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杨 《时事报告》2004,(5):46-48
资本主义制度有两种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以美英为代表实行的以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莱茵河模式”——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人们各执一词。了解欧美模式的不同,将有助于评估欧美关系的性质和前景,有助于深刻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也有助于把握多极化世界的发展进程。所谓模式,即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也就是在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欧美关系进入全面调整新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战后几十年欧美历史便可发现,欧美之间虽然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和斗争,但像近期这样“围绕世界性的全球问题产生如此尖锐的对立却是前所未有的”,其矛盾的广度和深度也是“空前的”。这说明欧美之间在战后形成的那种不平等关系已“难以为继”了。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 ,美国利用所谓“战略机遇期” ,继续大力推行企图控制欧亚大陆的“两洋战略”。在欧洲 ,美国通过北约东扩、制定北约战略新概念和对南联盟发动侵略战争 ,进一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 ,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与此同时 ,欧盟为争当世界一极 ,通过实行单一货币欧元 ,制定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等一系列举措 ,增强了与美国分享利益的资本。欧洲与美国在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依赖、经济上的竞争关系 ,目前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今后欧洲的离美倾向将会继续发展 ,欧美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会层出不穷 ,但由于美国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4.
高华 《思想工作》2005,(1):42-43
2004年欧洲与美国、美国与俄罗斯、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三角关系呈现出欧美关系复杂化、欧俄关系缓和化、俄美关系明和暗斗的特点。它折射出当今国际关系中多极与单极、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反复较量。欧美关系复杂化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一度使欧美关系陷入空前的危机。一年多来,双方都在尽力修补因战争而加深的裂痕。德国总理施罗德再次去了白宫,欧美共同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八国峰会声明帮助中东推行民主,北约接受了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的委托,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致布什第二任期当选的贺电中希望加强“法美友谊”。所以,尽管2004年的美欧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剧变和美苏军事对抗两极格局的解体,在冷战时代被掩盖的各种矛盾逐步突出上升,国际形势呈现了错综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局面。现在,世界各地区和国家都在调整各自对外政策和相互间的关系。欧美虽还保持着盟国的关系,但在世界格局大变化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经历历史性的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关系与法治     
今年,一位朋友的孩子高考理科成绩450分,但由于填报志愿不当而“被掉档”。为了能让孩子上大学,家长到处奔走,四处求人帮忙、找关系“通融”,花了几万元钱,最终还是一事无成。面对我的朋友,我一时无话可说,那感觉挺无奈。好在孩子有志气,准备复读,明年再考……针对此事,我想说,中国人很“讲关系”,把它看成一种资源。据说还成“了学”,弄得一些有学问没学问的人忙着编书写书,而且很有“卖点”。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找关系”。升官要找“关系”,做生意要找“关系”,去医院看病要找“关系”,上学读书要…  相似文献   

7.
现象和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人们在表述它们的关系时,总喜欢说成是反映关系,尤其是假象和本质的关系。一九八五年上海市全市性的一份哲学试卷中,就有“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以歪曲的、颠倒的形式反映本质”的说法。这样理解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不对的,至少是模糊了“反映”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记得中国有一个颇有名气的企业家讲过一句名言:“关系也是生产力”,把关系的实质说得再也不能明白了,国人讲究人情“关系”的风气,不是从近代开始的,这种悠久的传统追溯到远古,真可谓是已经绵延了好几千年历史。到了现代社会,“关系”的作用非但没有削弱,人们反而是越来越离不开“关系”了。我的一位朋友是关系学的崇拜者,认为中国人从生到死,无时无刻都在与“关系”打交道。婴儿出生,如果不给医院妇科接生的医生送点红包什么的,受罪的也许不光是母亲和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升中学、考大学到就业、乃至于提拔升官,无不与“关系”有着…  相似文献   

9.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双重要求,是机关后勤工作面临的现实课题。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深化后勤体制改革,才能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服务和保障职能。——“后”与“前”的关系机关后勤工作是为机关正常、高效运转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基础性工作。“后”是机关后勤部门特定的工作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后勤工作总是处于“幕后”位置,在“后方”为整个机关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前”是当前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对后勤部门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机关后勤改革要求后勤部门的工作由“幕后”走向“台前”,由封闭走向社会,由计…  相似文献   

10.
徐焰 《同舟共进》2012,(10):3-6
“两千年交往”、“半世纪仇怨”,这两句话曾是中国人与“一衣带水”的东瀛邻国关系的概括。处理同日本的关系,在中国对外政策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国人——特别是不大熟悉复杂国际关系的人——看待中日关系,容易出现情绪化倾向,而现代化社会对思维的要求恰恰是理性化。在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下,如何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处理好对日关系,真是需要大手笔、大智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民族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7页)党中央的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在于人们采取一定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人们采取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相传有一位“大力神”力拨千钧,勇猛无比,始终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一旦离开给予他力量的“母亲”——大地,他就手无缚鸡之力,一击而溃。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力神”要想永远不败,就必须以大地为依托,始终与大地保持密切联系。同样的道理,人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老子的“天人合一”与荀子的“人定胜天”。本文试图以哲理进行浅要分析,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期以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不少,但为什么却在一片“加强”声中被削弱,被淡化了呢?问题在于没有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一、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当人们把“拜金主义”从垃圾  相似文献   

14.
回族与伊斯兰教关系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学术界关于回族与伊斯兰教关系的讨论,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讨论的范围应该包括二者过去、现在和今后的关系,不能局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本来,民族是一个人们共同体,而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二者各自从属于不同的范畴。但回族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形成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都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使人们往往把他们混为一谈,说什么“回族人就是回教徒”、“不信教就不是回族”、“违反教规就开除族籍”等等。因此,弄清楚二者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一些问题,以利于四个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党国际之间的关系走过了“全面逆转——全面恢复——良性发展”的轨迹。社会党国际在苏东剧变时期反共立场的强势回归是导致二者关系全面逆转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共产党的冷静、沉着及科学态度是促使二者关系重归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由于影响二者关系因素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不能排除今后二者关系再次出现反复的可能,对此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利益和利益关系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于利益、利益关系、利益观问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有较多的论述,关于利益问题的思想和观点,在这些理论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之一,进一步深化了对利益的认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追求利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解读中国人的关系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人追求自我认同,是由西方思想中的一神教传统及其引致的个人主义的认识论决定的。中国人追求关系认同,则是由儒家价值体系所造就的对世界的更为关系主义的认识所决定的。关系认同的特质——他人指向和关系操作——决定了其作用在于,引导人们根据所处情境的变化将不同的关系者纳入到其实现某种工具性目标的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18.
刘永生 《长白学刊》2008,(5):135-138
1920-1927年间中国共青团与中共关系的复杂情形,远非人们一般认知中的“被领导与领导”、“外围”与“核心”等词语所能简单概括。起始,两者间的从属关系并没有见诸于正式文本,团和党的中央领导层甚至还有意避谈“领导”与“被领导”等词,将双方的政治关系定格为“协定”、“保持团的组织的独立性”。团“二大”及中共“三大”之后,这种关系才演变为党对团“组织上指导与援助”,仍强调团的组织上的独立性。随后团与党中央又颁布了若干文件和决议反复重申这种关系,但团与党的关系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健康和谐的团、党关系在1920-1927年间显然还不具备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台湾所谓“太阳花学运”已经落幕一段时间了。然而,它实际上还没有完全结束,其所遗留的和激发人们思考的问题很多。其中问题之一,就是关于“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关系问题。“两岸服贸协议”是隶属于和平发展内容的,“反服贸”的学生们却硬要加以反对,这自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美国对塔利班发动攻击,为美俄关系提供了转机。曾被认为是两国关系紧张焦点的导弹防御问题虽然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俄美关系迅速拉近却成为人们普遍认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