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吕昭河 《思想战线》2003,29(6):10-1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有着广阔的理论拓展空间和实践应用领域。“人口资源环境”具有稀缺资源属性,必须对其合理配置,但是“经济人”命题在解释“人口资源环境”行为时,存在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非均衡性,因此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必须超越“经济人”命题,在宏大的理论范畴内,进行“人口资源环境”行为的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求索》2003,(3)
汪安佑 ,男 ,1 963年 3月出生 ,中南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曾先后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 (湖南财经学院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经济学》高级研讨班、北方交通大学。现为中南大学“区域经济”硕士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区域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理论”等方向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理论。其研究方向为 :经济学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知识经济学 )及企…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确定政府职能的理论前提,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不同主张,深刻影响着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和方法。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立足于美国的现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为分析前提,重新审视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论述,提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应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模式。本文试通过分析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理论,对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些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郭明 《前沿》2013,(15):102-105
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它约束与调整着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本文从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梳理并总结出“惯例说”“交易成本说”“博弈说”“社会秩序说”“伦理说”和“关系说”六种非正式制度理论流派,并对各个流派的观点进行了比较与评论.意在打破单一学科和理论范式的束缚,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与理论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是对循环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概括、总结和理论抽象,并直接指导和应用于循环经济的实践。循环经济学的建立,需要对现代经济学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现有的环境经济学以线形经济为研究客体,试图在现代经济学框架内解决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因而它不应成为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侧重于理论探索,使循环经济学循着它的思路而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站在了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为未来经济发展廓清了思路,循环经济学是它的应用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理论视角,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的成因和带来的经济影响,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是一个必然现象,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对国家经济社会进步有良性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所谓经济学的“社会学化”,简单地说,就是指经济学理论中含有若干社会学的分析因素,被蒙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学理论的色彩。这是目前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向。但它并不意味着经济学理论将逐渐被社会学理论所替代。因为它们各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社会学化”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假设的历史考量:源流、批判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刚 《求索》2008,(8):35-37
经济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后果的一门学科,“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核心前提。从经济学史方面考量,“经济人”假说经历了纯粹“经济人”、“理性经济人”和“有限理性经济人”等几个阶段。各时代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不断对”经济人”进行抽象与修正,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解释由此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为建立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分析的理论支撑。基于传统“经济人”的伦理缺陷.在生态文明时代.提出“生态理性经济人”可能是“经济人”假设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9.
葛守昆 《群众》2007,(1):74-7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样,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下,从经济学角度切入,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经济学内涵的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和创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精髓运用到我们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去,是理论界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执政党的一个重要理论。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开展了积极的宣传和研究,并且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从经济学界对“…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乃致用之学,深深植根于百姓生活之中。只可惜,由于一些“专业”(职业)经济学家们味追求“形式化”、“科学化”和“精致化”,使得经济学理论研究与老百姓生活渐行渐远,甚至将经济学研究构建成“黑话连篇”,谁都听不懂其话语的独立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