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景色秀丽的二郎山下,有一位深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好检察官。他就是被省政法委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岷县人民检察院主诉检察官李胜民。今年38岁的李胜民,自1995年调进岷县人民检察院后,一直从事审查起诉工作。9年来累计办理各类刑事案件 200件以上,出庭公诉200多次。在办案过程中,他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文明办案、尊重事实、尊重法律,所办案件事实清楚,论证严密,定性准确,树立了检察官良好的职业形象。 2002年,他在审查一起某单位职工故意伤害案件时, 就有好多方面的人向他说情,但他沉着冷静,毫不动摇。谁知这家人通过几道关系托人搬动了他岳母找上门前来说  相似文献   

2.
51岁的侯春幸拿起法警递过来的有关材料细细翻阅,在外人看来,他依然一副银行行长的派头,但其内心,却十分颓丧。在逃跑的三年中,那悬在他头顶上方的利剑终于落下来了。他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数字上设置“防线”,在法律面前避重就轻。2001年3月27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上,出庭支持公诉的江门市人民检察院主诉检察官当庭宣读了对侯春幸的起诉书:被告人侯春幸,原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恩平市支行行长。经审查查明:1994年1月至1995年6月,被告人侯春幸任恩平建行行长期间,违反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指使此行下属…  相似文献   

3.
他每天像风一般急匆匆地在家、单位、法庭之间穿梭奔波,生活得简单而充实;他每天像陀螺一样在案卷、书籍、电脑之间旋转,工作得繁琐而激情.他,就是武威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蔡林伸,一位忠于职守、勤于奉献,把一腔热血无私奉献给检察事业的普通检察官.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蔡林伸一直战斗在公诉工作第一线,忠诚检察事业,认真履行检察官职责,共办理各类案件340余件,起诉准确率100%.  相似文献   

4.
田飞 《理论研究》2014,(2):75-80
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将案卷移送方式回归到最初的全案移送方式。全案移送符合我国当下的司法现状,也顺应职权主义国家追求实体正义的诉讼理念,但并非实行全案移送主义就能完全解决我国公诉案卷移送制度存在的所有问题。在全面分析全案移送主义的基础上,应通过设立庭前征询程序、增设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实行庭前实质审查、确立审判中心主义和规范公诉案卷移送程序等途径对公诉案卷移送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王道云是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的一名主诉检察官、省级优秀公诉人。熟悉他的人都称他“王铁嘴”。他从事检察工作29年,参与和办理了2600多起案件,无一起错案。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2006年当选“感动河南十大检察官”,2007年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执法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从实施“主诉检察官引导侦查”入手,大胆探索起诉工作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把“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进一步引向了深入。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正确的,是符合起诉工作发展方向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冲突价值协调中的公诉裁量权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诉裁量权乃检察官行使公诉权限时斟酌处理的权力,充溢着对诉讼进程进行权宜控制的能动属性,其完美运行体现了正义与效率价值的整合,社会公益与人权保障的统一.目前,我国的公诉裁量权制度存有瑕疵,行使效果不尽如人意,亟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公诉裁量权合理运行制度,协调各冲突价值,以实现司法资源在轻微犯罪案件同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之间的良性配置.  相似文献   

8.
人实 《廉政瞭望》2005,(3):36-37
老实巴交的农民廖德成冈被“铐”成招,自证杀人,检察机关审查批捕中发现疑点后,被无罪释放。公诉人在出庭支持公诉这一起刑讯逼供案时,认定刑讯逼供的主要证据却在公安局刑警大队不翼而飞,使案件久审不决。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苏格兰前首席部长亚历克斯·萨蒙德被逮捕,因其涉嫌性骚扰被指控出庭。据报道,苏格兰警方一直在调查两名女性的性骚扰投诉。直到近日当地警方证实一名64岁男子被逮捕并被指控,相关报告已提交给检控方。萨蒙德方面则一直否认指控,他曾对媒体表示自己"什么罪都没有犯"。萨蒙德系苏格兰政治家,苏格兰前首席部长、苏格兰民族党前党  相似文献   

10.
马楠 《求贤》2008,(10):41-41
检察官管理制度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包括人口管理、使用管理、出口管理三个环节,检察官管理制度也不例外。在检察官管理制度体系中.人口管理制度能够为检察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使用管理制度能够激励检察官奋发向上.争先创优.创造良性竞争环境.这两项制度对于检察官队伍整体素质结构的改善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两"江"斗"智"精彩纷呈1980年12月24日上午,第一审判庭对江青开庭进行法庭辩论。特别法庭庭长江华、副庭长兼第一审判庭审判长曾汉周和17名审判员出庭;特别检察厅厅长黄火青、副厅长喻屏和江文等5名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在审判长曾汉周宣布"现在进行法庭辩论"后,江文起立发言,揭露江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司法部在未获得国会立法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自上世纪70年代初始启动了由联邦检察官直接参与调查和检控各州腐败官员的大规模廉政行动。该行动历时四十余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直被美国各界持异议者视为对各州及地方政府的政治独立和现代法治构成了最为严重、最具破坏性的侵蚀。立足于美国语境,从联邦检察官与各州民选检察官之间的比较优势、联邦法官群体反腐伦理倾向、社会舆论基础以及美国实用主义政治、法律传统等多维角度,探究联邦检察官的地方反腐行动得以正当化的因素,有助于加深对美国民主与法治的认识,吸取有益于中国反腐实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康德曾说:这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检察官的道德准则就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以多年的努力付出很好诠释了检察官的忠诚与奉献。他就是乌鲁克垦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周维华。踏实勤奋挑战自我1997年8月,周维华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和渴望,从农二师三十三团调入乌鲁克垦区人民检察院,被分至刑检部门(后改为公诉科)工作。从此,他与公诉业务结下了难解之缘,这一干  相似文献   

14.
在保障房领域派驻检察官,是检察机关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当前,保障房派驻检察官工作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探索,有必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好的工作做法,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通过更加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为保障房领域派驻检察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美国政府公务员“两官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言  胡晓东 《学习论坛》2008,24(11):48-51
"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是美国公务员管理的开端,从此,以"两官分离"为基础的文官制度奠定了现代美国政府公务员管理的高绩效.从美国政府公务员管理的实践来看,"大部制"的机构设置解决了公务员管理的组织问题,而"两官分离"制度的确立保证了公务员工作的高绩效.因此,分析"两官分离"制度将对我国今天的政府机构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法性与正当性是衡量法律制度的重要标准,正义的法律制度应当符合"合法且正当"的要求。随着《行政诉讼法》的不断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的合法性问题得到解决,而对正当性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合法性与正当性的混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的正当性确定,应从概念正当性、实证正当性及规范正当性等方面加以研判,确认"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属于"合法且正当"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把人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称之为“政法三机关”。根据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它们分别行使侦查、逮捕、予审、拘留、审查起诉、审查批捕、出庭支持公诉以及进行审判活动等等职权,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的规定(试行)》,对检察官以案释法工作的原则、方式、内容、责任等进行明确规范。以案释法,历来是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的好办法,常常被专业法律教育和一些媒体所使用。譬如媒体在报道一个案件时,最后经常请律师出来点评。然而,这样的释法,不够规范。如今由办案的检察官对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天然矛盾,加上公民公益诉权的制度性缺失,导致环保自力救济模式盛行。环境利益常常是公益与私益的竞合,因此,赋予公民环境公诉权既可行且必要,国外成熟经验与国内实务探索已经有力地予以证明。公民环境公诉是环境公诉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环境公地悲剧最有效的制度化途径。公民环境公诉制度包括立法模式、准入途径、立法原则与具体制度。具体制度包括受案范围、原告资格、被告确定、举证责任分配、责任原则、责任形式、激励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顾海凇 《当代贵州》2004,(14):21-22
知道廖兴国是在2003年3月份,适逢<国家公诉>一书及同名电视剧在各地畅销、热播.作家周梅森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读者能够想像到那些坚守着法律和良知底线的检察官要做出怎样卓绝的奉献和牺牲吗?我讲个真实的故事,贵州铜仁地区检察分院有个副检察长叫廖兴国,每月工资一千元.廖检察官靠这点钱养活了包括父母在内的一家六口人.他抽的烟三元一盒,还不敢公开抽,因为有的领导批评他,指责他丢了国家的脸.我是把廖兴国这些优秀检察官的故事糅在了女主人公叶子菁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