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网站     
“双星计划”首星成功发射2003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赤道星送入了太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探测一号”卫星升空后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555公里、远地点高度为78051公里的预定卫星工作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探测一号”卫星重约350公斤,设计寿命18个月,它将和于2004年发射的“探测二号”极轨星,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  相似文献   

2.
访欧洲回国的布什总统应该很沮丧,因为欧盟计划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无法阻挡,美国“最担心的事”正在发生。担心先进武器流进中国美国政要如此恼怒,出自他们一种强烈的担心——欧洲先进武器进入中国,将使美国的安全利益受到中国的威胁。那么,美国最担心欧盟的哪些武器流入中国呢?法国的军事卫星和导弹法国媒体曾报道说,法国的侦察卫星和“紫菀”导弹可能对中国有很强的吸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2):116-118
太空中的天籁之声 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返回时,意外地听到了天籁之声:那是地球发出的“剌啦刺啦”声,如同撕心裂肺般的“哭泣”。后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卫星在太空中又录下了地球的“尖叫”声。而今,各国卫星录下的“地球之声”已经有1万多条,它们往往与极光同时产生。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纪念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升空,举国欢腾。美联社报道说,“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路透社说,这标志着中国在成为与美国、俄罗斯一样的航天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送“嫦娥飞天”的航天队伍中,今年6月刚刚接替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吴伟仁,  相似文献   

5.
1957年10月4日,苏联首次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空间轨道,这立即让处于冷战中的苏美超级大国展开了激烈的太空军事竞争。为确保自己能在核战争  相似文献   

6.
相凡  王彪 《党建文汇》2009,(1):37-37
美国犰狳航空航天公司一贯以开发大胆前卫的太空探险项目令人瞩目。日前,该公司又宣布推出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胆计划:在2009年研制一艘完全透明的球形“鱼缸太空船”。让前往太空旅游的乘客可以在这个“太空鱼缸”中欣赏到360度全方位的壮观太空景色。  相似文献   

7.
2月3日零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约2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导航进入“四强争霸”格局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中国成功进行卫星发射,标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2008年2月21日中午11时26分,美国放了一个大“炮仗”:由游弋在夏威夷海域的“伊利湖”号巡洋舰发射一枚“标准3”中段拦截导弹到达210公里的太空,击中代号为“193”的失控间谍卫星,卫星旋即炸成碎片。在未来数月中,这些卫星碎片会任地心引力作用下缓慢降至120公里的大气层烧毁。  相似文献   

9.
X-37B在战时,有能力对敌国卫星和其他航天器进行军事行动,包括控制、捕获和摧毁敌国航天器,对敌国进行军事侦察等等。X-37B很可能将是人类首架太空战斗机。  相似文献   

10.
尹怀勤 《党课》2013,(13):89-91
今年年初,世界首位太空旅客、美国富豪丹尼斯·蒂托和位于亚利桑那州普拉根的太空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泰伯·麦克卡勒姆宣布了一项“灵感火星计划”。该计划称,他们正筹划在2018年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开展一次由私人资助的火星之旅,届时将送两名人员绕火星飞行一圈,整个旅程长达501天。这一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说:“目前在航天技术方面,美国、俄罗斯是第一梯队,在太空中的800多颗卫星中,美国占了一半,中国有34颗。在载人航天方面。世界上已有960人次进入过太空,杨利伟是第413位进入太空的人。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可以说,在国际探(登)月领域,中国、欧盟、日本是第二梯队。”那么,世界各国的最新探月计划是怎样的?准备得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以前,在与某人做某一件不愿让第三人知道的交易时,人们总爱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来形容那事儿的秘密和安全。现在可不行了。且不说“隔墙有耳”,说不定头顶上就有好几个“眼睛”在盯着你,把你的所作所为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别忘了,在无垠的太空之中,有好多好多的侦察卫星不停地飞去飞来。世界上第一颗侦察卫星是1960年8月18日由美国发射的。之后的40年间,苏联、以色列、法国竞相仿效,相继把一颗颗“眼睛”装到太空,就连我们的近邻日本和印度也不甘寂寞,正在蹑手蹑脚地涉足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原苏联)。 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  相似文献   

14.
他,作为我国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领导并参与了我国导弹和原子弹自动化测试系统及人造卫星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制工作,由此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作为我国著名的卫星控制专家,创造性地运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使我国自1975年以来的10余次返回式卫星发射均获成功,而美国在试验返回式卫星的初期,经过多次挫折,直到第13颗才顺利回收; 从“东方红一号”到“一箭三星”、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等,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和进展都浸透着他辛勤的汗水和心血,现在,作为“863”计划的倡导者之一,他仍在为我国航天高科技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小田 《党建文汇》2009,(5):36-36
日前,英国科学协会的20位科学家评选出了改变当今世界的10项发明创造。它们是: 1.全球定位系统(GPS):这项技术的研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起初被用作一种军事技术,但今天已经成为帮助驾驶员确定道路和方向的日常工具。全球定位系统以一系列卫星为基础,无论身处陆地、海上还是空中,  相似文献   

16.
时事测试     
1.5月5日,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游客、28岁的( )富翁沙特尔沃斯在国际空间站停留8天之后,返回地面。 A.俄罗斯 B.南非 C.美国 D.法国 2.5月12日,美国前总统( )开始对古巴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他是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到古巴访问的最高级别的美国政界人士。 A.卡特 B.福特 C.克林顿 D.里根 3.5月15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 )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送入太空。 A.“海洋一号” B.“海洋号” C.“太平洋一号” D.“太平洋号” 4.5月20日,联合国对东帝汶两年半  相似文献   

17.
资料卡片     
世纪回眸20世纪世界大事记(九)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1981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院医学中心诊断出首例爱滋病。1982年4月,英阿马岛争夺战。1982年12月1日,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的贾维克医生为克拉克进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克拉克存活了111天17小时53分钟。1983年3月28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为使美国不再生活在“核毁灭”的威胁下,将研制太空布置反弹道导弹系统,即“星球大战计划”。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福建的“小三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在美苏两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特别是美国支持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武装窜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在研究制订“三五”计划时,将加强战备提到新的高度进行安排部署,并展开  相似文献   

19.
文化 《党建文汇》2002,(10):33-3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世界需要几个?美国认为只要有它的就够了;欧盟却觉得自己也该有一个,于是在3月26日正式批准启动“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  相似文献   

20.
轶峰 《党员文摘》2008,(11):43-43
最近,中国正式对外公布未来空间站计划,引起各国媒体广泛关注——这一安全可靠、功能完备的中国空间站.将使中国太空经济的发展实现飞跃.改变美国在太空经济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