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官僚主义问题随之凸现出来,引起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建国后,在毛泽东不断发起的政治运动中,几乎都有反对官僚主义的内容.毛泽东认为,官僚主义是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此他分析产生官僚主义的社会根源,提出并采取了反对官僚主义的一系列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
反对官僚主义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严重斗争。我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个阶段。我们党反对的官僚主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方面沾满官僚习气的官僚主义;另一类是追求特权、贪污腐化的官僚主义。第一类可以说是有着严重工作缺陷的官僚主义者,第二类则是腐败变质、劣迹斑斑的官僚主义者。继续推进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抓紧反对官僚主义,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继续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一贯重视反对官僚主义,长期以来作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作报告,集中阐述了反对官僚主义的问题,其要点后来被收录于《周恩来选集》下册,命名为《反对官僚主义》。该篇文献深刻阐述了官僚主义的顽固性、表现形式及危害,提出必须反对官僚主义,是马克  相似文献   

4.
中央整党决定指出:“整顿作风,就是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反对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对这两股歪风,人们往往对反对以权谋私比较重视,一提某些干部走后门安排子女、多占住房等不正之凤,有些同志心中就有气,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对官僚主义,特别是经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则不那么重视。这种思想情绪如不及时克服,就有可能以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行动上的片面性,在整党中使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的斗争走过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话语体系下,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要从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定政治信仰和塑造党的政治形象等方面进行科学考量,要从政治信仰、政治生态和政治执行能力等方面深入分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要从坚定政治信仰、净化政治生态和提高政治执行能力方面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6.
反对官僚主义,人人赞成,个个拥护。但也有些人认为,官僚主义是戴‘乌纱帽’者的特有病,与一般干部无缘。对于这种见解,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消极的工作态度,官僚主义的毛病也会发生在一般机关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0)
1951年12月1日和1952年1月26日,党中央、毛泽东相继发动了历时半年多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为"动员和组织这些斗争与运动并交流经验",《人民日报》立即带头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批评报道的第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8.
每当谈及“官僚主义”、“家长作风”时,一些基层干部总会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没有“官僚”的资格和条件,“官僚主义”只是“上边的事情”。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官僚主义,一些基层干部便有“别人生病,自己吃药”等看法。  相似文献   

9.
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天津铁路分局今年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课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党的群众路线格格不入、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党群关系,败坏党的形象和威信。近年来,分局各级组织广泛开展了反对“两个主义”的教育活动,着力进行了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压缩会议文件,控制评比表彰,精简报表台帐,加强对干部深入现场问题的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但我们也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在部分干部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为有效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我们要求对症下药,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 ,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我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列为端正党风、坚持党的宗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重要任务 ,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无比坚强的决心和信心。当前 ,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至少要从五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官僚主义不仅严重腐蚀党和政府的健康肌体,而且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仲勋在建国初期就察觉到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认识到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并在实践中探索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举措:整顿干部思想作风,加强干部的理论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精简机构,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能;不采取"暴风骤雨"的方式,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习仲勋在建国初期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及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是新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现象.列宁说过,俄国十月革命“可以赶走沙皇——赶走地主——赶走资本家”,但是,在一个农民国家中却不能“赶走”,不能“彻底消灭”官僚主义.只能慢慢地经过顽强的努力使它减少.现今的官僚主义可以说是旧社会官僚主义残余在我们某些干部身上延续.它的表现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率下,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入手,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特点及实质、危害及成因开展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有其丰富的内容。就其改革的每一项任务和每一环节的具体工作来说,都与克服和防止官僚主义,坚定不移地反对官僚主义有密切的关系。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改革领导体制,理顺党组织同国家机构和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克服官僚主义,进行一  相似文献   

15.
搞经济建设,要真抓实干,靠的是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功夫.耍点官僚主义,喜好做表面文章,摆摆花架子,最终是有害无益的.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在巡视地方时,针对经济工作中的不良现象指出:现在,形式主义的东西还不少,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坚决克服掉. 把形式主义作为官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来加以克服,其实是反对官僚主义的深化.因为从本质上看,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其要害在于割裂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87,(25)
新近,国务院举行全体会议,就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了林业部主要负责人严重的官僚主义错误和重大失职行为,决定撤销杨钟的林业部部长职务。国务院会议召开之后,在全国,特别是在各级领导机关引起了强烈反响,普遍认为:反对官僚主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6,(31)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要做到富有效率,必须反对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是一种政治灰尘和污垢,它滞阻我们的工作机构灵活运转,妨碍四化建设顺利进行,还压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里,哪里有官僚主义,哪里的工作必然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改革一定踯躅不前。更有甚者,还有一种严重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艾思奇不仅是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同时又是造诣很深的学者.在意识形态上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在思想路线上他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在工作作风上他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在理论研究上他坚持开拓创新,反对因循守旧;在学习方法上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社会实践.他优秀的个人品质与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9.
整党和改革是目前中国政治上两件特别引人注目的大事,而其中都包含着反对官僚主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日,党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问题呢?这首先是因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的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我们党在执政前,领导人民革命的对象就是压迫剥削人民的官僚制度,革命队伍本身自然也就特别警惕官僚主义,这是其一。其二,那时形势异常险恶,“尤其是在战争年代里,敌人来了,打不打,走不走?考虑考虑吧,研究研究吧,画画圈吧,那样几个小时后,你不是被俘就是呜呼哀哉。”(胡耀邦:《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形势本身就不允许有官僚主义。其三,环境艰难困苦,党只有置身于人民之中,才站得住脚跟;干群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这样,官僚主义的毒菌就难以沾染无产阶级政党的肌体。  相似文献   

20.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便致力于建设一个能密切联系群众并能代表群众意志的新型的国家机关。为此,列宁曾多次提出改革国家机关,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他的这一思想在1922年到1923年的最后8篇著作中表现得更加完整和明确,并把改革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