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木 《廉政瞭望》2012,(8):62-63
一个面积不到68万平方公里的东南亚小国举行的选举,却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目光。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一位66岁的女候选人——昂山素季。在经历长达15年软禁后,这位被称为“缅甸曼德拉”的反对派领导人,正经由这次选举,重归缅甸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2.
一度被西方国家孤立的缅甸如今因初现改革迹象而引发全球关注:欧美开始放松对缅甸的制裁,各国对投资缅甸这一“未开拓的市场”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3.
1939年,在英国对缅甸实行殖民统治的末期,德钦丹东等读过马列著作的知识分子发起成立了缅甸共产党(下简称“缅共”)。1942年,日本侵略缅甸,只有缅共提出抗日口号,并发起建立反法西斯人民同盟,从而威信大增。  相似文献   

4.
"1977年2月,邓颖超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访问了缅甸.缅方给予邓颖超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最高礼遇.这充分表达了缅甸领导人和缅甸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5.
近来,缅甸再成国际舆论关注焦点:一是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爆发武装冲突,威胁中国西南部边境安全;二是美国与缅甸这对“老冤家”关系回暖,互动频繁;i是H本、印度等国政要竞相跟进访问拉拢,争夺对缅影响力之意明显。昔日长期被美因等西方国家孤立的小国缅甸,大有成为大国博弈的新舞台之势。  相似文献   

6.
“中缅友好添新页”1961年的元旦,陈毅是在昆明度过的。作为外交部部长,他将陪同周恩来总理率大型友好代表团访问缅甸。行前,他与周恩来一起出席昆明的迎新晚会。这在他《昆明新年》的组诗中有生动的描述:“忽报岁除俱欢然,满堂鼓掌迎新年”、“座上总理传电讯,北京欢庆同昆明”、“晚会已散不能散,临散同志更依依”。元旦小憩后,次日即乘机启程,出访缅甸。红旗队队走不停,二日机场送远行。中缅友好添新页,祥云朵朵护机群。在主持外交的10年间,陈毅出访最多的国家便是缅甸。《赠缅甸友人》是歌颂中缅友好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相似文献   

7.
成汉平 《唯实》2022,(4):88-91
在缅甸军人于2021年2月1日凌晨发动政变接管政权之后,东盟曾开会讨论缅甸的局势与出路.随后,东盟于当年4月出台了"五点共识",希望在这一框架之内逐步解决缅甸危机.在危机解决之前,东盟方面基本排除了缅甸军人政府的代表出席东盟会议的可能.进入2022年伊始,柬埔寨首相洪森的一次缅甸之行引发了东盟内部不小的争议.从军人接管...  相似文献   

8.
陈辉 《湘潮》2006,(2):41-44
1960年11月21日,在缅甸爆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越过边境线,与缅甸国防军携手作战,共同对付窜入缅甸的国民党军残余部队的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这是我军一场鲜为人知的越境作战。中缅为什么要联合勘界?为什么要联合警卫作战?战果如何?英国霸占缅甸后,利用历史上中缅关系融洽、疆  相似文献   

9.
肖荣华 《党史纵横》2011,(11):34-35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第三、第四舰队开始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企图切断中国与境外的国际通道。后日军相继占领香港、非律宾,接着又以重兵集结于缅甸南部和泰国北部地区。随后,缅甸仰光陷落,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相似文献   

10.
5月23日,缅甸外长会见了六小龄童,声称其扮演的孙悟空形象在缅甸家喻户晓。就在不久前,1986年版的《西游记》已经开始在缅甸私营的天网电视台播出,中文原声缅语字幕。这两件事情凑在一起,被一些人解读为中国正在尝试推行“文化外交”。去年,坦桑尼亚曾热播《媳妇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月17—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不仅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9年再次访问缅甸,而且是中国领导人一次专程访问一个周边国家,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非常罕见。习近平主席新年首访缅甸,是党中央着眼外交全局采取的一次重大周边外交行动。此访时间虽短,但日程紧凑,成果丰硕。访问中,习近平主席出席了12场活动,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中缅双方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共同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1942年,中国军队为了确保滇缅路这一条最后的国际交通线,曾成立远征军,开入缅甸,配合英美军队,对日作战。事隔18年,中国军队再次进入缅甸作战。对于前一次作战,大家并不陌生,但对于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入缅作战,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我把缅甸当作第二故乡我在缅甸待了12年,都把缅甸当作第二故乡了,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88年缅甸军人接管政权上台执政后,受到西方的制裁,而中国根据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依然与其保持友好关系。1989年中国又开放了边境贸易,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中国流入缅甸,给濒于崩  相似文献   

14.
华林 《党建文汇》2010,(12):37-37
11月7日举行的大选,宣告缅甸进入新的时代。作为时代变迁的象征,缅甸的国名也将发生变化,由当初的“缅甸联邦”改名为“缅甸联邦共和国”。在报道这场大选时,西方媒体对缅甸的称呼有的用“Burma”,有的用“Myanmar”。这种混乱的用词其实昭示着缅甸所经历的一段段异常复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在这里发现了类似法国巴黎出土的“勒瓦娄瓦”手镐和近乎缅甸出土的“安雅特”手斧,它们是“天外来客”还是“大洞人”的创造?若是长途跋涉地从法国、缅甸传来又未找到证据,这便成了一个“科学之谜”。  相似文献   

16.
锐评     
《党课》2014,(18):64-64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日前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的东盟相关外长会议期间进行了会谈。这是自安倍第二次上台以来,两国外长在时隔1年零11个月后首次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17.
自乾隆《大清会典》后,清朝档案文献就将缅甸列为朝贡国,然而缅甸却从未视自己为清朝的朝贡国。乾隆末年清缅政治关系正常化以后,两个王朝间的友好交往在清朝话语系统中称为"十年一贡",在缅甸史籍中则记作"每十年派使互访"。清代缅甸朝贡的历史真实,既不是单纯的"十年一贡",也不是简单的"每十年派使互访",而是云南地方政府每隔十年派代表团赴缅通知缅王"朝贡",缅王随即派使访华,并认为这是两个王朝每十年派使互访的约定。  相似文献   

18.
<正>《清代中缅关系与西南边疆》[项目编号12FZS021]是2012年12月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4年1月结项。项目最终成果《清代中缅关系》入选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编号14KZS005]。该成果系统论述了清代中国与缅甸东吁王朝(1531~1752年)、雍籍牙王朝(1752~1885年)及英属缅甸政权(1886~1948年)的政治交往、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和缅甸华侨华人问题。清代中缅政治交往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乾隆三十年(1765)以前,这一阶段两国交往总体不  相似文献   

19.
沙平 《支部生活》2004,(4):40-41
1942年,由于英国盟军背信弃义,中国10万远征军兵败缅甸,被迫撤往印度。日军精锐56师团乘胜从缅甸向我大举进攻,直逼滇西怒江边,幸亏宪兵队长张祖武怒江桥上一声吼,抢前一分钟炸毁怒江天堑之上的惠通桥,宋希濂将军亦率援兵及时赶到,才彻底粉碎了日寇企图从背面给我大后方致命一击以达亡我中华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缅甸民主“试水”:向专制告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因才 《廉政瞭望》2010,(23):60-61
11月7日,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全国议会选举,2900万合格选民有千万以上走向各地的投票站。在这之前,军政府正式启用了黄绿红三色新国旗,并在国名“缅甸联邦”后面加上了“共和国”三字,最高领导人丹瑞大将也宣布将退出政坛。民主在这个贫困的佛教国家里似乎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