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927年10月24日,工农革命军到达遂川荆竹山,准备与王佐部队会合时,为了搞好军民关系,创造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集合部队,针对当时官兵中在执行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向部队宣布了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相似文献   

2.
《党风党纪月刊》2002,(1):40-40
1927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向工农革命军宣布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1928年1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为正确开展群众工作,又宣布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有两个具有不同针对性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一个是针对人民军队建设的;另一个则是针对党政干部的。这两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军队建设和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而它们的制定和完善都与毛泽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许多部队就已对官兵提出对待群众要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的要求。在红军建设过程中,军队的任务、纪律逐步明确和制度化,各地红军根据实际,陆续制定了一些纪律。其中,以毛泽东给中国工农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具代表性。它的制…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2,(9):33-33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加强革命纪律。 早在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就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同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1月,部队进驻遂川县城后宣布了六项注意: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2,(16):62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我军创建之初,毛泽东针对红军中存在的问题,正式宣布红军的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后来又宣布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红军纪律歌 毛泽东亲自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建军思想和建军路线,是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是保证红军打胜仗的传家宝。“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是经过毛泽东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根据实际斗争的需要,亲自为中国工农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农贫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禾草,买卖公平,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1929年初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  相似文献   

7.
《湘潮》2020,(3)
正图片说明: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在荆竹山地区宣布了人民军队三大纪律。1928年毛泽东率部队攻打遂川县城时,在李家坪向部队宣布了六项注意。后逐渐发展成为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严明纪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我们来到井冈山,进行实地教学。在大井毛泽东旧居听老师讲党和人民感情,倍感亲切。 作为农家子弟,毛泽东对农民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一切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违犯群众纪律的行为,都是绝对不能容忍、必须坚决纠正的。于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井冈山诞生了,从“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到“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都规定得具体明了。之后又根据情况变化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我们来到井冈山,进行实地教学。在大井毛泽东旧居听老师讲党和人民感情,倍感亲切。作为农家子弟,毛泽东对农民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一切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违犯群众纪律的行为,都是绝对不能容忍、必须坚决纠正的。于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井冈山诞生了,从"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到"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都规定得具体明了。之后又根据情况变化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泽东在井冈山周围的农村搞调研,制定土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08,(6):88-8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曾产生过两首词不同、曲也完全不同的歌。其一,《红军纪律歌》:红军纪律最严明,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劳苦群众,个个尽相亲。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银;便溺找厕所,不搜俘虏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就歌词而言,它与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为  相似文献   

11.
一、最初是称为三项纪律、三大纪律还是三条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三大纪律,最初是称为三项纪律、三大纪律还是三条纪律呢?对此党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有学者提出,1927年10月23日,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抵达荆竹山,王  相似文献   

12.
钟碧妮 《湘潮》2015,(7):66-69
一、颁布第一军规,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一)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28年4月3日上午,在沙田老虎冲三十六担丘稻田内,工农革命军战士整装肃立。毛泽东身着灰布军装,健步登上田边临时搭起的土台。他首先向部队讲述没有纪律不成军队、没有统一指挥就不能打胜仗的道理,对部队存在的一些违纪现象进行了批评教育,然后扳着指头,逐条逐项地向部队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2,(21):2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加强革命纪律。一早在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就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同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士豪要归公。1928年1月,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5,(7)
<正>华国锋28岁南下,担任新中国成立之后湖南省湘阴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当年,他给湘阴的各级干部制定了三条铁规定:第一,到农民家里坐凳子不吹灰;第二,群众做饭时,要帮助烧火;第三,吃饭时要和住户拉家常,不能吃"哑巴饭"。这三条,多么朴素,多么实在。朴素的、实在的规定是最管用的。1928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湖南桂东县沙田镇,在这里颁布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又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多么朴素,多么实在。就是这样朴素的、实在的规定,成就了伟大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人熟悉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第1版,第1137~1138页)的注释,认为:1928年春,毛泽东在井冈山为工农革命军规定了"三项纪律";1928年夏,又提出了"六项注意"。1929年以后,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笔者翻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种说法在时间上有误。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5,(3)
<正>1928年3月底,为策应湘南起义,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进入桂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面对革命向何处发展、铸造一支什么性质的革命队伍,同时基于发展革命队伍、扩大根据地、争取群众支持等方面的考虑,在总结以往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县沙田墟后的老虎冲三十六石坵以制度的形式向工农革命军正式颁布了彪炳千秋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个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为中国工农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历经修改,成为人民军队的纪律.另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制定的"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军队制定的最有代表性的统一革命纪律.从井冈山斗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纪律,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党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坚持和发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卖处”三字来源于毛泽东在1928年初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的“买卖公平”。1928年5月,红四军在茨坪设立了我军第一个红色贸易部门新(永新)遂(遂川)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又称“茨坪公卖处”)。此后,附近的一些乡在群众的要  相似文献   

20.
在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曾有两支词不同、曲相同的歌。其一,《土地革命歌》;其二,《红军纪律歌》。而《红军纪律歌》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很类似。那么,这三支歌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1928年,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第二年,这支队伍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当时,徐向前受中共中央派遣来到了鄂豫皖苏区,担任了鄂豫皖苏区和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