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来宗教在中国生存、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不约而同的努力倾向--以多种不同方式"会通儒学",特别是尽力阐明佛儒、伊儒、耶儒相通或同源."会通儒学"是外来宗教中国化并进一步适应中国封建社会而生存发展的核心表现,加强对"会通儒学"现象的研究,对21世纪外来宗教与社会主义中国相适应,以及党和政府更有效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新时期高校宗教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思想领域的多元化,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积极有效地开展应对工作,认真贯彻相应的教育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仁”为儒学之核心。首先就“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归纳为“成己”之学、“爱人”之学与“爱物”之学;其后着重探讨了儒学之“仁”对今日和谐文化建设之现代意义,指出“仁”有助于在社会上广泛倡导和谐理念;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有助于全社会自觉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缺的一个组成方面,这要求我们的政策、工作措施和策略。从过去被动地应付宗教问题、宗教矛盾向主动地解决宗教问题和建立化解矛盾的新机制转变。当前,首要问题在于宗教组织、宗教团体的治理。宗教组织发展的方向应在于它的民间性、宗教性、公益性、群众性、自愿性和自治性。  相似文献   

5.
即使是在“全球化”的当今,作为中国文化传统核心的儒学,仍有其普世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宗教工作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也是党的宗教理论与政策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宗教关系列为政治和社会领域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大关系"之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和谐宗教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前,宗教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维护我国宗教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努力促进宗教和谐。  相似文献   

7.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宗教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树立"和合"工作理念,积极主动发挥宗教的和谐稳定功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8.
广西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宗教管理部门专业人才匮乏,宗教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广西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的继承和开拓。而同心思想是基于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提出的,能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给人指出目标和坚定信念,因而可以利用同心思想文化引导广西宗教文化的发展,指引教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全面促进广西宗教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改造社会的实践功效在中国近代史艰苦卓绝的探索中成功地理论指导实践,成为时代的精神座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民理论选择的胜利,是三个自信的表征。马克思主义的乾道与儒学的坤道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效对接,具有积极的社会建构意义。二者的无神论特质,道与辩证法在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民族性格中实践性统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儒家仁学的价值会通提供了哲思历史必然性的理论契机。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宗教界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大有可为.宗教和谐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宗教有净化心灵、消除纷争的优势.我们要善于把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针具体化,从不同层面做好对宗教界的引导工作,启发他们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苏省东海县宗教工作的调查分析得出: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服务,必须抓好依法管理、建好队伍、正确引导这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论宗教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提出,要把宗教当作文化来研究;江泽民指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亿多信教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宗教文化在安抚人心、稳定社会、促进民族和睦、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民族来说,其人格理想的形成是一个初步萌生、逐步演变、基本定形并进一步发展的无限的动态的进化过程。传统中国社会的人格理想定形于春秋战国之际,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中国文化经历了原始文化和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已有了完备的统治结构和典章制度,为人格理想的定形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外来流动人口对上海的建设和繁荣作出了贡献,但也对社会治安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上海应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敞开城门与设置门槛的关系,搞好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管理合作,在加强部门管理的同时发挥综合管理优势,使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属地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做到既依法严格管理,又热情服务,努力提高上海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疆宗教和谐,发挥宗教的积极影响,消除或避免宗教不和谐因素,减弱或抑制它的消极影响,更进一步地促进新疆民族和睦、社会稳定,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正确认识宗教和谐的内涵,是构建新疆宗教和谐的理论前提;坚持党的领导和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是巩固宗教和谐的条件;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巩固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途径;把握世界宗教的发展态势、坚持独立自主办教,是构建宗教和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宗教关系是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方面的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自身、宗教与宗教、宗教与社会方面的和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国家长治久安。本文对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促进宗教与社会更加和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儒学发展的本身是一个不断扬弃、吸纳的过程 ,儒学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展示也是继承和创新的结果。当前 ,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 ,儒学要想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大有作为 ,仍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鞍山市在宗教界开展“争创文明活动场所、争当文明教徒”活动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把这一活动开展得更好,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以使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宗教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小城镇宗教工作的管理。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把我们的管理工作再推上一个新台阶,提高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旋律。本文以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对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基本原则进行了粗浅探讨,认为宗教的社会文化属性及其意识形态特征决定了它能够被引导而且必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时,初步阐释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转变植根于社会转型后人的社会属性界定的新变化,植根于人们固有思维方式的新变化,植根于传统政治理念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