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快乐大叔 《党课》2010,(3):96-98
刘阿斗大名日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也是命大造化大,当年阿斗被揣在赵子龙的怀里,虽经历枪林弹雨,却毫发无损;再之后,阿斗又险些被亲爹刘备给摔死,打小颠沛流离,可谓吃尽了苦头。也是苦尽甘来,刘备白帝城托孤,阿斗成了蜀汉的一国之君,虽说只是偏安西南一隅的~个小国,但皇帝毕竟是皇帝。  相似文献   

2.
近日,央视13套新闻一段采访实录被网民置放到网络上,河北武安发改局一位马姓科长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要么像背书,要么不吭声只微笑,引起网民热议.大多数网民看到这位肥肥的马科长的窘相,都报以讥笑,认为其应对能力差,在央视记者面前像个弱智.但笔者不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党史纵横》2013,(11):31-34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口号是:抗日反蒋。西安事变的发生,促使中共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审时度势,毅然改抗日反蒋为联蒋抗日,中华民族这才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4.
毛邦初斗蒋     
秋思 《党史纵横》2005,(10):49-50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岛后,于1950年3月复任“总统”之职。为了能巩固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度过危机,蒋介石着手对国民党的政治、军事进行改组,同时对官吏们进行整肃。一方面是驱逐千夫所指的贪官污吏,以改善国民党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则要冻结那些与美国关系密切、精明干练、有可能对其权威构成威胁的挑战者。与在大陆时期相比,台湾狭小的空间显然有利于蒋介石对官员的控制。但台湾地方太小,众多从大陆去的高官难以各遂其愿,通往官场的独木桥上挤满了人,争权夺利较大陆时期要激烈得多。蒋介石也找不到更多合适的位置安插亲信,而个别官场失意…  相似文献   

5.
吕春 《世纪风采》2011,(5):32-34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1936年12月12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一天,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消息一传出,不仅震惊世界,更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当时,中共领导层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在如何对待蒋介石即是杀蒋还是放蒋的问题上,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争斗!  相似文献   

6.
华清池扣蒋回忆张化东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当时在张学良将军的卫队营第七连任指导员,亲自参加了攻打华清池、扣留蒋介石的战斗,虽已事隔近五十年,但当时的情景犹历历在目。西安事变爆发以前,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在我党...  相似文献   

7.
8.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向华中、华南进军,横扫千军、势如破竹。蒋介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精心构筑的长江防线,在人民解放军打击下,彻底崩溃。但是,蒋介石仍不甘心在大陆的失败,苦心经营“大西南防线”,企图保住云南,作为在大陆的“党国复兴基地”。然而,他在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中日战争爆发了4年零5个月之后,国民政府才对日宣战。在公开场合,日本曾把蒋介石骂得狗血淋头,而背地里却又把他当成“迷人的伴侣”,不断伸出诱降之手。抗战初期,蒋介石喊过一些诸如“牺牲到底,抗战到底”的漂亮口号,曾几何时,却又与日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还干了一些“同室操戈”的勾当,深得敌寇的嘉许。但是,在降日、卖国的问题上,蒋介石又与汪精卫有根本的区别,他最终没有投到日寇的怀抱里。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和蒋介石集团  相似文献   

10.
正当蒋介石调集重兵大规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时候 ,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武装侵略中国东北 ,开始了独霸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侵略战争。长期蒙受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耻辱的中华民族 ,这时更加痛感亡国惨祸真已迫在眉睫 ,迫切期望南京政府对日宣战。但是 ,南京政府却反其道而行之 ,在日本的大举侵略面前“绝对抱不抵抗主义”,节节退让 ,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 ,无所顾忌地把侵略战火烧到长城内外、大江东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要救国 ,必须抗日 ;要抗日 ,必须反对蒋…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党史学界认为中共中央对蒋政策转变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与上述观点不同,笔者认为中共中央对蒋政策转变实际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抗日反蒋——联蒋抗日的探索——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相似文献   

12.
1930年,蒋介石的中央军和阎锡山的晋军、冯玉祥的西北军,为争权夺利,在中原展开了一场新军阀混战,结果蒋介石是赢家。蒋介石为了打赢这场军阀战争,吞并和消灭阎、冯的势力,真可谓是费了不少心机,用了不少技俩──蒋介石借阎锡山之手平定了唐生智,反过来又要收拾阎锡山西北军第二次反蒋失败,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在五台县建安村,蒋介石给冯的出路仍是出洋或者到南京供职。想要两边取利的阎锡山,虽被蒋介石委任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然而这是蒋介石的调虎离山之计。他若离开他的老巢到南京去当官,他的晋系迟早会被蒋介石吞并。老好巨…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是中共领袖人物中与蒋介石打交道最多的人,并因此为人们所熟知。除多次与蒋介石见面外,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书信往来也颇为频繁。从1936年9月至1941年1月,为建立合作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曾八次致信蒋介石。笔者通过阅读有关这八封信以及蒋介石以不同方式回复的史料,深感这是周恩来运用书信方式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劝蒋""逼蒋"团结抗日的"笔战",从中也能感受到蒋介石被劝被逼而"应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占善钦 《党史纵横》2012,(11):44-47,50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对象。但是,由于各方资料披露的程度不一、内容各异等等,研究中存在许多谜团和差误,如西安事变中张学良释放蒋介石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1,(5):49-50
他是即将退休的老人,但眼神深邃,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依然步履矫健;他是机关干部,脸上却千沟万壑,饱经风霜,外貌与最普通的农民没有两样;他是扶贫战线的老兵:前后9年扶贫,连续7年驻村,经他帮扶的贫困村、难管村个个变成了先进村。  相似文献   

16.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蒋介石即调集大批兵力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向我华北、华东解放区推进,妄图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手中夺取抗战胜利果实,进而消灭共产党和解放区。我解放区军民在同日本侵略者经过8年浴血抗战之后,又不得不同前来进攻的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7.
正1935年至1936年春,中共直南特委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河北省委的指导下,发动了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以抗日讨蒋为旗帜,以分粮吃大户为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游击战争。这场轰轰烈烈的历时一年有余的农民游击战争有力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残酷统治和地方恶霸势力,极大地扩大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锻炼培养了大批党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被时代大潮激活的年代,有的人在雁阵中搏击当先,云唱风和;有的人在深不可测的欲海中荣辱沉浮,不能自己,张国武属于前者。他的人生哲学很率直:做人行事都要横平竖直走在“正”字上。  相似文献   

19.
在山西省中部的祁县、太谷县一带至今流传着一首歌词质朴、曲调浑厚的歌: “武克鲁家住祁县夏家堡, 他在祁县中学念过书。 自从鬼子进了祁县城, 他就积极进行革命。 参加牺盟会与顽固者斗争, 成立游击队建设独立营。 英勇杀敌保卫人民。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