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淮 《党政论坛》2006,(10):33-3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通过学习贯彻党章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明确的要求。怎样才能贯彻落实好这些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如果不坚决克服和纠正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反腐败就会前功尽弃。一戒混同“必要”形式的形式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没有一定的形式,内容就无法表现出来。反腐败应该也必须有一定的形式,必要的形式是推动反腐败工作落实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灌输即疏导     
较长时间以来,在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方面,许多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在学习内容上贪多求全;在学习方法上千篇一律;在学习形式上搞急风暴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灌输”一词的理解不尽一致,甚至出现了某些偏差。偏差之一,是把“灌输”单纯当作一种学习方法来认识,并且通常把“灌输”理解成强制硬灌。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自然而然地采取了忽视客观效果的硬性方法。当碰到“被教育者”有某些抵触情绪时,还错误地认为,这正是教育时必须进行“灌输”的理由。偏差之二,是与硬性灌输相反,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开展工作,本来总要有一定的形式,没有形式,事物就不能存在内容和本质也表现不出来。但必要的形式与形式主义只有一步之遥。超越必要的形式一步,就会把工作形式与工作内容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使形式成  相似文献   

4.
形式主义,如同野草,锄断了根,仍然能活过来;如同荆棘, 砍折了杆,依然能长出芽。形式主义为何如此顽固? 原来,有搞形式主义的,就有看形式主义的。搞形式主义的多是下级,看形式主义的多是上级。你爱看,人家才爱搞。你不看,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人家还怎么能搞,又怎么敢搞?爱看形式主义的上级,较之爱搞形式主义的下级,涉及面更大,危害更烈。一个领导干部作风端正、求真务实,在他领导的单位和部  相似文献   

5.
形式主义是一种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内在联系,夸大事物的表面形式,抹煞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形式主义在观察问题时,对现状、历史、对任何事物都不作具体了解和分析,只根据事物的形式来判断事物的性质;不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和不顾及事物的本质,只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分类,  相似文献   

6.
在前两年,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被冠以“形式主义”而遭到非议和取消,开会学习是“形式主义”,开展学雷锋活动是“形式主义”,党內团内正常的思想汇报是“形式主义”,出个墙报是“形式主义”,甚至连写条标语也要被认为是“搞形式”…….有的单位要表扬先进,准备开一个表彰会,就有人说:“发了奖算了,开什么会,搞什么形式哟。”结果会议就不开了。搞得基层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一样,一定要讲效益。我国的经济工作曾经走过一段重速度、轻效益的路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问题逐步被全党所认识,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转化为经济工作的实际行动。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个效益问题。比如,你搞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安排了许多教育内容,但究竟效果如何,许多时候我们说不清楚。我们讲的效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有实用性,要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不能干,干了也会叫人烦,形式主义让人讨厌。当然做到这一点也很难,上面带头搞,下边不得不跟着搞。现行体制  相似文献   

8.
工作不落实往往与人们思想上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定势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思想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形式轻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同志往往把握不住必要的形式与形式主义的界限,考虑的不是工作内容的需要,而是热衷形式的热闹,把精力、财力、物力过多地用在形式的“装饰”上,致使一些本来可以落实的工作落实不了。一是重程序轻实效。注重工作程序,按程序办事,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志对程序问题看得过重,对拿不准的问题要走程序,对拿得准且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也要走程序,结果,致使…  相似文献   

9.
马树强  王萌萌  李春培 《求知》2008,(10):13-14
旨在促进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素质和锻炼意志品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已开展了20余年,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然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严重降低了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形式主义片面注重形式而无视内容.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科学原理。显然,形式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相悖的.它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祁杰 《各界》2008,(11)
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学批评领域最瞩目的成就就是形式主义取代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从方法论上讲形式主义批评模式把人的注意力引向文学文本自身,关注其审美与艺术的特征,使文学批评更加专业化。文化批评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历史批评,但并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简单重复。文化批评扬弃而非抛弃了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因而提倡从形式层面而非内容层面回归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2021,(3):143-150
形式主义的问题不是形式本身,而是低水平形式化下的行政内卷。形式主义的产生有两种根源:一种是合理的程式化行政供给未能跟上使命式行政的需求,从而刺激了无效或低效的形式不得不被创制、重复;一种是灵活的使命式行政未能及时更新程式化行政的工作形式,导致某些形式逐渐僵化固化、脱离实际、效率降低。因此,克服形式主义需要提高行政工作的理性形式化水平,优化顶层设计、革新行政技术。同时,高水平的形式化又要求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政治原则对行政事务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启迪我们:加强党的建设要摒弃只有斗争才能解决矛盾的"斗争哲学",但增强党的团结不是一团和气,不能放弃正确的党内斗争;群众运动不适合执政条件下的党内生活,但在不搞群众运动的情况下要注重提高党内监督和制度建设的质量,探索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新途径;加强党员教育需要一定的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发扬整风精神,解决实际问题,防止新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党八股"。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党政论坛》2008,(4):49-50
王敏的"克服形式主义的良药——领导干部搞调查要做到三知"一文指出,领导干部在调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主义。要克服形式主义,就要深入调查,做到亲知,真知、深知。亲知就是领导亲自去搞调查,直接掌握反映事物本质的客观情况和事实。真知就是真正掌据反映事物本质的客观情况和事实。领导干部搞调查要真知,只有真知,才出真经。深知就是进一步的、深入的掌握反映事物本质的客观情况和事实。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识面对一个问题是:历史研究的规范应当如何满足于对所论题材的理解,而不仅仅吁求对它们的解释。在阐释的阐释者与阐释者之间获得历史阐释权威性的竞争具有分享权力的政治意涵。它从特定群体之中获得合法性且在群体之上施行它的权威。历史阐释真理性就会因其政治权威诉求而受到贬低,但将政治权威视作历史阐释的工具并予以抑制或升华是能够产生实质意义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以为,唯物史观只有借助于辩证法的形式论证方面才有可能证成。它所牵涉到的关于历史实在的内容未被现实化之前,辩证法之叙事话语形式就是它的内容。若错失这种"形式的内容",就意味着唯物史观叙事能力或意义本身的缺失。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要害是受制于历史解释的形式特征,但它也更易在20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自行暴露出形式主义的虚妄。当形式主义被当作免遭非难地为所欲为的方法,这里成为时代错误的正是作为形式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 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最急切的呼唤是什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但是在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中,仍然有人热衷于搞假、大、空、套等形式主义的东西,成为当前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中的一个顽症。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因此,确立党员领导干部理想的行为规范,应当把切实扫除  相似文献   

16.
搞经济建设,要真抓实干,靠的是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功夫.耍点官僚主义,喜好做表面文章,摆摆花架子,最终是有害无益的.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在巡视地方时,针对经济工作中的不良现象指出:现在,形式主义的东西还不少,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坚决克服掉. 把形式主义作为官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来加以克服,其实是反对官僚主义的深化.因为从本质上看,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其要害在于割裂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率下,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入手,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特点及实质、危害及成因开展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敏 《党政论坛》2008,(7):49-50
领导干部在调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主义。要克服形式主义,就要深入调查,做到亲知,真知、深知。 一、亲知 亲知就是领导亲自去搞调查,直接掌握反映事物本质的客观情况和事实。  相似文献   

19.
“人的本性自私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搞自由化的人从多方面来论证这一命题的合理性,以此来否定社会主义及公有制。它的错误性按理来说是不难识别的,之所以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同它的某些“理论依据”的迷惑性有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  相似文献   

20.
陈朋 《理论探讨》2020,(1):136-141
从本质含义看,形式与形式主义具有两种完全的不同属性.当前,形式主义依然以不同形式存在并对执政党建设和现代国家治理产生制约.从政党政治的角度看,形式主义不仅破坏政治生态,而且影响干群关系、增加治理成本、加剧理想信念滑坡,已经成为党的事业发展的突出障碍.政绩观错位、考核初衷偏移、担当缺失和本领恐慌、界定甄别困难等都是诱发形式主义的主要因素.治理形式主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当前亟须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优化完善考核体系、构建权责一致的政府职责体系、抓住"关键少数"、发挥监督效力等方面寻求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