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契机,改革现状的分析,从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治理能力;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公共服务法律体系;组织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的重塑这几个方面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思路做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过大关”的阶段。中国政府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这种改革动力不充分。究其根源,则在于政府改革对自身合法性价值求证的缺失。政府改革需要不断地对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价值求证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将是政府行政的不断完善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省管县的讨论是中国政府层级体制改革的一个直观体现,地级市建制演变的历程和政府职能变革的历程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正由政治统治型政府向经济管理型,再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发展。政府职责权限调整与层级改革的内在关联就在于通过对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提升政府能力。现阶段职责权限调整,也就落脚于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成了政府的改革方向。层级改革的指导原则,需要考虑政府及其组成成员、民众、施政环境以及利益集团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政府”反映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法治政府”是“中国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从“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提出的背景、基本内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采看,“服务型政府”不同于“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5.
新一届政府上任伊始,便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政府”的目标,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政府创新,就是公共权力部门为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政府创新首先是一种行政改革,包括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机构和行政程序的改革,它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政府创新不是一般的改革,它是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没有创造性,不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那些政府改革,不属于政府创新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对教育的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政府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又必然影响着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整体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种整体与部分的改革在目标、进程、措施及成果方面具有极其密切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对于我们正确研究和分析服务型政府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未来走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服务职能和保障改善民生将分别成为我国未来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根本价值目标、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主要方向,只有全面创新政府的管理理念,才能为创新中国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行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巨大的创新动力.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公众导向理念、政府服务理念、有限政府理念、公共服务理念、效能政府理念和适度规制理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政府改革如何定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社会自治能力低下,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政府改革以建设有为政府为取向。构建有为政府的途径主要包括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机构能力,推进行政法治。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以期有利于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我国各级政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通过这些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未来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本文在总结参评项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政府建设的新的目标——健康政府,并围绕"政府质量"这一核心概念,对"健康政府"的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官员问责制与建设责任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建构责任政府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2004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因此,他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这就为中国政府的自身建设和官员问责制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一、建设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诉求和行政改革的目标指向。首先,建设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诉求。“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理念,民主政府不仅要求政府是有限政府、高…  相似文献   

11.
政府力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力。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确保者,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力,需要政府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户籍与福利脱钩的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就业制度改革、惠及全民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建立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2.
政府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政府体制改革,但是却陷入了一个“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坚圈。究其原因,改革当中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为其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要使政府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运用法律规范政府的职能、调整改革的运行以及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西方语境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凸显这样一个逻辑:即不管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其首先必须是权责对应的政府即立宪政府,宪政是政府角色定位的前提。宪政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理念,其构成了政府角色定位的制度基础。审视中国政府宪政不足的制度环境,完善宪政应为政府角色定位的首要之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与WTO 规则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基本目标在于,推进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和民主政府的制度建设,这四个要素乃是构成政府善治的最为重要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终决定政府转型目标的实现。政府权力法定,政府权力与责任相辅相成。我国近年行政学界流行的“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论,从法理、管理、哲理等角度看值得商榷。加大改革我国过分集权的领导体制,促使政府政治化权力转为法治化权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政府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主导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财政分权改革使地方政府作用日益上升。并形成了地方政府竞争的格局。这种有限的地方政府竞争格局一方面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要重新调整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改革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国内外学者都对这场运动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些内容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政府角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任何政府改革都与价值观念的变革相联系。这种价值观念的变革对于整个行政体系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当代政府改革的应然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政府应是促进者、政府应以结果导向、政府应以公民为本、政府应以分权导向、政府应有现代行政精神。这些价值取向对于中国的政府改革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鉴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当前我国政府在公共治理中仍存在突出问题。政府改革要实现历史性跨越,至少需要三个条件:(1)制定出一个好的总体改革方案;(2)大部制改革要取得成功;(3)要在权力的约束和制约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9.
政府创新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述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创新分为政府改革、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三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改革轨迹清晰,成效明显。但当前在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理念确立、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和服务型政府的机制运行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职能结构;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进一步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促进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