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静 《党政论坛》2009,(14):28-28
5月25曰,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并在该国东北部地区发射了3枚短程导弹,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泞。短短两个月内,相对平静了一年多的朝核问题,形势骤然急转直下。  相似文献   

2.
中美博弈在朝核问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关键位置,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形塑着该问题的未来走势。中美围绕朝核问题的博弈存在目标的迥异、方式的不对称、动力的不同以及效果的差异。于美国而言,在朝核问题同中国进行博弈,既是试图继续维护由其与盟友共同构筑的东北亚区域安全体系,也是为了继续掌控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核安全治理的话语权。对中国而言,同美国博弈朝核问题,一方面是为自身国内社会发展营造安全健康的周边地缘安全环境,另一方面是为成长为全球性影响的大国塑造稳定有序的周边政治环境。从当前看,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博弈呈现一种“双重领导”体制,但由于中美在东北亚地区安全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国际合法性问题等而逐渐陷入困境。对此,中国提出“双轨并行”和“双暂停”的“两双”思路,为朝核问题走出困境提供了新方案。展望未来,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博弈还会持续存在,而“两双”思路能否取得共有的预期成效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对此问题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朱锋 《求知》2009,(8):13-15
自2009年2月以来,随着朝鲜采取第二次核试验、导弹发射、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和终止1953年停战协定等一系列挑衅性举动,东北亚安全局势骤然恶化。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已经受到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朝鲜在面对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刚刚通过的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874号决议时所表现出的强硬态度,使得国际社会期盼运用外交和政治手段应对危机的努力遭到了严重挫折,以六方会谈机制为核心的东亚多边区域安全制度建设面临崩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坚定不移地实现半岛无核化,六方会谈的其他各方必须努力探索和谋求新办法、应对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钟龙彪 《求知》2009,(7):43-45
最近.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先是韩国前总统卢武玄自杀身亡,让韩国社会上下均感震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鲜于4月5日宣布发射卫星后,1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主席声明。认为朝鲜的发射活动违背了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国际社会原本期待这一问题能告一段落。可以重新启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这一机制并使之纳入正轨,通过外交手段和高度智慧来平息、解决此事。不料朝方当即高调回应,除对主席声明表示强烈不满外,  相似文献   

5.
王毅 《党政论坛》2014,(14):17-17
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同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首先,中国周边地区成为高风险地区,周边地区消极因素有所增多。朝鲜半岛形势潜伏着较大不稳定性。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前景暗淡。日本政治右倾化,对华政策强硬,  相似文献   

6.
张旭东 《求知》2013,(6):61-61
在近年的朝鲜半岛危机中,国际社会总有一种声音在质问,半岛今日之局面应归咎于何方。我们看到,许多西方媒体都将矛头指向中国,认为国际社会对朝鲜的严厉制裁因中朝关系紧密而大打折扣,中国对朝政策的失败是导致今日朝鲜局势处于高危状态的重要缘由。这种论调,可谓别有用心,不仅毫无历史根据,更是冷战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入夏以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增强了人们对半岛无核化进程的乐观期待和新的信心。6月26日,朝鲜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国际社会期待已久的核申报清单。次日,在邀请六方会谈其他与会国电视媒体参加现场见证的情况下,朝鲜主动高调地炸毁宁边核设施的冷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方法.阶层分化中利益格局的深层调整特别是分化机制"梯度"性而导致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使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战略.保证阶层分化中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利益关系,国家应坚持在阶层分化中的公共性立场,主导阶层分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国家税收、财政支出在阶层分化中的积极作用,保持意识形态建设与阶层分化发展的适应性,提高政治系统不同阶层的容纳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政治即指无阶级、无国家存在社会的政治类型 ,它存在于前阶级社会形态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原始氏族制早已证实它的原初形态的存在。而走向社会政治就其现实形态而言 ,则是指诸如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政治客观进程及其本质特征 ,它是实现人类未来社会政治的历史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谢晓光 《学理论》2008,(6):50-53
东海划界争议问题是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中日海洋权益争端的国际政治原因,明确了中日在解决东海划界问题应该遵循的国际政治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思想对我国和平解决东海争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原则的实际应用是两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和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刚 《理论探讨》2001,2(6):4-7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历史演进中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改革的方向、重点、步骤和目标选择上,则表现得更为复杂和敏感。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必须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确定改革原则,认识改革特点的基本前提,这一国情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能是在稳定的前提下,用较小的社会代价和改革成本推进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应尊重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政治体制的局部改革与整体重建有机地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政治体制的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和功能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把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结合起来,在建立和巩固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促使各国特别是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参加国际抗日统一战线。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重点对象是争取苏联的援助,并同英美策划的“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重点对象是美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对财务战略来讲无论从认识程度、执行情况都存在各种问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些问题和风险,相应措施如下:提高财务战略意识;实行预算控制,保证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完善财务风险防范系统;提高信用标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注重现金流的管理,保证现金流的顺畅。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0,(4):47-47
赵波文在《甘肃理论学刊》发表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的未来政治发展过程中:①民主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权力运行从权威向民主转型。国民的民主选举意识已发展到比较现代的程度。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现代的民主意识并没有在现实层面转化为积极的自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很快就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从经济上来算计得失,是事情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当今的世界还不安宁,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一些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所以,不能把加入世贸看成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从国际政治的战略高度来权衡利弊,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加入世贸的重大意义。一、危及世界安宁的潜流 冷战时代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多极化发展是世界的潮流。然而1999年发生的几件大事非常值得关注、值得深思。第一件事,在南联盟科索沃危机中,以美国为首的…  相似文献   

16.
姚犁 《学理论》2014,(11):223-225
这项调查研究意在了解学校大四学生在面临毕业这个大环境下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他们更加偏向于采取何种应对方式来应对压力,探讨他们的这种应对方式的选择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增强适应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提出宝贵意见。采用国内学者肖计划编制应付方式问卷和肖水源(1987)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得出结论一是社会支持在专业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在性别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二是应对方式在性别和专业维度上均有差异;三是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历来重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分析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制定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从国内来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国际来说,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格局正在进行重大的调整。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完成新世纪三大任务,要求我们不仅要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战略,而且需要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18.
王强 《行政论坛》2005,(6):21-23
公共危机直接威胁到公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是人类面临的灾难,从组织的角度而言,构建以政府为核心、社会组织和公众为基础、国际组织为策应的全方位的应对网络,可以有效地预防危机和救治危机,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社会化政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一历史背景下,党的执政伦理也发生了转变,顺应了社会化政治的发展潮流,在执政中更突出了和谐理念和社会建设.同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正处在不断的调整之中,走向社会化政治的过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必须全面理解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理想。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考虑,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在于它是一个制度社会,道德预设在于它是一个功利社会。制度社会与功利社会二者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共同统一于小康社会。只有把握制度社会和功利社会,才能很好地理解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