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一个有规则、有秩序的社会体系,也可以说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的最根本要求是,个人和企业组织的行为、市场的运行和政府的管理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都必须依法行事。因此,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做到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统一,学会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的特点是:1、法制系统化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制法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对市场经济的确认是具有根本性的;对调整商品经济的民法,特别是民法中的有关“民事主体制度”、“财产所有权制度”、“债权制度”等的…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壮举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儿女。但是,这个胜利来之不易。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中国人民用了14年时间,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的代价。那么,这场战争为什么打得这样艰苦?中国人民为什么付出了这么巨大的牺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腐败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这里,笔者仅对其中一些突出的现象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权力结构的发展趋势是由集中走向分解,由垄断走向分享.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表现为利益的社会物质财富是权力(包括权利)的基本内核,权力是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其更为直观的原因是分权的价值功能对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满足.分权的模式有三种观念上的分权--市民社会的构建;纵向分权--地方分权;横向分权--职能分权.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公权被异化,公权丧失了其应有的公共性。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实现权力公共性的复归。实现权力公共性的复归,关键则在于关注权力的主体问题和权力的限度问题,实现权力主体的多元化和对权力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公民参与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以社会控制权力成为必然趋势.社会控制权力的要点在于公民参与行政行政权力的社会控制的实现基础;行政程序立法行政权力的社会控制的制度保障;社会组织行政权力的社会控制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6.
廉政行为的伦理正当性是廉政伦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赫斯特豪斯关于行为正当性的伦理论证为廉政行为的伦理正当性阐释提供了逻辑理路,这可从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三个维度对廉政行为的正当性进行解读。从道义论看,廉是传统儒家官德的重要范畴,是当代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普遍理性接受的规则,因而廉政行为完全吻合道义论的正当性要求。从功利论看,廉政行为的伦理正当性体现在廉政行为可以减少和消除腐败的产生、发展及其危害,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廉洁从政能产生一些好的结果,而且能避免因腐败带来的诸多不良后果。从德性论看,官德是一种比普通职业道德要求更高的行政道德,廉政行为更多的是一个具有良好德性修养者出于其品格特征而作出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7.
刘名祝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74-75
权力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发生从集中到分散,从直控到间控、从弱约束到强约束等一系列变化.与此相适应,领导者正确认识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应有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权力产生于差异--兼与叶国文博士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学术界在分析权力起源时多从“物的因素”来分析权力产生的可能性 ,即主要认为“占有”或“私有制”对权力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从《权力合法性 :一种权力起游模式的思考》的反驳出发 ,结合权力概念的分析提出权力产生最本质的原因是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国际关系理论谱系中,传统现实主义提出的权力研究计划:权力来源与归属、行为逻辑与权力转化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的有关权力模式的假说和论断,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命题之一。随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从体系结构、互动过程、观念与意义建构、政治与经济权力区分提出了各自的权力模型。冷战结束后,一个新现象——"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趋势,使权力发展的"不对称"现象日益扩大——国家权力流散,科技与金融集团与个人权力聚集。这都迫切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权力"这个古老又混乱的命题,本文借鉴苏珊·斯特兰奇的权力定义,梳理国际关系理论谱系中的权力研究模型,并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入手对"权力流散"这一问题有所说明。 相似文献
12.
权力,是一种对他人以及各种资源的支配能力。在这个概念出现的几百年间,它引发了上至王室、家族、党派与集团之间的权力角逐,下至学者对不同权力及相关问题领域的广泛研究。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正是这其中对权力予以高度关注的学者之一。权力,历来被视为一种必要的恶。在社会发展中,它既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具有消极的反作用。从积极方面看,它是构建社会、维持秩序、实现公共政策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从消极方面看,它也是谋取不正当利益、实施专制统治以及发动战争的工具。因此,人们在逐渐认识并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试图对它做出必要的规制。在《权力论》中,罗素从分析权力欲入手,逐一论述了教权、王权、革命权力、经济权力以及支配舆论权力等各种权力形态,包括权力与政体、权力与道德、权力与组织和个人的种种关系等方面也做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3.
自由、平等和互利合作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内在需求。资本主义在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目的驱动下,最终走向非平等的剥削和非自由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反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发展过程,也是为应对和缓和与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内在要求日渐冲突的过程。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或认为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适宜的社会制度,都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治理腐败理论日益受到诸如寻租腐败论、现代化腐败论等西方腐败理论的挑战。从自由主义角度来看,腐败不是自由市场的产物,而是管制的产物,是权力导致腐败。自由主义的治腐论走向“市场自发治腐论”,其思维方法和政策逻辑存在诸多缺陷,将权力与腐败的复杂关系简单化,否认人类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统一,否认社会秩序的自在性和自为性统一,否认人类治理腐败行动的能动性。现实中国治理腐败,应超越阿克顿命题,按照治理腐败的客观要求和执政党的性质、特点,采取不同于“市场自发治腐论”要求的执政党动员型反腐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发展———兼论“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随着全球问题的出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是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和实践这一战略,我们有必要首先从哲... 相似文献
17.
李跃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3)
1840年以来历史没有给中国提供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独立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可能性,导致1949年以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是中国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之一.1978年以后市场经济在中国实现了巨大发展与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的建设成就为1978年以后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没有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这是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定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注重把握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定性,切不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政治理念中,存在着对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关注。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自由主义与其他理论流派之间争论的焦点。到了现代社会,公共权力边界问题更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适性的理论问题,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即: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区分到公域与私域的分野;从权力的本性到对人性的不信任;从人类的自由本性到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戴飞军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2)
江泽民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正确运用市场机制是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于权力使用者来说,腐败行为取决于腐败收益、腐败风险、腐败机会、伦理道德四方面的博弈。而自我蒙混因素影响着其对权力腐败风险、腐败机会以及道德的选择,使官员沦落蜕化成贪官。通过内在修养、外部机制两方面的对策能减轻自我蒙混因素的影响,有效地抑制权力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