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审计监督,是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加强财经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当前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在于保障企业依法办事、落实国家财政信贷计划、促进企业行为合理化和规范化,而且可以帮助企业核算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从而增强企业活力。目前审计制度已由原来的财务收支审计、法纪审计,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企业法律规范的贯彻实施,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已经或正在成为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以其独立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法人身份,驰骋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大千世界.企业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对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企业行为合理性与规范化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企业行为合理性与规范化的涵义企业行为,是指企业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进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活动.包括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行为和企业外部的交换、分配行为,以及对待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虽然企业行为直按表现为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的行为,但同时也是法律上的行为.企业行为是否合理合法的评价标准,既要看他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又要看他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通常规律与法律是统一的.而企业行为的合理性与规范化也是一致的.合理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保护.合法的行为通常也是合理的,从而受到  相似文献   

3.
朱姝 《法人》2023,(5):56-58
<正>合规管理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合规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和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商业道德以及企业章程、内部规章,避免因违规而受到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对于企业来说,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企业一切管理和运行行为都在规章制度的框架约束下开展,企业规范化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 一增强企业活力对企业法的要求增强企业活力,就是指增强企业“机体”的活力,具体而言,就是指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影响企业这四种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企业的自身素质,即企业自身“机体”所具备的素质,包括企业的先天素质和企业的后天素质。企业的先天素质是指企  相似文献   

5.
1990年,围绕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这一中心,国务院继续加强各个方面的立法工作。一年来共制定行政法规45件,其中国务院发布的有26件,国务院批准、部门发布的有19件。这些法规的发布和施行,对于进一步落实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促进国家机关廉政建设、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个断扩大对外开放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特点如下: 一、完善企业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是当前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而增强企业活力则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如何为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服务,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着重讨论增强企业活力与完善劳动工资法律制度的关系,同时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商品生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各种股份企业在我国城乡纷纷出现,股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昭示了中国未来的企业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国应尽快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股份公司法律制度。 (一)股份公司法律制度与增强企业活力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增强企业活力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  相似文献   

8.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八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制约大中型企业活力的诸因素还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笔者认为:除了企业机制、宏观调控……等众所周知的因素外,知识产权也是制约和影响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因素。 (一) 知识产权是指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权利。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由于其具有涉及到人类一切由智力创造的成果这一特点,对增强企业活力有重要的作用。 1.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衡量企  相似文献   

9.
交通电子监控设备在交通执法中被广泛的应用,但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弊端,本文通过对电子监控设备执法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使公安交通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10.
企业活力的增强,企业运行的规范,都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性环境。应当从计划与市场的本质规定出发,充分考虑国家既是调控主体、又是利益主体的双重现实,理顺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建立起一种能够促进企业既遵从市场规律,又充分考虑国家偏好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杜绝“国家无处不在”与“市场无孔不入”的极端现象。  相似文献   

11.
四、经济法的体系与增强企业活力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企业是这个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细胞,因此,企业活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因.可是,长期以来,我国按产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从两方面造成了企业活动的窒息:一方面,公有制企业被条条块块的国家机关所分割,各个企业均自我封闭地隶属于某一主管机关,并根据国家计划从事生产经营,使企业缺乏外部压力;另一方面,公有制企业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由国家委派厂长(经理)进行管理,企业本身与企业职工都缺乏动力机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靠各级国家机关的行政指令来推动.因此,增强企业活力,就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  相似文献   

12.
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兼作比较法研究●程信和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要求办事讲究规范,而最高的规范标准则是法律化。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的企业经济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企业的活力,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的国营工业企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国营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和国家管理国营工业企业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各种经济关系。为了保障国营工业企业的合法权益,明确其责任,增强其活力,以加快工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以法定的程序,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其核心就是要用法律规范来约束行政权力的行使,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守法。依法行政原则是为了保障行政权力的行使规范化、合理化、公正化、公开化、经常化,避免主观性和任意性,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依法行政在实行依法治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行政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又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法发[1993]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 党的十四大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1992年7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和侵犯。对于非法干预和侵犯企业经营权的行为,企业有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的立法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所以,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  相似文献   

17.
周哲 《法制与社会》2011,(3):206-206
福利腐败普遍存在于我国广大的公共组织部门,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我国政府而言,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显得十分必要,它不仅是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缩小贫富差距的前提,同时还是国有资产增值、消除权力寻租行为、增强企业活力、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纠正社会择业倾向的保障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国营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力,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全国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切实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决策。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企业“三角债”则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在经济运行中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和改革深化的一个障碍。如果不尽快排除这个障碍,势必影响中央决策的贯彻执行。虽然清理“三角债”主要是行政领导部门的事。但有许多“三角债”纠纷,又必须通过诉讼程序才能解决。所以,要在短期内,彻底清理“三角债”必须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三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要使企业从行政机构的附庸物真正变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使企业发展与法律协调问题处理好,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商品经济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自身运行方式,并受制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环境。前者是内因,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后者是外因,是增强企业活力不可缺少的条件。转换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