都制药厂。1993年当选为安国市人大代表、常委,保定市人大代表,1995年被评为保定市十大青年科技企业家,1998年任河北省政协委员,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创业,永恒的追求 李晓恩自幼家境贫寒,早早地担当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搞过建筑、干过木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依托安国悠久的药业优势,做起了药材生意。…  相似文献   

3.
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农民企业家,临颍县发强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发强深有感触地说:“是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使我脱贫致富,开创了今天的事业。”一路豪歌苦创业辛发强出生于临颍县城关镇北街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家境的贫寒使他从小养成了吃苦...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30日上午,大别山下的罗田县白莲河乡的一个农家小院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近千名父老乡亲,站在周金寿遗像前泣不成声,他们默默祈祷,祝愿“周代表”一路走好……如此隆重葬礼在白莲乡尚无先例。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个体户,何以如此受人尊敬?然而,人们可以从他的人生轨迹中找到答案。为农民致富搭桥铺路周代表出身于农民家庭,早年曾在白莲河乡供销社工作。1982年春天,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毅然辞去工作,到白莲河街上当起了“个体户”。凭着  相似文献   

5.
受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市场一路走低,国家试图通过扶持、鼓励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尤其是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国家的重视程度一直很高。近段时间,我国首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高校毕业生从毕业年起3年内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每年能享受8000元的税收减免。作为大学生主要组成部分的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90后的创业形势如何?  相似文献   

6.
张春山 《群众》2007,(2):57-5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当今时代农民中有不少人站出来、走出去,到外面去闯荡,到市场上去竞争,因此有的农民成了“老板”。一个“老板”的形成,致富了一个家庭,同时他的亲戚、朋友、邻居等也可能在他的带动下聚合在一起创业致富,这就是一  相似文献   

7.
认识刘长占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有胆识、有气魄、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5个孩子,他是老大。70年代,家里和农村大部分家庭一样,经济拮据,生活困难。1981年,因为收入太少,无法维持家庭各项开支,他放弃了民政局的安稳工作,进入一个新成立的建筑安装公司。这段工作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24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保洁队员到班长、副队长,再到队长、党支部书记,一路走来,先后获得在京河南籍优秀外出务工人员、河南省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等20多项荣誉称号。2007年年初,他以河南籍进京创业青年特邀嘉宾的身份走进中央电视台《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记忆》节目。2011年6月30日,他以北京市劳动模范的身份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9.
赵云 《江苏政协》2013,(10):46-47
<正>在徐州市西郊卧牛山麓有一家"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领头雁就是徐州市政协常委、福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美群。他做人坦诚、耿直、大度、求真,做事务实、不服输、不炫耀、不虚伪。说起他的创业成就与心系群众、回报社会的事情和作为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建言、参政议政的公仆精神,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打心眼里感叹与佩服。立志创业成就百强袁美群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由于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袁美群考上高中却没上,到村办汽修厂当修理工,承担起家庭的担子。他埋头苦干,很快当上了汽  相似文献   

10.
翻开登封市政协常委刘书贤的创业履历,我们可以看到,到处闪耀着荣誉的光亮:1990年5月12日,第十四届世界采矿大会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他作为56个国家2100名代表中唯一的农民企业家光荣地出席了大会,并与其他代表一起,受到时任总理李鹏同志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1.
彭应艺  陈卓  杨波 《公民导刊》2008,(12):58-59
梁英俊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从小家庭贫穷,聪明好学的他没能顺利的完成学业。为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的面貌,80年代初,他只身从合川外出打工。先后去过贵州、云南等地。1984年他带领十几名合川同乡待业青年到重庆从事建筑劳务工作,如今,这个小施工队已成长为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如果问梁英俊对多年的创业有什么经验可谈,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 《群众》2013,(9):69-70
逯利军,是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他是计算机及电子工程领域的杰出专家,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2010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2011年6月被聘为南京大学江苏首批产业教授,是国家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国家特聘专家。从美国到中国,逯利军的创业梦想一路飘扬。天道酬勤激情与韧劲成就创业梦想  相似文献   

13.
在尉氏工商界,开封市丰田化工厂厂长李春风,可谓是一位敢于挑战、锐意进取的时代创业者。他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令许多同仁为之钦服。在其辉煌的业绩背后,是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和铿锵的创业壮歌。初出茅庐李春风1968年出生在尉氏县蔡庄镇香王村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没有像其他农民那样过着弯腰躬背、土里刨食的农耕生活,先后经营过砖窑厂,跑过运输,做过一些适合农村的生意,因时代的局限,整日忙忙碌碌的他,却一直没能远离温饱线。春风和其他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早地从父亲的愁容里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枯燥单调的农家生活,并未能熄灭他灵魂深处涌动…  相似文献   

14.
更新的腾飞     
郑更新出生在平顶山市叶县廉村乡一个农民家庭,年幼时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异常艰苦,初中没毕业就不得不辍学在家。1990年寒冬,他怀揣创业梦想,背井离乡,只身来到郑州市的一家医疗器械设备厂打工。这一干就是14年,可谓尝尽了酸甜苦辣,也练就了一身本领。在这14年里,郑更新和妻子以厂为家,省吃俭用。虽然艰辛,可是心中的梦想和那股出人头地的念头让两个人从来没有灰心放弃过。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土生土长的一名河南娃,郸城青年段志军1993年开始跟随父亲从商,并在父亲的引导下进人商界,一头扎进生养于斯的中原热土。十几年间,他带领的河南通冠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从前身只有十几人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拥有千余名员工的大型企业集团。沧桑风雨,一路兼程,创业的艰辛和曲折自不必说。如今的段志军年逾不惑,仍乡音不改,作为河南省工程机械行业的年轻企业家和领军者,他不仅见证了河南这个古老的中原大省在改革浪潮中的后起之劲,也将前行的脚步从本土西进到陕西、甘肃、青海、西藏,为国家中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当代广西》2012,(14):64-64
1974年,他出生于广西博白小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97年到南宁市药材批发站(2000年改制成立广西一心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店长做起。2008年6月,他出任广西一心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1年,一心连锁门店已达350多家,遍布整个广西,并成为中国连锁药店百强企业。2012年,他成功控股广西南宁朝阳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茫茫药海商潮中,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相似文献   

17.
赵长海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市北金村一个农民家庭:18岁那年,从市一中毕业的他,放弃进工厂的机会,在老支书的挽留下,从团支部书记干起,在村干部的位置上辛劳了15年。1987年,他“下海”了。由于赵长海头脑灵活,在商海中如鱼得水,生意越做越大。几年的功夫,他家盖起了村里最漂亮的小洋楼,添置了一应俱全的新潮家什,成了村里首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赵长海偏偏就是有些怪,没钱的生活闹得慌.有了钱时,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相似文献   

18.
晓琴 《中州统战》2003,(10):38-40
成都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学生侯绪东将电话卡销售当成事业来做,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净赚10万余元。他从最初伙食费都要向同学借的贫困学生,变成了如今拥有两家公话超市连锁店的小老板。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演绎了一个贫困大学生创业的动人故事……几经周折终圆大学梦1979年12月,侯绪东出生在四川阆中市凉水乡一个农民家庭。1999年,从小喜欢美术的侯绪东作为艺体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结果因为文化考试只考了200多分,他落榜了。这年8月,父母用东拼西凑来的钱又去河溪中学为他缴纳了复读的学费。侯绪东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绝不能辜负父母的苦心,…  相似文献   

19.
1980年春,中科院物理所室主任陈春先来到了美国硅谷。那里生机勃勃的创业景象使他极为震撼,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令他激动不已,一个大胆的念头同时跳入脑海。陈春先回国了。当年12月23日,他率领中科院15名科技人员在中关村一家仓库的一角办起了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他的这一举动拉开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序幕,也因为这一举动,10多年后,陈春先被舆论誉为“中关村第一人”。20年过去了,陈春先当年创业的那家仓库已无从查找。作为地理位置的“中关村”已扩展到从首都体育馆到北京体育大学的宽阔地带,中关村科…  相似文献   

20.
他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事迹。他是一位普通的民族干部、共产党员。1993年,广南县委下发文件,动员家在农村的一部份在职干部回村三年,带领家乡群众勤劳致富,改变家乡面貌,为全县早日脱贫打好基础。当时,作为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主任的李有会知道此事后,积极报名,在组织的推荐、领导的支持下,于1993年12月满怀信心地向家乡出发了…,··欢送的车子只能把他送到那洒镇,到他的家乡龙汪洞办事处白石岩村,还有25公里的山路需徒步行走。李有会翻山越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回去将怎样开展工作?先从什么抓起?望着这高低不平的山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