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主题之一。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不管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还是马尔库塞,他们都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给予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对于中国当下大众文化的泛滥、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人的单向度化越来越严重,人们也越来越感到不安和担忧。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于我们反思当下中国文化的问题,探索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12)
20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纳粹党的上台以及美国资本主义的兴盛,作为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逐渐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的本质,并对其展开了批判。本文是针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而展开的探究,首先对其理论的产生背景和主要观点进行了介绍;其次揭示了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最后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但仍对当代中国无论是国家、民众还是学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不同时期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透过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面现象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性和强制性的根本特征及其危害。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的,但同时对我们也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婷 《学理论》2015,(1):68-69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现代西方主要思潮,以其社会批判理论为核心理念,从大众文化批判角度入手,从其批判理论来源、主要内容、理论影响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对文化内容进行评价与考察,并辩证地分析其对我国文化现代化构建的借鉴作用,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生态马克思主义因其以生态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批判而受到当代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由此也导致学术界把关注的目光过多放在对其制度性理论批判的梳理上.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何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以技术理性批判为主题转向以社会制度批判为主题的深层原因并未论及.由此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以技术理性对资本主义批判主题确立的缘由及其理论批判缺陷入手,揭示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而进行转换批判主题的深层原因和目的,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一批判主题转换的逻辑意义在于,生态马克思主义把法兰克福学派以发现问题根源为思维的逻辑起点转换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思维逻辑新起点.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恰恰突显出生态马克思主义制度性批判主题确立的重要目的性,也彰显出这一社会批判理论最重要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晓晴 《理论探讨》2007,1(4):66-69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著名的批判理论学派,他们在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现行制度展开深入批判时,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的和谐思想。他们意识到人类已经深深陷入了异化状态中,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已经被破坏,因此,他们积极努力于寻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及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英杰  徐向凤 《学理论》2013,(13):74-75,85
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所持的基本立场,从否定的意义上批判意识形态,但是,与马克思在政治层面的批判不同,法兰克福学派是从文化层面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从而实现了由政治批判向社会文化批判的视域转换,这一转换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4)
哈贝马斯在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领域思想,并揭露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化危机。随后,他提出了一条拯挽救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有效途径——交往理性,尽管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却对中国的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此,法兰克福学派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科学技术进步导致人遭受奴役、科学技术发展麻痹了批判意识从而遏制了社会发生质变、科学技术异化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以科学技术为基点透视和分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有其合理的因素,其目的在于确立人本主义的合法地位,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批判理论是从马克思到法兰克福学派一脉相承的哲学理念。这一理论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批判;卢卡奇等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物化与主体性为核心的批判理念;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纲领的批判理论。批判理论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立场。  相似文献   

11.
法兰克福学派延续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文化批判角度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路向。除此之外,该学派还存在着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非主流的研究路径,它在批判理论的建构、转型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使之遵循并发展了马克思文化阐释的初始路向,其文化批判才得以建设性地补充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重要维度。对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并未在国内外学界广泛、充分地开展。目前已经探讨了波洛克、诺依曼、格罗斯曼、基希海默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霍克海默、阿多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考察了新马克思阅读运动。有待加强与深化的研究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含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中重要地位的充足依据;紧扣专题的系统性研究;法兰克福学派其他成员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容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8,(10)
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诞生于西方生态危机爆发、西方绿党成立和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奠基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等理论。他认为,树立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的整体观是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提;资本主义由于受经济理性的制约不可能承担起生态重建的任务,所以生态重建的最佳选择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基于此,高兹提出了"生产得更少、生活得更好"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30年代的乐观主义观点,波洛克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验并非已然成功,而计划因素的引入将有效地甚至是无限期地控制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在此基础上,波洛克于40年代初提出了自己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随着自身经济基础的转变都或快或慢地发生了变化.正是在波洛克所提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法兰克福学派调整了自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方式,推动了批判理论的逻辑转型.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面,法兰克福学派一直是国内理论界注视的重点,近年来更为突出。这不仅因为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最持久的一个派别,而且因为法兰克福学派久负盛名的社会批判理论,以综合研究的优势,扎根于社会现实生活之中,表现了对人类社会历史命运的关切,特别是对当代各国的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消费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便指出资本主义存在人被物品支配的"异化"现象,此后的法兰克福学派不断抨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消费行为,发现虚假需求和消费异化现象。上述思想帮助鲍德里亚和布迪厄等发现了消费社会被符号所操纵。当代中国正处于从匮乏型社会向丰裕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当积极引导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消费社会。  相似文献   

16.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尽管称谓不同,但他们都是指称大众文化。技术理性观是他们对大众文化分析的逻辑出发点。由于对技术理性总体上持公正、赞同的态度,本雅明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持乐观的、客观的观点,相比较而言,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持总体批判的态度,因而其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持悲观的、否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旨在对现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控制形式去蔽,而艺术与审美成为他们手中对抗工具理性现实的有力武器。现代艺术能否克服这场危机并担当起真理使命,法兰克福学派三代思想家的态度并不相同。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思想家寄希于审美乌托邦救赎,开启了审美通达政治之途,实现了审美与政治的融合,经哈贝马斯对审美政治救赎功能的理性反省,以维尔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第三代思想家以交往行为为基础,致力于重建审美与现实的关联,现实政治实践中受到严格限制审美的救赎功能。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变革现实的理想轨迹始终纠缠于理想与现实的二律背反之间。  相似文献   

18.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者,他可以算是批判西方工业文明技术的第一人。我们在读他的《启蒙辩证法》的时候可以深刻感受到他的批判和核心之所在——文化进步走向其对立面的各种趋势,从而通过对启蒙理性转变成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盛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技术的异化和人性的丧失进行深刻的批判。为了拯救文化的进步走向其对立面,找到人类生存的价值基础,霍克海默怀着救赎的激情,开始了他的技术批判理论的旅程,让我们反思现代的文化进步,并对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将社会批判与自我批判有机融为一体的典范。就社会批判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批判所向实质是资本主义商业文明,这种批判主要包括对劳动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化的批判,对资本的批判和对货币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批判,对人的物化和异化的揭露,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邓久芳 《学理论》2013,(7):30-32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重要工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等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借以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进行文化批判,而且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斗争需要从不同角度发展创新了这一理论,力图概述他们的异化理论,厘清发展脉络,比较同异,评析得失,以便找到一条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克服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