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颜安明  王钢 《前进论坛》2013,(10):35-36
众所周知,民主党派宣传工作是整个党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党派的整体工作密不可分。可以说,离开党派整体工作去谈宣传,只能是空谈。如果我们把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比做"果"的话,党派的整体工作则是"因",宣传工作和党派整体工作是果和因的关系。或者说,党派的整体工作好比是一棵大树,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就是这棵大树上的花和果。这棵树能不能开花结  相似文献   

2.
蔡宁 《台声》2002,(12):41-42
2002年10月,我有幸到河南郑州参加“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到会的两岸学者,对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的论述,使我受益良多。河洛是一个地域概念。河、洛是黄河、洛水的简称,指的是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也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这个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河南博物院张文军院长在研讨会上谈到,从夏、商、周直到宋代,“河洛地区一直保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河洛文化之所以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诞生了最早的国…  相似文献   

3.
河洛文化与妈祖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曾经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河洛地区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据传,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河”指黄河,“洛”指洛河,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河洛文化圈涵盖当今的中原地区,周边与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秦晋文化圈和燕赵文化圈相衔接。河洛文化的内容包括原始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龙山文…  相似文献   

4.
联合月报     
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揭牌本刊讯经过近3年时间的申请、筹备,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经由文化部、民政部登记、核准,近日在郑州揭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致信祝贺,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贺信说,河洛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流,不惟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深入研究河洛文化的起源、内涵与流播等问题,必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世界华人起到独特的作用。王全书在讲话中说,河南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文化大省…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保安队长的工作比作一棵大树的躯干,那么各班队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叶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班队长是否能发挥“枝叶”的作用呢 ?我认为应当把好“三关”。   首先是班前检查关。班组长要对接班人员详细布置执勤任务,并同时指出在执勤当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执勤要求,认真检查接班人员的仪容风纪是否严整,思想情绪是否稳定,对一些情绪不稳的要多加关注,认真开导,以免在执勤当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事故。   二是班中检查关。班组长在班中要明确巡回检查各个执勤点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串岗、睡岗、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相似文献   

6.
位于古都洛阳东北的孟津县,夏朝时为孟涂氏封国,谓“孟地”,其地置津,故称“孟津”。孟津具有4000多年文明史,是华夏河洛文化的发祥地,龙马负图、伏羲画卦、伯夷叔齐扣马谏、八百诸侯会盟、楚霸王绝河亡秦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孟津的北邙山葬有东汉光武帝刘秀等帝王豪贵,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河洛文化赋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河洛文化,实为滥觞。人文化成,叶茂根深。渊源上古,润泽万邦。河洛大地,九州中央,地理优越,灵气暗藏。嵩岳崤函,东西屏障;伏牛太行,南北相望。伊水中流,清波荡漾;洛神凌波,顾盼生光。龙马负图,洛水出书。圣人则之,八卦始出。推演成易,以究天数;一画成文,鬼嚎神哭。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君临天下,河洛开基。抚化万民,劳心勤力。文化内核,由此奠基。海纳百川,从容大气。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延及三代,史书有载;河洛之地,王者之里。武王迁鼎,周公营洛。王城初建,以屏宗藩。四方咸宁,万民皆安,平王都洛,帝气东迁。后世帝王,以此…  相似文献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河洛地区,位于这个摇篮的中心。河洛,指黄河、洛水,这里引申转意为黄河洛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即河洛地区,简称“河洛”。河洛地区的范围究竟有多大?经专家从考古发掘、历代史籍记载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确定:河洛地区的范围是以洛阳为中心,以豫西...  相似文献   

9.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从州首府大理北行125公里即达创川县名城。剑川县是中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占全县人口的92%也是白族文化最为典型的地区。在这里,白族语言。民族风俗保存最为完整并因历史上灿烂的文化而被誉为”文献之邦”。石宝山在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石宝山的石头奇石窟绝风光美歌会令人醉。花开石上”进到山里我们才明白”石头开花”指的是这里的红河石石缝里长出一棵棵大树杜鹃春天一到满山开放红得胜火异常的艳丽动人再就是这一带的红沙石形状如同花瓣故称五头开花。这一奇观曾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夏日忆大树     
在赤日千里的夏季,不刻意间就遥忆起了几棵大树,仿佛浓阴顷刻覆顶。身心便有清凉滋生、耳畔似有繁叶与清风交织的细语……今日忆起的大树,不是那些被宠幸在名胜古迹的娇贵树们,而是那些独立在荒郊野岭的寂寞大树。这树往往生长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旷野或山岗,且特立独行只此一棵!我想,它是怎么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土地上的呢?是与同类御风而...  相似文献   

11.
曲焕平笔名张萍,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洛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新闻人物、市十大女杰、十佳工商管理员,洛宁县政协常委、洛宁县工商局干部。她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为洛宁工商局赢得了很多荣誉,她还以优美的文笔,把洛宁独特的山川、物产、历史、文化推向全国,吸引了一个个创业、兴业的有志之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洛宁这块尚待开发的红色土地上,她以文学形式为推动洛宁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爬树原本是农家少年的游戏,但美国亚特兰大市一位古稀老翁扬格也迷上了爬树。据悉他在72岁时,爬上了一棵高达35米的大树,在75岁时先后爬上40米和45米的大树,在75岁时则爬上T55米的大树,对此他并不感到满足,他计划在80岁前爬上一棵80米以上的“超级大树”。扬格年轻时曾是登山迷和攀岩迷。他说,其实爬树比登山、攀岩更惊险、更有趣,而且对放松情绪\锻炼四肢特别有效。他描绘说,当他登上相当于十多层楼高的大树树梢时,激动和欢愉之情“难以形容”。古稀老翁爬树乐  相似文献   

13.
福建的厦、漳、泉地区,统称闽南地区。这一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居民,晋唐时期以来一部分是自中原地区的移民,而且偏安于东南一隅,历史上国内重大的变迁,在这里影响相对较小,这就使得来自中原的河洛文化,在这里得到比较好的保  相似文献   

14.
猴子的经验     
《干部人事月报》2009,(14):77-77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帽子。有一天他累极了,刚好旁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帽子放在身边,坐在树下打起盹儿来。  相似文献   

15.
我们探讨闽南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就在于寻找血缘之根和文化之根,返本开新,推动建立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其实,河洛文化有两个概念,一是指黄河与洛水流域的文化,二是指始于晋代以来,不断从以河南固始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所传人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特别是闽南区域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就是很相近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压在白杨树的树冠上,一夜间把陶家沟中学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劈成了两半。陶家沟中学的师生们吓了一跳:这地方,每年都会有一场大雪, 20厘米左右,但从来没见过冷到能把树劈开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泉的河洛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化宝库中的绚丽瑰宝,其内涵博大精深.源于河洛文化的周易文化,就其人文精神而言,其核心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文化的核心精神体现了河洛文化的人文精神,为河南创业文化的重新塑造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只能是宗教、信仰等核心价值观。在一个文明中,核心价值观是各种“文化”的总开关和制高点,它渗透到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物质文化等方方面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被称为“义明”,只有产生了属于自己的达到宗教、信仰高度的核心价值观,才配称为“文明”。中华文明或日华夏文明是与两方基督教文明同样高度的文明。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河洛文化的本质是信仰、是核心价值观,河洛义化是具有高度超越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寻根     
郭鹰  林晨 《福建乡土》2010,(3):29-30
从小,客家人总是称我们为“河洛嬷”。带着儿子回永定婆家过年,邻居们微笑着迎出门来说:“河洛佬回来了!”福建龙岩是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界点,五县一市一区中,有五个属于客家民系,只有漳平市和新罗区属于河洛民系。两个民系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几千年的相处相容,早已经血肉相连无法分割!  相似文献   

20.
李树义 《台声》2002,(12):39-41
旨在探讨河洛文化与台湾关系的“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于今年10月15日至1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一此次研讨会是由全国台联策划发起,全国台联与河南大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台联共同举办。在3天的会议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40多位学者,围绕河洛文化与台湾这一主题,分别从历史、姓氏、民俗、信仰等方面发表论文与演讲。大家认为,河洛文化指形成于夏商周时期的黄河、洛水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台湾文化源于河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