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推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是为了“进”。“进”是方向.是目的。说一千道一万.发展是硬道理。离开了“进”而单纯求“稳”.就可能在“四平八稳”中丧失机遇,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需要“稳”。“稳”是前提.是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志坚有个雅号叫“周铁匠”.许多文章说是周志坚参军前学过打铁,所以叫“周铁匠”。但据笔者所知,周志坚从未当过铁匠.之所以有“周铁匠。”这个雅号,是因“周志坚能打硬仗,善打恶仗”而得来的。当年在鄂豫皖地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李木匠山上吊线,周铁匠山下打铁。”“李木匠”指李先念.“周铁匠”指周志坚。周志坚,作为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首任军长.是一位懂得兵马存亡之道的“智将”。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武钢冶金渣公司开展自主承包经营的第二年.“十二五”是公司持续做强做精二次资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重要时期.公司提出“责任、创新、效益”,牢固树立“责任是基石,创新是核心.效益是目标”的思想意识.公司团总支围绕六字方针总结出青年工作必须“践行责任.加快创新.突出效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团总支决定从以下方面开展团员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4.
说“钻”     
语丁 《奋斗》2008,(3):54-55
这里要说的“钻”.不是钻研知识、学问的“钻”.而是削尖脑袋谋取私利的“钻”,是“钻营”的“钻”,“钻空子”、“钻门子”的“钻”.饱含着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梁衡 《新湘评论》2006,(10):60-60
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是一字之变.却重若千钧,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一字之变.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向世界作出的政治宣言.向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7.
石阡万寿宫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7,(24):51-51
贵州是一个移民省,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移民。如果说明代的移民主要是“屯民”为主的话,那么,清代则是称之为“客民”的移民居多。由于“先入为主”的缘故,先来的移民已成“土著”,便把新来的人称之为“客”。“客民”是因经济原因迁来的自由移民.他们是来贵州经商、做手艺、当雇工或购田置产的.大都居住城镇。这些“在异乡作异客”的人.零星迁来,人地生疏,  相似文献   

8.
“十五”时期.广东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突出体现在两个“两万亿”和两个“四千亿”上。两个“两万亿”.一个是GDP突破两万亿元.达到21701.28亿元.第二个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两万亿元,  相似文献   

9.
坚持稳中求进,加强改善宏调,是2012年的主基调。“稳中求进”中的“稳”即稳增长、稳物价、稳大局。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前。大局要保持稳定。“进”.即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要“进”:保障民生要“进”;体制改革需要“进”.可见“稳中求进”.不只是经济工作的思路,也是全盘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开发白城机械总厂的成功之路张延夫在整个“八五”期间:累计完成产值17844.5万元,是“七五”的5.58倍,年平均递增57.7%。实现利税1624.5万元,是“七五”期间的12.16倍,其中实现税金878.4万元,是“七五”期间的67.1倍。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1.
刘尧 《学习月刊》2012,(19):35-36
大学本来应该是“宁静致远”的.也必须处于“宁静致远”的状态。然而,今日的中国大学.被认为已经深陷名利场而精神虚脱得了狂躁症.忘记了“宁静何以能致远”的道理。“宁静”是“致远”的前提.“致远”是“宁静”的目标。大学的“宁静致远”不是求清净.也不是随波逐流无所作为,而是平心静气、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在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中探寻规律、求索真理。  相似文献   

12.
任炳 《前线》2008,(4):55-55
“算账”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的活动。账为谁算,为什么算,算的是什么。怎么算的.成了人们生活中常写常新的“大文章”。如今又“出新”了.“深化”了,“与时俱进”了。现列举四则.以供欣赏、解析。  相似文献   

13.
林建平 《世纪桥》2006,(12):60-61
莆田是福建最有个性的城市。 莆田市史称“兴化”,已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是八闽古府之一,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莆田正式建立地级市,现辖莆田、仙游两县,城厢.涵江两区已及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湄洲湾北岸开发区。 莆田市历史上人才辈出,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建市以来,多次荣获全国“田径之乡”,“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武术之乡”等称号。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多次晋京献演,并应邀赴台演出,誉满京城和宝岛。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与河南少林寺遥遥相对的“南少林”就矗立在这里。 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厚重雄浑的人文特色筑就了莆田人勇敢.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个性。 而莆田武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平就是新时期莆田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党史上.李大钊可能是最早讲“中华民族复兴”概念的人之一。他当年用的原话是“中华民族之复活”。“复活”与“复兴”.用词不同,但意思并无太大差别。1990年4月.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的地下电台.平时都是“药贩子”.经营范围主要是强肾壮阳类。一到选举,他们就是绿营的游击队,用他们卖药时那种露骨的、煽动性极强的语言.诱使南部草根阶层抱紧所谓“爱台湾”的民进党.而痛恨“卖台湾”、“害台湾”的国民党和“外省人”、大陆人。可悲的是.虽然这几年地下电台备受诟病,但每到选举还是绿营屡试不爽的操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的历史教训.根本的一条.就是把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当作了阶级斗争(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是搞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大跃进”的发动,是作为“反右派”斗争这场“社会主义革命”接下来的又“一个革命”而搞起来的(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见过“反右派”斗争的阵势.  相似文献   

17.
石绍平 《学习月刊》2012,(23):12-12
成功的彼岸有多远?这是无法用尺来度量的。“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是商人的成功:“学富五车.金榜题名”是学子的成功:“官运亨通.光宗耀祖”是仕途之人的成功:“田里稻穗飘香,农夫忙收割”是农民的成功。凡此种种.让人钦羡,让人渴盼。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5,(3):57-59
经济学家们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蛋糕”的切割和分配是个变量.切多切少、切大切小、怎样分配很有讲究。改革开放前.由于“蛋糕”小.而且是平均分,人们心理比较平衡,相安无事。改革开放后.随着“蛋糕”不断增大,特别是由于切“蛋糕”的方法有所改革.“蛋糕”切割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合理切割方法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个时期出现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就难以避免。面对这种状况.一些人感到心里很不平衡.甚至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开始表示怀疑: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呢?  相似文献   

19.
其一,要重视“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区别。西方借经济“全球化”宣扬“一体化”,实际是要搞“西方化”.即世界“资本主义化”。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要保持警惕,不能随声附和,更不宜简单笼统地提“与世界经济接轨”。当前世界经济完全“一体化”是不可能的。不仅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与资本主义国家“一体化”,发展中国家也不可能与发达国家“一体化”.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没有能够“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孙江 《世纪桥》2006,(12):7-9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同样.也离不开道德追求。德与法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一个社会只有在德与法和谐共存.成为社会的共同的必然的需求时.这个社会才是和谐的:德与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德”首先是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群体的道德理想与精神追求.其次是个体的道德自觉与价值观。人生观.“法”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的规范化.秩序化.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制度与行为准则,“法”源于德而规范公共之“德”.“德”台于法而高于现行之法.并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指导着“立法”的精神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德与法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而是价值导向与制度保证的关系.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体用关系。在这个体用美系结构中.“德”是根本之“体”.是治道之“本”“法”是制度.事功之“用”.但是.德与法不可偏重一方.应是二者并重.“德可固法法可厚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