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存在观念障碍、技术障碍和体制障碍 ,但近年来这几种障碍逐步减弱 ,适应沉默权制度的外部、内部环境已逐步形成 ,依照法的生成理论 ,沉默权制度的确立适当其时。  相似文献   

2.
陆昱江 《桂海论丛》2008,24(3):84-86
能否建立和施行沉默权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对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具有迫切的意义。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建立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刑侦强制措施作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发现证实犯罪的侦查手段是得到法律肯定的,然而现阶段公安机关在运用这种国家公权力进行案件调查时却侵害了公民的私权利——沉默权。本文从公安机关刑侦强制措施施行的现状及缘由,分析在我国现阶段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提出构建我国刑事侦查中沉默权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公民人权意识的觉醒和刑事司法制度逐步向刑事司法国际标准靠拢,尤其是我国自1998年10月5日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来,沉默权问题已成为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一个焦点,其在中国的确立将是大势所趋.本文仅对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及其对刑事侦查工作的影响作一前瞻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法理学视角下我国沉默权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沉默权制度。通过对沉默权制度的考察和价值判断来论证其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当然,沉默权的移植要考虑其精神及我国的实际情况,避免法律移植过程中的片面化和理想化等负面因素。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建立沉默权制度,侦查阶段是建立沉默权制度的重点,沉默权的内容应予以明确界定,沉默权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6.
许海波 《青年论坛》2005,(5):105-107
沉默权制度能在世界各国国内法和国际法文件中得到普遍确立和实际推行,无疑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存在。沉默权制度不仅在法理上具有合理性,而且沉默权制度在诉讼中所体现出来的诉讼价值是多方面的,因此沉默权制度具有充分的合理性根据。  相似文献   

7.
所谓刑事沉默权 ,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所享有的不自证其罪、并可以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的权利。西方国家刑事沉默权自从英国首先确立到现在 ,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但一直争论不休 ,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大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一制度的发源地和创立国英国 ,目前正在谋求对沉默权进行一系列的限制 ,并且已经付诸实施。目前西方国家的沉默权 ,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沉默权。对此 ,中国法学界及其司法实践工作者必须有一个全面、客观、清醒的认识 ,不加区别地盲目“引进”。中国目前不适合建立刑事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享有沉默权。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者对刑事指控保持沉默的权利,沉默权是随着现代人权和民主的发展而被提出的,它最早源于英国,美国首先移植了这一制度,并在宪法中予以确认。二战后,人权保障问题逐渐走向国际化,沉默权制度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普遍确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制度在中国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沉默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①不被强迫自证其罪;②有权拒绝陈述;③不应因拒绝陈述而被作出不利于已的法律推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没有规定沉默权制度(以下把刑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相反,我国刑诉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我国刑诉法对沉默权没有确认,笔者以为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享有沉默权。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制度:中国司法改革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沉默权制度,是我国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也是无罪推定原则和对抗式诉讼结构的要求,它有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沉默权制度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使沉默权制度有了植根的土壤;实行沉默权制度的物质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形成了沉默权制度生存的法治空间。  相似文献   

10.
传统道德规范是法律制度的社会历史基础和赖以生存的土壤,法律制度又是传统道德规范展现与光大的重要形式与稳固平台,二者血与肉关系要求对西方沉默权制度的研讨应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为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道德要义也决定了没必要也不应当确立西方沉默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