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4日分别批准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引渡条约、中国和法国引渡条约。根据这两个引渡条约,缔约双方均有义务引渡一方境内的被另一方通缉的人员,以便对其进行起诉、判刑或者执行刑罚。加上2006年4月中国与西班牙引渡条约,中国已与三个西方发达国家缔结了双边引渡条约。条约的批准和生效将进一步加强中澳、中法之间的司法合作,尤其是在追捕包括贪官在内的外逃案犯方面的刑事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中国海外反腐的推进,逃美贪官惊恐地嗅到了日渐逼近的风暴气息。从"猎狐"到"天网"行动,中美反腐合作正在提速。长期以来,普遍的法律漏洞、宽松的移民政策,使美国成为中国外逃贪官的主要避风港。中美在政治制度、司法体系、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加上双方之间没有签署引渡条约,使逃美中国贪官能够"逍遥法外"。  相似文献   

3.
齐人 《廉政瞭望》2005,(7):27-27
近日,外逃女贪官、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 已在荷兰被国际刑警组织抓获,中国政府已迅速与国际 刑警组织取得联系,正在协商引渡事宜。 如何追捕大批携巨款外逃贪官,是我们目前反腐 败斗争中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公安部去年5月底召 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国外逃的经济犯罪嫌疑人 尚有500多人,涉案金额700多亿元人民币,形势十分 严峻,国际影响极坏。杨秀珠无疑是目前外逃贪官中影 响最大,赃款最多,作案手段最恶劣的一个,她的落网 不仅大快人心,而且对于震慑外逃贪官,鼓舞追捕外逃 贪官士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5,(11):59-59
据10月25日的《黑龙江法制报》报道:为封堵贪官外逃躲避法律制裁的通道.中国政府在2003年12月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经过不到两年的积极准备。于今年10月22日将公约提请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国务院在提请审议批准公约的议案中说.批准这一公约“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遣返外逃腐败犯罪人员。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腐败预防与惩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反腐败有一个特点,每当加强了反腐败力度、深度和广度,贪官外逃现象就严重起来。近年来,由于我国与大多数国家没有签定引渡协议,一些贪官外逃到海外,利用我国与他国法律不对接的空子,拿着人民的血汗钱堂而皇之地过着奢华的生活。对此,我国法律只有望洋兴叹。2003年9月29日,  相似文献   

6.
世界之窗     
追捕外逃贪官问题,是中国与外国进行司法合作的重点领域。近日,日本首次向中国引渡嫌犯。在日本躲了3年多东京高等法院池田修裁判长宣布,根据日本刑法,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7,(1):11-11
过去一年,中央纪委网站头条成为反腐败工作的风向标,与海外追逃追赃有关的新闻,也多次“抢头条”。这些头条,按类型可以分为各部门合作打击外逃、外逃贪官被遣返或自首、加强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8.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05,(22)
贪官追逃难已成反腐瓶颈调查表明,近几年我国外逃官员大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但被遣返并追回财产的只占很少比例。众多贪官外逃,遣返困难,已成为国内反腐败的瓶颈。统计表明,自1998年至去年8月,中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中,已知潜逃境外的有271人,而5年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1):75-77
在党的十八大后汹涌澎湃的反腐潮下,我们将目光对准贪官出事前这一特殊而敏感的时间节点,梳理了从2003年4月到2013年4月,10年间曾引起广泛关注的10名外逃贪官事前准备情况,揭开“外逃贪官潜伏期”种种谜团,为进一步打击贪官外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目标,在APEC等国际组织强力支持下的"猎狐行动"已驶入快车道,很多潜逃境外的腐败分子正逐步被收入法网。反腐败斗争要实现"境内筑堤、境外织网",就应尽快建立外逃贪官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使其发挥威慑和惩治外逃贪官的作用。外逃贪官缺席审判程序的设置。首先,对立案前贪官已经外逃的仍应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法律制度主要由对腐败犯罪人的引渡、对涉及腐败犯罪证据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等内容构成。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主要是依据国内立法而不是基于国际条约与其他国家开展刑事司法合作。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法律制度完善而且先进,在反腐实践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2.
《党风党纪月刊》2002,(8):39-39
发出“红色通缉令”400份 1994年,中国与泰国签订了引渡条约,这是中国与他国签订的第一个引渡条约。目前,中国已与40个国家签订了56个司法协助、引渡和移管被判人条约,据报道,自1984年以来,中国共发出“红色通缉令”近400份,从1993年起,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和双边警务合作,我国警方先后从国外押解、遣返犯罪嫌疑人210多名.办理刑事司法协助案件300多起。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08,(9):17-18
反腐30年,任重道远。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贪官终有现形的一天。本刊组织专家回顾反腐历程,评选出了从1978年以来具有典型性的十大落马贪官。他们有的权倾一时,有的敛财无度,有的沉湎迷信,有的举家外逃……法网恢恢,他们的名字被定格在了反腐30年的标尺上。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专家在人民网发文建议废除贪官死刑,理由是因为国外有“政治犯不引渡”和“死刑犯不引渡”的条款。为了把逃到国外的贪官引渡回国,所以我们必须废除贪官死刑,  相似文献   

15.
8月29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法院,对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李华波涉嫌贪污案进行缺席审判,该案系“我国刑诉法修订后海外追赃第一案”。李华波则成为“我国首个被没收违法所得的外逃贪官”。外逃人员到底有多少?他们都逃往哪里?转移了多少资金?至今还没有一组详细的数字公布。《京华时报》记者梳理了自1992年到2014年公开报道的51个外逃案例,还原外逃者们的逃亡轨迹。  相似文献   

16.
王巧玲 《理论学刊》2003,(2):101-102
近几年 ,部分贪官外逃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这部分贪官用人民的血汗钱 ,在国外堂而皇之过着富裕生活 ,造成了极坏影响。这些人普遍存在过去官职高、贪污贿赂数额大、绳之以法相当难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寻找对策给以有效遏制。一、部分贪官携款外逃的现状和危害据报载 ,目前我国有几千名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携公款几十亿元在境外潜逃 ,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使一些国有公司、企业难以为继 ,社会危害十分严重。据国家反贪总局人士透露 ,贪官外逃携带的钱款不断攀升 ,涉案案值比前些年大大增加 ,贪污上百万元、挪用上千万元的大…  相似文献   

17.
<正>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贪官"丁义珍"外逃美国。他原本以为从此将逍遥法外,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这位曾经的"副市长"却只能躲在阴暗的小旅馆,被迫到酒吧扫厕所,近在咫尺的妹妹不敢联系,行踪暴露后又被人胁迫送往旧金山继续做苦力,失去人身自由。外逃贪官的逃亡生活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丁义珍"。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1,(1):14-15
潜伏期研究,本刊将焦点放在贪宫潜伏与反腐机制有效建构的高度来认识,这尚属首次。本刊通过事实论证、多方剖析,首次提出贪官潜伏期的长度与反腐的力度成反比,以及贪官“潜”得越久越难查,职级越高潜伏期越长等论断,广为学界认同。而如何着手破解“潜伏”,本刊认为,查“苗头”,破“一言堂”、开言路、追责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加大,从地方到中央,一批批贪官被清除出干部队伍,有些被判了刑,有些甚至丢了脑袋。这可真是大快人心。透视这些官员的落马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贪官们其实日子也不好过,有些甚至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贪官的心中有“十怕”。一怕纪委,纪委无情除邪恶。怕纪委、怕反贪局,所有贪官皆如此。贪官多是由纪委“双规”后,查出其罪行,然后交司法机关处理的。纪委是我们党的专门反腐机构,是贪官污吏的克星,而且纪委一旦抓住贪官的“狐狸尾巴”就不松手,不少的窝案、串案都是在纪委的穷追深挖下破获的。湛江特大…  相似文献   

20.
丁雨 《党员文摘》2008,(10):28-29
最近,中国反贪局和公安部向美方开出的“中国外逃贪官名单”已超过1000人,外逃贪官绝大多数集中在洛杉矶和纽约。尽管逃美贪官中的大多数衣食无虞,但终日惶恐,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