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才工作     
仲竹 《党建文汇》2013,(12):11-11
高校助力科研开发江苏苏州市借助高校人才优势,与清华大学联合建设苏州汽车研究院,会同周内外知名机构建立5个汽车科研平台和3个检测平台,引进相关专业人才100多人,推动研发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苏州总是和杭州连在一起,并称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今一看,当年一个只有水乡古城特色的小苏州如今成了拥有国际新兴科技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等多个世界头衔的大苏州。  相似文献   

3.
苏州作为中宣部在新世纪推出的第一个文明城市宣传典型,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塑造苏州文明城市新形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近年来,苏州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苏州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文明建设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要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定位、更高的参照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二是苏州外向度比较高,特别是加入WTO后,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花家毅 《唯实》2001,(7):26-29
苏州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近年来城市建设步子很大,城市规模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苏州行政区范围整体城市化程度还不高,按统计口径城市化率仅为33.5%,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苏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67万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超过3200美元。根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与城市化水平有明显的关联性。按照苏州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城市化水平应不低于50%,从这一意义上讲,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化发展大大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华国 《唯实》2014,(8):60-63
一、苏州人才工作面临新挑战 苏州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总体显示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人才储备初具规模,各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的作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6.
沈伟东 《世纪风采》2007,(10):33-34
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但由于历史原因,尤其是经历了10年“文革”的浩劫,这座2500年历史古城的保护,尚存在许多问题,不少古典园林、风景名胜被鲸吞蚕食,环境污染也很严重。国内外有识之士频频发出了“救救苏州”的呼声。正在苏州古城保护的关键时刻,1981年10月17日,  相似文献   

7.
王杏梅 《世纪桥》2012,(11):30-31
1923秋,晏阳初等人到苏州宣传平民教育,发起平民教育运动,成立苏州平民教育筹备会后改为平民教育促进会。1924年,苏州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办第一届平民学校,招收十二岁以上不识字的平民教其识字和常识。之后,各社会团体和个人雀苏州城区相继开办平民学校,还出版平民期刊。苏州平民教育运动为不识字的平民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使更多的平民关注了教育,有利于打破“贵族教育”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兵团党校学报》2005,(3):25-25
环保总局日前公布的《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命名4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3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并且在山东和江苏两省出现了威海模范城市群、苏州模范城市群和常州模范城市群。  相似文献   

9.
对于江南古城苏州,历代不少文人名士为之才思泉涌,其中南宋范成大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为著名,还有一句印象也颇为深刻:“三月苏州皆入画,人生端合住苏州”。苏州之美丽怡人,可见一斑。笔者有幸在“入画”的季节来到苏州。穿过位于东部、充满现代气息的苏州工业园,进入视野的是“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苏州古城,水巷、小桥、绿荫、粉墙黛瓦的建筑,和谐而优美,真有置身于画的感觉。与苏州工业园遥相呼应,古城西部的另一“翼”,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苏州新区,整个苏州是“古城居中,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好一幅…  相似文献   

10.
孙其勇  沈玉娴  倪赟  汤易 《世纪桥》2009,(19):95-96
苏州吴文化源远流长,吴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对苏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苏州地方高校每年毕业的学生,主要就业面是苏州地区,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吴文化知识的教育,有利于提升在苏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为大学生今后尽快融入苏州当地人的文化圈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博 《唯实》2009,(7):47-52
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南京的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估,并且通过与苏州和无锡的对比,发现南京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出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区文化建设与共同意义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旅游城市,也是长三角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苏州一直走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前列,扮演着领跑者之一的角色。沧浪区作为苏州的中心城区,近年来,围绕着"文化立  相似文献   

13.
《求贤》2013,(11):57-57
温家宝同志始终心系教育,特别关心教育,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担仟国务院总理10年间,他更是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胃,深入基层学校视察调研,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
聂晓阳 《党建文汇》2008,(11):30-30
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受贿1亿多元人民币,日前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姜人杰在担任苏州市副市长期间,分管苏州城建、交通、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同时兼任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常务副总指挥、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苏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等职。  相似文献   

15.
曹文君 《世纪桥》2010,(7):34-36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江南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工商会馆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推动了苏州经济的市场化,繁荣了苏城西北区域经济,为苏州吸纳型经济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知荣明耻     
外来创业者"手印"见证苏州发展历程2月8日,一座印着“十佳新苏州人”手印的纪念墙在苏州百年老街观前街崭新亮相,这些外来创业者用自己的双手,为苏州这座城市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7.
孙艺兵  方伟 《唯实》2005,(4):53-54
苏州行政学院赴日考察团一行6 人于2004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先后在日本的大阪、京都等城市进行了访问考察,就公务员培训等有关问题与日方进行了交流。日中百人委员会理事长柴田静峰先生会见了日本人事院公务员研修所,同井上敦教授就日本的公务员制度、公务员考核、公务员培训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交流。这次考察交流为认识了解日本公务员培训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对于加强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迄今为止,苏州的城镇化进程已走过了人口城市化诺瑟姆曲线的上升通道,完成了城镇化以数量为主的初级阶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苏州应当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更加注重提升产业层次、更加注重优化城市功能、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的构建与认同、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将苏州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4):31-32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近日宣布,经两岸协商,新开放大陆13个城市为第三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这13个城市包括,沈阳、郑州、武汉、苏州、宁波、青岛、石家庄、长春、合肥、长沙、南宁、昆明和泉州。其中沈阳、郑州、武汉等6个城市于6月28日正式启动,石家庄、长春、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人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专才”,而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既有深厚专业基础和广博知识,又有较高能力素养的创造性人才。为确保这一任务的实现,必须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在扬弃一些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对人才教育的主要内容作出较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一、方法的传授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知识在不断“爆炸”,其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人们原有知识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