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3年底,闽东革命发展迅猛。闽东地方党组织利用“闽变”这一有利时机,领导了全区性武装暴动。从此,闽东苏区进入鼎盛时期。在那火红的年代里,闽东妇女为建设苏区、保卫苏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闽东妇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一)1929年春,红四军入闽,极大地推动了福建革命斗争。在中共福州市委的领导下,福安、连江两县相继成立了县委。县委一成立,就把妇女运动  相似文献   

2.
正闽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创建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但长期以来对闽东革命根据地的研究相对滞后,在许多重大史实上还存在较大争议。如关于闽东苏区红色政权的建立时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党史学界在出版的书刊资料中都表述为:"1934年2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全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闽东苏维埃政府。"笔者认为这是不准确的。今特撰文就闽东苏维埃政府若干史实做一分析,敬请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1月27日)80年前,闽东苏区的创建,翻开了福建革命斗争史崭新的一页,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闽东苏区创建8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深切缅怀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范式人等一代革命家和革命先辈当年为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和杰出贡献!并向所有参加过闽东苏区革命斗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以及在这一革命斗争中付出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先后创建有13块比较大的苏区(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赣东北苏区、湘鄂西苏区、西北苏区、广西左右江苏区、琼崖苏区、闽东苏区、鄂豫陕苏区及湘鄂川黔苏区.分布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广东、广西、海南、河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15个省的边界地区或远离中心城市的偏僻山区。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14-16
1994年11月10日,宁德地委、行署在闽东革命的中心——福安城关隆重举行闽东苏区创建6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期间,曾经在闽东这块红土地上战斗过的革命前辈叶飞、曹志、范式人等老同志重返柏柱洋看望老区人民。  相似文献   

6.
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闽东苏区人民和各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闽东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闽东苏区红色文化的重大政治与文化价值在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上,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构建了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以勤劳勇敢为基石,闽东苏区红色文化培育了不惧艰难的坚强信念;以自强不息为动力,闽东苏区红色文化铸就了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以为民谋利为目的,闽东苏区红色文化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4,(21):I0005-I0008
正柘荣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海西规划环三区域和浙南地区的"后花园"、福建北承西拓的"桥头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柘荣是闽东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是闽东革命中心之一。全县区域面积538.22平方公里,辖2镇7乡116个建制村(社区),总人口10.57万人。柘荣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海拔为90至1479米  相似文献   

8.
苏区时期,我党和苏维埃在发展、巩固革命根据地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苏区的党风和勤政廉政建设,有力地抵制和克服了各种腐败现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提高了苏维埃政府的威信。苏区时期的勤政廉政建设,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不断提高勤政廉政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在根据地的发展与革命的实践中铸就了以听党指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在根据地发展的各个时期,苏区革命精神为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撑。作为苏区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集中体现,鄂豫皖苏区革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闽东苏区形成于一九三四年二月,是“二战”时期最后建立的一块苏区。长期以来闽东地区在帝国主义的侵掠和封建军阀统治之下政治十分黑暗,经济上,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土豪劣绅的巧取豪夺,反动政府苛捐杂税的勒索,广大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特别是一九二○年后,封建军阀、土豪劣绅强迫闽东农民大面积种植鸦片,从中牟取暴利,“一九二二年仅福安县征收烟捐竟达十四万”,农民深受鸦片之苦。封建的  相似文献   

11.
闽东地区于1926年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经过艰苦曲折斗争,1934年2月召开闽东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形成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闽东革命根据地。1934年底,闽东苏区大部被敌人占领,在闽东特委领导下转入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西安事变”后,闽东特委根据全国形势的变化,遵照党中央有关指示精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红军长征不久,敌人即抽调大批兵力,向赣东北、闽北、闽东各红色根据地大举“清剿”。闽东苏区邻近福州,更是首当其冲。当时压向闽东苏区的敌人有8个师,加上地方保安队和民团,约有10万人。1935年1月,敌人分4路向闽东苏区进行“围剿”,这是闽东  相似文献   

13.
在闽东这块红色土地上,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燃起了革命烈火。1931年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来到闽东,与当地党的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范式人等一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1934年成立了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创建了万余平方公里的闽东苏区,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因实行苏维埃管理模式,而被称做苏维埃区域,简称苏区。一般而言,苏区都是处于四周白色恐怖包围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区域。为支持革命战争,改良民众生活,各个苏区都尽可能开展了经济  相似文献   

15.
初夏的福安,山青水秀。这座新兴的老区城市,今天迎来了一位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应福安市委、市府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年闽东革命领导人叶飞同志,回到了阔别34年的福安,看望老苏区的父老乡亲。连日来,笔者有幸参加接待工作,其间所见所闻,无不深切感受到革命老前辈对亲手开创的苏区的眷恋之情,和与老区群众的鱼水深情。深深的三鞠躬怀着对先行者和战友的无限缅怀之情。叶老此行的第一项活动便是拜竭闽东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座落在市区的西北角。高高的纪念碑直刺  相似文献   

16.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为帮助妇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认真梳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所作的农村调查的基本史料,结合当时苏维埃政府有关妇女解放的各项政策、法令,可知苏区时期妇女政治地位大大提高,生产力得到解放,文化程度大为提高,婚姻得到解放。苏区时期,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解放,极大鼓舞了斗志,在苏维埃革命与建设中显示出其巨大的能量,真正展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实力。  相似文献   

17.
宁德地区党史征编委和宁德地区党史研究分会联合举办的“闽东党史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在福安宁德地委党校召开,二十七日结束。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福州地区的连江、罗源的党史工作者,有来自本地区的党史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共三十三名。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为什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央苏区的革命转入低潮时而闽东地区的革命却进入高潮?与会代表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闽东革命进入高潮的时间和标志;(二)闽东苏区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三)闽东革命进入高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因为实行苏维埃管理模式,而被称作苏维埃区域(简称苏区)。一般而言,苏区都是四周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下的红色割据区域,设兵打仗乃家常便饭。为支持革命战争,改善民众生活,各个苏区都尽可能开展了经济建设,并且运用发行公债等手段筹集所需经费和物资。这些已是众所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闽东苏区屹立于东海之滨,赛江两岸.为了传递情报,运输物资,联络自己,打击敌人,闽东苏区先后成立了船民工会,海上游击队,开辟了从赛歧经三都到闽江口的海上交通线.这是红军历史上最早的海军部队,最早的海上交通线.它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三省,是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进行了治国安邦、局部执政的伟大预演。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从苏区工业、农业、商业贸易、合作社运动等方面,考察苏区经济建设的总方针及各项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