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甲公司将其所有的商品房一套出卖给乙公司,并书面承诺其对该商品房享有绝对所有权,且该商品房上未负担其他权属;乙公司查阅了国土局登记簿,查明该商品房的确归甲公司享有,且无其他权属负担,遂将购房款支付给甲公司,甲公司亦将房屋产权过户到乙公司名下。乙公司搬  相似文献   

2.
胡松河 《山东审判》2004,20(6):98-101
[基本案情] 2003年1月14日,LJ公司与某林场签订了速生 林开发承包土地意向书,由U公司承包林场使用的1 万亩土地种植速生林,承包期限30年。U公司所承包 的以上土地均位于黄河大堤之内,属于黄河行洪河道 范围。刘某、王某分别于2003年5月7日、2003年5月 21日代表包括上述2人在内的7人(乙方)与李某(甲 方)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书二份,双方约定,甲方将位 于LJ公司速生林地内的725亩左右的土地承包给乙 方耕种。合同订立后,刘某等7人在该土地上速生林间  相似文献   

3.
马树芳 《山东审判》2005,21(3):104-107
一、问题的提出及展开(一)简要案情:A公司欠B资产管理公司借款本息1200万元,B资产管理公司向甲中级法院(以下称甲中院)提起诉讼,甲中院判令A公司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给付B资产管理公司借款本息1200万元,A公司逾期未履行,经B资产管理公司申请,甲中院依法强制执行,对A公司价值300万元的房产及占用的土地予以拍卖,但经数次拍卖,无人竞买,后经B资产管理公司同意,甲中院裁定以A公司价值300万元的房产及其占用的划拨土地抵偿B资产管理公司部分债务,同时,该中院查明A公司无其它财产可供执行,故裁定终结执行。B资产管理公司为节省过户交易的…  相似文献   

4.
案情甲公司于2000年5月18日与乙公司签定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自签定房屋租赁合同后10日内交付房屋,同时交纳租金,并约定如发生纠纷,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仲裁。合同到期后,甲公司未将租赁的房屋腾出给乙公司。乙公司按照双方约定,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甲公司仍未履行交付义务,乙公司即向某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期间,甲公司向某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认为该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未引用应适用的法律条款,违反了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因此是无效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裁定…  相似文献   

5.
林泽新 《人民司法》2005,(5):104-108
案例:中国甲公司与日本乙公司于2001年9月20日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口一批运动鞋,价格条件为 C&F 神户,付款方式为买方仓库检验后10天 T/T付款,提单载明通知方为乙公司。此后,甲公司将该批货物交承运人丙公司承运,丙公司的代理人签发该公司的格式提单给甲公司。该提单载明:托运人为甲公司,收货人凭指示,交接条件为整箱货,堆场至堆场。提单经甲公司背书转让给乙公司,货物运至日本目的港后,交收货人并运离承运人码头,收货人乙公司开箱验货时发现集装箱中的运动鞋因水湿损坏丧  相似文献   

6.
[基本案情]甲公司与张某自1991年至1995年期间一直有业务往来,到1999年11月9日双方签订一份还款协议约定:张某结欠甲公司款项共计15000元,分别于2000年4月30日前归还甲公司8000元,2000年6月30日前归还7000元。协议签订后张某于2000年2月4日归还甲公司7500元,甲公司出具收条给张  相似文献   

7.
甲、乙两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合同,共同开发两幢商品住宅楼,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管理,无论以哪一方的名义开发,最后盈亏各半.合同签订后,两公司共同筹集了开发资金并成立了联合办公机构,但实际开发建设的所需手续包括土地使用权、规划设计、预售商品房登记等都以甲公司的名义办理.1997年7月,M银行出资300万元预购住房17套,甲公司与M银行签订了<订房协议>,乙公司的代表也参与了协议的签订.  相似文献   

8.
1992年5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及乙公司的中国合资方某塑料制品厂协商签订了1份转股合同。合同规定:塑料制品厂将其在乙公司中5%的股份以100万元的款额转让给甲公司,合同签订后5日内由甲公司给付乙公司100万元;塑料制品厂负责向当地外经委申报转股事宜(未规定申报期限)。转股合同签订后,甲公司即将100万元转股款给付了乙公司,但塑料  相似文献   

9.
郑青义 《山东审判》2006,22(4):118-120
一、案情2003年3月10日,甲与开发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该合同约定开发公司将其所有的十二间沿街营业房分别租赁给甲等十一人使用(甲为一间),租赁期限自2003年3月1日起至2006年2月28日止。2004年12月6日,开发公司与乙(也是承租户之一,其承租了二间)签订了十二间沿街营业房买卖协议,将开发公司所有的十二间沿街营业房全部转让给乙,并已办理过户手续。2005年1月4日,甲等十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开发公司与乙的房屋转让行为侵犯了其优先购买权,要求确认开发公司与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并以同样的价格购买其租赁的一间营业房。二、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
[基本案情]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在1998年对某县某镇某片区进行旧城改造。其间,甲公司将其中的一部分非主体工程分包给一国有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2000年该片旧城改造全线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甲乙双方进行了工程款结算,甲公司尚余30万元未支付给乙公司。后甲乙两公司因另几个工程的结算发生纠纷,于2002年初诉至法院。诉讼中,乙公司法定代表人丁某免除了对甲公司的这笔30万元应收款的债权。不久有群众对丁某的行为向司法机关举报。犤分歧意见犦第一种意见认为,丁某的行为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理由是:从刑法修正案第2…  相似文献   

11.
行政判决有三种形态第一种表现为正式的法源,是一种正式的法律规范,称之为“行政判例法”;第二种虽非正式的法源,却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约束力,在现实中发挥着和法律规范相同的作用,可称之为“行政判例”;第三种行政判决,既非正式的法源也不具备实质意义上的约束力,可称之为“行政案例”。中国需要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行政判例制度,这种建构应该借鉴大陆法系的经验,以行政判例模式为蓝本,走一条介于行政案例和行政判例法之间的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12.
从行政法的视角探讨了日本民营化的趋势,在描述了民营化最新发展情况之后,介绍了"民营化"概念的多样性。同时,论述了民营化的法律地位(是普通的民事合同还是行政合同)和民营化的宪法规制。在辩证分析降低行政成本与提高行政质量之间的矛盾关系之后,探讨了在民营化案例中个人责任与单位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行政审批的行政法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在加入WTO议定书中已对行政审批的法律化作出了承诺 ,随之而来的是将行政审批纳入行政法治的轨道 ,以法规范和调整行政审批行为 ,改变目前行政审批改革多以行政手段为之的状况 ,实行行政审批项目法典化、主体职级对等化、过程连续化、重大事项听证化。  相似文献   

14.
行政治理视野下的行政协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过于注重行政治理的威权性,而忽视了公民的主体性,因此难以适应现代行政治理之发展诉求。而行政协商是一种注重行政治理过程中公民与行政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凸显行政过程的公民参与性,以及行政治理活动之主体间良性互动的行政方式。它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我国传统单方性、命令性和封闭性的行政治理模式之弊病的反思,回应并诠释了合作行政、柔和行政与开放行政等现代行政治理模式的发展诉求。当前,超越行政协商所面临的制度与现实困境,并不断促进其融入我国行政治理实践,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行政治理模式之现代转向,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行政法治、行政善治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法律体制下,行政规定不属于法律渊源,不是行政诉讼中法院必须适用的法律依据。但行政规定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依据,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规范功能。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对行政规定既不能完全抛开,又不能完全信任。为了回应社会现实,应当在形式法治的框架内,融入部分实质法治的要素,附条件地承认行政规定的效力,并由法院依照这些条件和规则予以审查。  相似文献   

16.
大陆法系的法、德等国已经将行政契约作为一种新的行政活动方式纳入到行政程序法典之中,我国正在起草的行政程序法以专章的形式来规范行政契约,对行政契约的研究已经从适法性之争深入到对行政契约制度细微层面的探讨。就行政契约履行障碍中的预期违约制度而言,因行政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行政契约预期违约制度在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方面的特殊性,出现了立法意思代替行政主体在行政契约履行中意思表示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7.
王太高 《法治研究》2010,48(12):14-19
与传统的异体、外在的监督和救济制度相比.违法行政行为的行政自纠是一种自体监督、自我纠错.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正效应。违法行政行为自纠的对象应当涵盖全部有瑕疵的行政行为,即不仅仅针对违法可撤销的行政行为.而且对于不正确的行政行为、不合目的的行政行为也同样适用;行政自纠的主体不排斥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和复议机关.但重点应当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身;自纠的方式包括撤销、治愈、转换、确认违法;在构建违法行政行为行政自纠制度过程中,应当关注违法行政行为的行为类型、瑕疵性质、时空要素和启动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现代行政过程中的行政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政权是由羁束权(权力与义务)和裁量权(权力与特权)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法律概念。由此展开的行政法律关系,比权力——权利的传统行政法律关系定位要更精确。其中,裁量权的运作,尤其是现代行政任务实现过程对合作行政的倚重,使行政相对一方通过实质性参与来获得规范意义上的权力。逻辑结构上的相依、互动,使行政法律关系真正处于动态的均衡之中,并预示了协商行政活动实施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法》与抽象行政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行政法学上,抽象行政行为是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一个学术概念.一般认为,<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项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内容是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规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定义是,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现代行政法的行政自制理论——以内部行政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自制范畴和理论的提出,是对行政自制现象普遍化、立法和司法的功能性不足、内部行政法重新崛起等客观事实的反思和总结。行政自制理论有其独特的涵义和内容,主张行政主体通过行政组织架构、内部行政法律规则和行政伦理,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积极行政,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控权模式。行政自制理论是行政法的一个新课题,旨在重新思考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道路,顺应世界行政法学的发展趋势,为行政主导的行政法治进程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