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90后”常被人们认为有一种不知往何处去的生活迷茫。而造成生活失落的重要原因是“90后”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承担一份什么样的责任或者怎样“正确”体现自我。理解“90后”现实生活行动状况与社会融合状况等,需要对“90后”的形成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人口增长缓慢及伴随的青年生育率低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年生育率不仅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还直接取决于青年群体的生育意愿。文章借鉴自我决定理论的内涵和形成逻辑,探讨青年群体的生育意愿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青年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自主性生育动机对青年生育意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青年的控制性生育动机对青年生育意愿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一分析结果不仅拓宽了学术界关于青年生育问题研究的视野,也对开展生育政策推广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教育在青年"挑战自我"精神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青年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教育在青年"挑战自我"精神培养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马志国 《中国青年研究》2012,(4):114-116,44
心理案例:年轻人拖延的背后现在,心理咨询室里坐在我身旁的建功,是一位预约后远道来访的年轻人。建功虽说刚刚30多岁,却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不小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对华裔青年的影响不断加深,中西方文化的撞击凸显海外华裔青年独特的人生价值,同时,双方面的矛盾影响着华裔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海外华裔青年可通过做好中西合作的助推者、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外交流的桥梁、中外和平的使者,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更快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发现寻求“自我发展”是青年典型而普遍的旅行动机,为了进一步揭示青年通过旅行获得自我发展的具体内涵,并尝试探讨其实现机制,特此对“天涯”、“猫扑”、“豆瓣”及“人人”网上青年旅游文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旅行可以成为国内青年寻求、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人生历程;青年“自我发展”之旅由两个面向构成:“现实自我的逃避”之旅和“理想自我的寻求”之旅。青年旅行与自我发展的关联机制有二:其一,在日常世界中遇到同一性危机的青年可以在旅行世界中反复“逃避现实自我一追寻理想自我”而建立自我同一性,进而获得自我发展;其二,青年亦可通过旅行主动增加阅历、获得社会化而获得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8.
稳定的自我认同有助于维持身份叙事的连贯性,具有索引功能的身份指称是身份认同范畴化的重要手段。以吉登斯现代性与身份认同理论为视角,对近年来青年人高频使用的自我指称进行互文性观照,有助于观察现代性工具体系运作下青年自我认同及叙事的断裂与重构。研究发现,当现代性各类风险阻断青年人自我叙事的内在连贯性,已有的自我指称无法继续承担“使生平叙事前后一致”的索引功能并引发认同焦虑时,青年人基于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反身性思考,通过各类身份指称再生产的话语实践,修正自我行动与个人成长叙事,重新规划内在发展轨迹,进而重建其自我认同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循米歇尔·福柯有关“自我技术”的阐释,以青年女性的健身运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她们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修炼”的实践过程,并对她们身体审美的转向进行了成因分析。研究发现,青年女性在对“身体美”的认识上,积极突破传统思维中对女性形象的固化认知,接受更为广义、多元的女性美;在对“身体美”的获取方式上,选择通过严格训练、量化饮食、身体恢复等途径科学合理改善体形、提升身体素质。青年女性“身体美”的审美转向体现出女性身体观念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则主要源于国家制度层面推动、健康意识觉醒、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以及自我意识成长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探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追求进步思想、寻求爱国真理,表现出既接受新思想新理论的朝气,又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既严格按照党的要求投身革命,又不随波逐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探索农民革命运动的勇气。毛泽东在革命一开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网络晒文化折射出当代青年的多样图景,一方面晒文化有利于青年个体自我释放、疏解压力,有利于知识传播;另一方面青年受到其中负面内容影响,较易产生价值观迷失等现象。因此,网络晒文化应做到虚实有度,应牢牢把握虚拟的度、内容的度、以及理念的度。  相似文献   

12.
青年网际互动的特质与自我表达的实作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的出现与扩展为青年提供了一种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和缺场性交往平台,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青年们的交往方式与交往结构,本文基于对网络交往特质的探讨旨在揭示青年网际互动者所进行的网络交往行为其实是青年追求自我体现、自我肯定的另类表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对青年成长的影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划分为创立、探索、推进和深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阶段性特点,都对当时的青年成长有着不同影响.青年的成长深留着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痕迹和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4.
当今英国年轻人正寻求独立居住的途径,尽管这往往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正如在其他过渡阶段那样,要了解日益展现的居住方式,能否获取物质资源和正规与非正规的资助是决定性因素,而社会背景又决定了获取这些资源的程度:能否获取经济资源显得尤其重要。许多年轻人向往脱离父母独立居住,却发现自己为达此目的而不得不依赖于家庭成员的经济资助,显得自相矛盾。为此,我们对英国南部独立居住的25~34岁年轻人居住状况初始阶段进行定性分析,探讨他们为达到独立居住目的从同辈和家庭成员那里能获取何等程度的资助,同时重点研究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对变化中的年轻人成长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发疯文学”源于中文网络环境下年轻一代自发的网络沟通与交互。它具有无逻辑、碎片化、用词简单、情感充沛等特征,并逐步发展出一套特有的网络语言表现范式。“发疯文学”是当代青年网民用简单、直白、自嘲、调侃、无厘头的方式,表达自我的当下状态。青年利用“发疯文学”来调整负面情绪、维护自我边界,解构传统的庄重,用幽默手法重构消极事件,在建立真挚、平等的感情联盟基础上,呼唤建立起多元一体的新型心态秩序。  相似文献   

16.
青年从来是一个与民主议题紧密联系的群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涉及到两个根本问题:一个是社会政治民主,另一个是青年成长发展。从政治民主和网络社会的理论视角分析可知,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对青年,对社会政治民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实现了青年政治参与的主体地位,给社会民主进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网络的隐秘性赋予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充分自由,推动着"自由、平等"等社会价值的建设;网络参与的快捷化使青年的社会活力得到充分展现,是对党中央"解放社会活力"倡导的具体落实;网络内容的丰富与参与动因的复杂推动着青年的政治成熟,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环境的良性发展。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社会与青年共赢的积极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7.
青年问题是青年工作要解决的现实存在,是青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依据,还是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基本范畴。青年研究界长期以来比较关注具体的青年问题,很少有关于青年问题的整体性研究。事实上,只有对青年问题做出一般性分析和概括性阐述,才能搭建起青年问题的分析框架,形成青年问题的研究范式,从而在整体上更好地认清和把握具体的青年问题。青年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从不同的侧面可以进行不同的区分,做出不同的界定。依据其产生原因和表现形态,我们可以把青年问题划分为矛盾性青年问题、困难性青年问题、越轨性青年问题、反映性青年问题、失衡性青年问题和认知性青年问题六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青年问题具有各自的含义和特性,同时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整体性的青年问题。对青年问题做出科学的界定,能够深化和拓展青年问题的理论研究,促进青年研究的学科化,也有利于青年工作者加深对青年问题的认识,更有针对性地去治理青年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奥运会的举办为分水岭,我国社会对当代青年的总体评价经历了重大转变,通过这一现象,青年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在新时期必须继续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从调适代际冲突的认识高度出发真诚地理解青年,从超越前喻文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坚定地信任青年,从推进青年工作的实践视角出发积极地引领青年.同时本文也着重强调了正确对待、认真研究、善加运用青年流行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通过学会与青年时尚赛跑,最终实现领跑青年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2,(2):71-71
卞桂平在《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中国人内涵有三种精神品性:儒家的进取、道家的超脱及佛家的超越。三种精神形态的共生互动构成中国人内在富有弹性的精神结构,使人们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不失安身立命的基地。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彷徨、  相似文献   

20.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在党和国家青年发展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也是影响青年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规划》确认青年就业创业在党和国家青年发展战略中的独立地位和关键作用,体认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主体特殊性、整体复杂性和制度协调性三个主要特征,对青年就业创业中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和四种新特征新规律予以了针对性的政策回应,有利于构建和完善以《规划》为核心统领的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