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6年,唐山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不知毁掉了多少家庭,使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在众多孤儿中,就有我孤苦伶仃的身影,那年我刚刚过了10岁的生日。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救出来的。当我在帐篷里苏醒时,第一眼看见的是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军人。我望着她那疲倦的面容,轻声地问:“我爸妈他们在哪里?”这时,女军人充满血丝的双眼里马上浸满了泪水。我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放声大哭,叫喊着爸妈和妹妹的名字。女军人把我轻轻地搂在怀里,哄着我说:“孩子,不要哭,解放军叔叔会找回你的家人。”话音未落,她的眼泪滴在我的脸上。后…  相似文献   

2.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3,(3):63-63
“中国式离别”:舍不得爸妈还是要走。 初六,是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大多数人都踏上回程之路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远行的脚步无法义无反顾“返乡——离乡”模式构成了中国式大迁徙,其背后蕴含着“中国式孝心”的拼搏与无奈舍不得爸妈,但还是要走,这样的辛酸你也有吗?  相似文献   

3.
我患有成骨不全症,从小就被称为“瓷娃娃”,我的骨头比普通人的脆很多,受到任何轻微的磕碰就会骨折。我必须安安分分地活着。因为我的病,爸妈习惯了小心翼翼地照顾我。我很想做点儿什么。但看着爸妈担心的眼神,又觉得我少动或者不动,就是帮他们最大的忙了。  相似文献   

4.
我陪爸妈跟世界接轨的第一件事情,是把他们的老人手机全换成了智能手机.老妈一看连个键盘都没有,非常紧张。好不容易教会她如何触屏之后.她拨出去一个电话用了半个小时.耐心终于用完,她彻底失望了:“这手机我用不了.你退了吧。”我赶紧劝她:“现在年轻人都用这种手机.它不仅能打电话、上网、听音乐,  相似文献   

5.
郎平 《学习导报》2014,(14):45-45
经常有年轻人主动对我说:“我爸妈特喜欢您。”在这些青年人心目中,老的中国女排更像一个传奇,毕竟他们没有亲眼见过我们打球,更没有经历过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们只是从长辈们的口中听说了老女排的故事,可能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相似文献   

6.
在贵阳工作一年后,回家只住了一个晚上,我的喉咙就因北方冬天室内燥热的空气而痒痛难忍。当时和爸妈约定,要他们有机会到贵州来,来看看迥然不同于西北大漠孤烟的翠竹花锦、感受不同于北方燥热的温和湿润。2008年春节前夕,父母带着对我所描述的秀丽山川的憧憬来到贵州。可是一场意料之外的雪凝天气打乱了我的整个计划。爸妈到达贵阳的第二天,贵州就宣布进入大面积一级停电状态,通往省内著名旅游景点的公路也陆续被封。  相似文献   

7.
为了挣点生活费,河北某高校贫困大学生王雨通过中介加入了有偿试药者的行列。当他来到医院的临床基地时,发现许多和他年龄相仿的人在那里排队等候体检。他们私下互相打听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是来自本市高校  相似文献   

8.
“秦主任吗?我给家里寄了1000块钱,麻烦您帮忙到邮局取一下。我爸妈不识字,怕搞错了。”这是在深圳打工的巫溪县菱角乡三坪村农民苏学富给村委会主任秦世华打的电话。  相似文献   

9.
开学已经好几个星期了,可是贺倩蓓的练习册仍然做得很糟糕,虽然我反复教育.也在班级里给她组建了“一帮一”对子,可效果却不明显。打电话吧,她爸妈工作又都比较忙.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0.
中秋琐忆     
陈刚 《党课》2012,(19):103-104
妈妈说今年中秋回来过节吧,家里添了个小人儿。我说“嗯”。 小人儿是弟弟的儿子,前几日回家见了,头发乌乌的。一人说像弟弟,另外的一人又说像弟妹,他俩听到都会乐呵呵的,爸妈也甚是开心……因而想到自己小的时候,想到了那些难忘的中秋节。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份彪炳史册的答卷: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粉碎其妄想“西藏独立”的图谋,完成西藏和平解放;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把铁路修到“第三极”,在“世界屋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这是一连串令人动容的故事: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背女出征,三岁的女儿难难成为进军西藏路上牺牲的第一个“战士”;修建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牺牲;两次援藏后留藏工作的孔繁森,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对口援藏实施以来,有 16 名援藏干部牺牲,仅 2020 年西藏在岗牺牲的公务员就有 60 多人,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的群体之一。坚守巍巍高原 铸就精神高地极远、极寒、极苦……他们也是儿女、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西藏和平解放 70 年来,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用身躯和高原环境作斗争,用坚守诠释家国情怀,在巍巍高原铸就了精神高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敬爱的爸妈:如果您的儿子在这遭遇不测,请你们不要伤心……在这次地震中,你们的儿子没有退缩,总冲在前头,保护当地老百姓安全,让他们安全转移。”这是 2015 年 4 月 29 日,共产党员、边防战士邵明贵写下的遗书。字迹虽有些潦草,却情真意切,英勇悲壮。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 8.1 级大地震, 西藏吉隆口岸成为“孤岛”。人员分批转移,只留下坚守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的 21 名官兵,其中有 11名是共产党员,他们当时写下遗书,以备不测。“国门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把口岸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坚守。”这是留守官兵共同的心声。如今,邵明贵依然坚守在吉隆口岸,守护着国门。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共产党人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和“世界屋脊”的恶劣环境搏斗,把一个个不可能踩在脚下。但高原的恶劣气候,从未能阻挡一代代共产党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脚步。  相似文献   

12.
1976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不知毁掉了多少家庭,不知使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在众多孤儿中,就有我孤苦伶仃的身影,那年我刚刚过了10岁的生日。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废墟里被救出来的,当我在帐篷里苏醒时,第一眼看见的是一位头戴五角星、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军人。我望着她那疲倦的面容,轻声问她:“我爸妈他们在那里?”这位女军人充满血丝的双眼里顿时浸满了泪水。  相似文献   

13.
1979年,福建省委书记廖志高回顾粉碎“四人帮”3年以来福建取得的成就时指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放手发动群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基本查清了参与“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粉碎了他们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夺回了被他们篡夺的那部分权力,依法惩办了一伙罪恶极大的反革命分子。  相似文献   

14.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在那场运动中,无数花样少年由革命小将变成了“再教育”对象,他们从幻想、希望到痛苦、绝望,又到努力、奋斗。尽管接受“再教育”的生活是艰苦的,前途是未卜的,但他们青春的生命是顽强的。他们抗衡着社会角色转换后带给他们的一切艰难困苦,在“广阔天地”里,留下了青春的血汗和热泪,留卞了红色或灰色的记忆…… 40年过去了,那代人现在都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不少人成为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40年前的那场“青春实验”尽管让他们有些伤感,但那段苦辣酸甜的岁月,仍使他们刻骨铭心,毕竞那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片段。现在,就让我们重拾当年知青们的青春记忆,重新体验知青们当年翻越“上山下乡”这座陡峭高山的感受吧——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莱州市公安局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殊荣。他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根本宗旨,以人民满意为最高准则,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多年如一日,保持先进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出新时期的纯真的“同志情”,是凝聚警魂、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千变万变,宗旨观念不能变莱州市公安局有个铁规矩:每周一、四晚上和星期六上午学习。这规矩,他们称为“归心教育”,至今8年不辍。说起“归心教育”的起因,那是1992年春,曲家乡朱盘沟村一位“大款”的亲戚,与别人争…  相似文献   

16.
陆一林 《前线》2011,(10):31-32
很多同志会问,现在还有邪教活动吗?还有人练习“法轮功”吗?“法轮功”还捣乱滋事吗?可以说,通过十二年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和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绝大多数原“法轮功”练习者认清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脱离了邪教的精神控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他们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给予他们热情帮助的干部群众,我们同“法轮功”邪教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7.
1937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许多干部、战士想不通,对改编不理解。尤其是对“红军改名”和“穿国民党军服”、“戴国民党帽徽”最反感。他们不能容忍红军的红五星换成“白军”的青天白日“十二角星”。 他们说,过去我们戴着红帽徽为穷人闹翻身,国民党军队打了我们多少年,如今却要摘下红五星,  相似文献   

18.
陆睿 《当代党员》2013,(9):52-53
他们用双手,凝聚起城镇经济崛起的强大动力。他们用脚步,汇就了中国城镇化的宏大进程。他们都来自农村,他们都去向城市。“农民工”、“打工仔”、“‘农转非’人员”……都是他们的称呼。今天,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他们正成为“新市民”。  相似文献   

19.
他是大学生,她目不识丁;他是中学校长、政协副主席,她是地道农妇……他们因“包办婚姻”走到一起,经历了贫困生活和动荡岁月的洗礼,看似相去甚远的他们,如何牵手70年将“包办婚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15):33-34
2012年6月,7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留下了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足迹。海面上停泊的“向阳红09”试验母船上,有一群共产党员。他们没有出现在海试现场指挥部,也没有出现在船上的各种实验室。他们总是大步流星、来去匆匆,当人们注意到他们时,常常只看到他们挥汗如雨后默默离去的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