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外埠借鉴     
《前线》2005,(12)
重庆开始推行政府雇员制据2005年11月11日《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市政府日前专门赶赴香港招聘紧缺人才,其中渝北区政府在香港就招聘到3名博士作为政府雇员,这意味着在国外盛行的政府雇员制,开始在重庆市推行。所谓政府雇员指政府引进的专门人才,他们不占用行政编制,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完全按契约化管理,只从事某项专业性工作,雇员不执行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薪酬待遇相对较高。据了解,渝北区到香港“挖”3名博士,专业锁定在城市建设、规划、金融,年薪12-14万。而目前当地公务员一年下来也不过4万元,此举是否造成同等职位人才的“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雇员制“背后的隐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雇员制”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探索的一项全新用人制度 ,这项制度的实施无疑是一个进步 ,对政府的用人观念和新时期的行政理念都会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但当“政府雇员制”被赋予太多期望和重任时 ,鉴于目前的国情 ,显然是很不现实的 ,“政府雇员制”热浪的背后还存在着种种隐忧。  相似文献   

3.
政府雇员制作为一种舶来品,从2002年在我国吉林省破冰试水,又在全国各地掀起波澜,至今已近10个年头。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政府雇员制还是一种新鲜事物。基于此,笔者着重介绍了政府雇员制的概念、模式、特点,分析了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前瞻性,明晰了其与公务员制度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相继采用政府雇员制这一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聚才形式,来引入政府专业性人才,这种政府用人机制的创新悄然推动了我国政府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但是政府雇员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相关法律缺失,我国政府雇员制面临诸多困境。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在完善政府雇员制的法律机制、提高政府部门公务员的素质、健全政府雇员薪酬体系及考核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做出努力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加拿大多伦多市访问学习期间,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加拿大的大部分市、镇没有政府组织.原来,加拿大政府实行两级制,即联邦政府和省政府.而一般市、镇的政府管理机构是公办公司或者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很多加拿大的"公务员"实质上应该称为"政府雇员".  相似文献   

6.
凭单制是西方公共部门改革中常用的治理工具之一。近年来,凭单制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其中尤以浙江长兴县的教育券改革和湖北监利县的教育变法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凭单制的应用和推行是由我国转轨时期教育领域内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所决定的。为完善凭单制在我国公共部门改革中的应用,还需在事业管理体制、公共财政制度、政府行为模式以及市场基础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7.
签1年-3年的合同,最高拿14万元年薪;不是公务员,但像公务员一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后占政府部门编制……扬州在江苏省率先全面试行“政府雇员制度”,凡是确实需要“政府雇员”的部门、单位都可提出申请,不过审批时会从严控制,预计下半年产生的“政府雇员”不超过10名。  相似文献   

8.
丹麦于1946年开始设立行政监察专员,1954年又通过了《行政监察专员法》,监察专员署由此正式成立。丹麦推行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其目的一是代表议会强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政府部长和行政官员的监督;二是代表公民利益维护法律和秩序,作为“因政府不公正、专横、滥用职权而受侵害的公民的保护人”,受理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雇员的指控。  相似文献   

9.
《正气》2002,(1)
去年以来,吕梁地区纪委、监委围绕行政审批改革问题,在全地区范围内制定和推行了重要事项、重大项目、重要支出实行“会审制”“联签制”“民评制”三项制度。在切实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方面,已初显成效。一推行“三项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权力运作、制约权力滥用,强化民主监督,是“三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公开性、规范性、民主性的特点。“三项制度”的实施范围是地、县(市)直的党、政、群、执法执纪机关及事业单位、乡(镇)政府、村级组织。“三项制度内容界定明确,工作要求具体。“会审制”即对计划生育二胎…  相似文献   

10.
赵鹏 《党史博采》2013,(9):19-20
目前我国政府领导人中推行的“干部年轻化”,试图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从而合理配置有限的领导职务这一资源。但是以年龄为尺度的制度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为了同样达到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引入有效的人事任命制度,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推行退休制和任期制,并同时完善绩效评估和以行政问责为中心的多种监督体制同样能够达到效果,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颜兵下岗了。两年前,颜兵受聘为无锡市对日招商首席代表,其税后年薪50万元,成为内地年薪最高的“政府雇员”。但一年5000万美元的招商任务,也让这位曾经很潇洒的“海归”,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压。最终,他在完成两个任期之后,终因业绩问题而去职。颜兵的离去提醒我们,政府雇员改革中还存在着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的问题。其中,关键是在法律上对政府雇员的性质作明确定位,明确政府和雇员双方的责权界限,完善制度平台。更值得深思的是,颜兵的出现与离去对现有政府招商模式的冲击。在许多地方仍将引资数额与政绩紧密相联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把…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白宫2月12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把联邦雇员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0.1美元。白宫在声明中表示,将有成千上万的联邦雇员从中受益,其中包括新雇员和续签合同的老雇员。奥巴马总统还将继续与国会一起努力,争取将这项标准推行到全国所有的雇员。  相似文献   

13.
到今年7月下旬,金堂县已有5名村干部当上了政府雇员.金堂县在全省率先探索选拔大学生"村官"兼聘政府雇员,创新了村(社区)干部选拔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相继推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等重大财政管理改革成效显著。其中,公务卡制度作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规范预算单位现金管理,加强财政监督,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预防贪污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和推行已由理论论证阶段转入实际操作阶段。值此之机,反思中外政治制度史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当有所裨益。 一、借鉴于以往的中外政治制度史,我们发现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必以政治民主为前题,同时坚持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又是推进政治民主的有力手段,因此,我们推行公务员制度必须与整个政治体制民主化改革同步进行。 作为一种行政制度,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二是事务官的考任制、常任制。据此判断,19世纪公务员制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其推行原因,一是当时政党分肥制所造成的吏治腐败和政局动荡,促使资产  相似文献   

16.
英国地方政府治理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地方政府治理经历了如“过山车”般的变化。这首先表现为旨在提高地方政府政治领导力的改革,目前市长制政府的模式比领导—内阁制等政府模式得到更多的肯定。其次,工党政府通过推行“最佳价值”制度、全面绩效评估制度等使英国的服务管理和供给有了较大的改善。使英国的服务管理和供给有了较大的改善。第三,“地方战略伙伴关系”和“地区协议”等的建立,使得地方层面上的联合经营与伙伴关系有了新的发展。2006年秋天英国中央政府发表的新白皮书阐述了其地方政府政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civil gervant)概念起源于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英国,在美国则又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 employee).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中除工勤人员外的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8.
<正>推行权力清单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创新,通过梳理权力清单,对于规范政府权力、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多方面的作用。晒出"权力清单",可以公开政府的权力边界,让群众明白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服务,不应该行使哪些权力,对政府实行有效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的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这对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近些年来之所以热衷于从制度上改革政府雇员行政管理体制,原因正在于其改革任务远比其他民主国家来得艰巨。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前后,月薪买不起一件西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机构的庞大、臃肿和低效令百姓深恶痛绝。各个部门之间,各个地区之间,既有执行前苏联时期规章制度的,也有遵循后来“习惯成自然”行为规范的。政府各部门之间、机关内部,矛盾丛生。当时俄罗斯政府中公务员人数比苏联时期还要多,政府雇员1993年为882万人,到2002年已达到了1140万。政府机关人员“人头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长,1995年占16%,2000年占23%,20…  相似文献   

20.
大部门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自我革命,地方政府在推行大部门制改革的进程中面临路径依赖、职责同构、第三部门缺位、人员分流困难、法律滞后等诸多困境。地方政府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的基本策略是:寻求持续的改革动力,转变政府职能,实施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