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广西兴安县农村小康的实现程度,得出该县农村整体上已基本实现小康的结论,并总结了兴安县农村实现小康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兴安县小康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百折不挠     
胡荣伟 《今日浙江》2013,(19):20-21
方家村登记户籍580人,一半人在外打工创业,留在村里的,多数是老年人。无聊、无趣、无所作为,我也曾困惑和迷茫过.看着太阳东起西落,村里走来走去就那几张脸孔,心里怎么可能不发慌?  相似文献   

3.
李泽民 《桂海论丛》2008,24(1):58-60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实现的重大战略部署。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两者存在内在有机联系。文章着重论述两者密切关联的具体表现,在实现两者良性互动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5.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涌现出许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其中后石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对于我们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经济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体验经济的转变过程,体验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在此背景下,面对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待加强的现状,作者从体验经济的视角提出了相应对策:重视农民作为农村体验经济创造者和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农村文化体验的重要业态载体;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引导和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7.
"难点村"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笔者认为,要建立"难点村"治理长效机制,巩固"难点村"治理成果,还需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新的起点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听到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李贵  罗洁 《传承》2010,(24):54-55
新农村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发展过种中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更好地进行新农村经济建设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分析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有差别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农民、市场和政府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特点,最后通过对比和理论分析得出政府应当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秦青云 《中国发展》2009,9(5):76-78,8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文阐述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提高素质“三大工程”,扎实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发展农村经济、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乡风文明岗”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不仅村庄建设需要钱,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都需要相当的资金作支撑。要按照“政府引领、农民主体、社会共建”的原则,广开财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责范围的事。要改变长期以来重城轻乡、重工轻农体制造成农村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发挥政府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大幅度提高财政资金用于…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分析制约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要加大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科普知识的教育及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育意识,宣传和倡导新农村现代化体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快组织机构以及制度保障等的相关配套改革,切实解决我国国民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6.
陈远辉 《新重庆》2006,(10):18-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农村经济、政治、化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18.
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意平 《当代广西》2010,(16):49-49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也带来一系列的农村社会问题,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在现阶段的核心要务。农村党组织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如能实现农村党建资源和经济资源优化整合,进而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以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可取得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福祉、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0.
姚凯伦 《世纪行》2007,(3):11-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社会和经济生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速度缓慢,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