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界对"灌输论"论争颇多.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方法的思考,通过对学界有代表性论点的梳理,本文认为以国外教育界的某些观点作为排斥"灌输论"的依据,是值得商榷的;"灌输论"既非"无用论"亦非"过时论";"灌输论"是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和发展"灌输论".  相似文献   

2.
第一种曲解;认为“灌输论”顾名思义就是强迫硬灌的意思。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是曲解了列宁“灌输论”的原意。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列宁针对俄国机会主义者鼓吹工人运动“自发论”而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工人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从外部“灌输”进去。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身的力量,只能产生工联主义的意识。”列宁这里讲的“灌输”不是指教育方法上的强迫硬  相似文献   

3.
再论"灌输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招根 《探索》2001,7(1):70-73
在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但是,"灌输论"仍然是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灌输论"的必然性及灌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习列宁的“灌输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理。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中系统阐述了“灌输论”,为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列宁的论述,所谓“灌输”,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必须运用各种宣传﹑鼓动手段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传播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以武装他们的头脑,启发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并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自觉地为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发展和完善可以分…  相似文献   

5.
灌输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长期以来为我党团结和教育群众产生了巨大作用。从高校来看,90年代以后,有的人提出了“灌输过时论”或者“灌输弱化论”,认为目前不需要对大学生再进行灌输,而是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笔者却以为,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加强灌输意识,并对传统的灌输方法进行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进行三个转变,四个结合,通过灌输方法的创新,提高灌输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不道德论"是目前对"灌输论"最普遍的质疑,其立论依据是所谓的"无灌输道德教育"论,它主张"国家对道德中立""教育中立",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因而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必须反对任何向"不道德论"立场退缩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系统地论证了“灌输论”思想。他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主要的灌输者,工人阶级是主要的被灌输者,双方并不是主体和客体、主动提供和被动接受的关系。对工人阶级而言,“灌输”是阶级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诉求,是工人阶级从“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化的内在需要;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灌输”是承担党的历史使命、提高政治斗争水平、确保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必要手段。政治灌输实际上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阶级之间双向互动、互相塑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围绕人与自身关系的主题所阐述的“历史合力论”思想 ,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既从理论上继承了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思想 ,又结合党建的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加以发展 ,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步的新“历史合力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邓小平的“风险论”,指出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风险论”的出发点;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风险论”的核心问题;“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风险论”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一股忽视灌输的倾向,有不少人认为在今天灌输已经过时,其方式不可取。其实不然,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而且,灌输作为政治社会的一种手段,历来为统治阶级重视并普遍采用。在现阶段,继续坚持思想理论灌输,对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灌输的意义“灌输”一词,在《现化汉语词典》中,它的含义是指“把流水引入需要水分的地方”,引水到田土,是把水“浇入”,是“输送”。具体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灌输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多方式的科学有效的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灌输论内涵丰富.它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列宁的灌输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施路径是:以灌输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灌输的“一”与“多”相结合原则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灌输的理论化与大众化相结合原则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知识经济化过程中,传统信念教育方式将受到多重考验。“灌输论”是传统信念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面对知识经济化过程,传统的“灌输”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进行改革。其一,在内容上比较单一。政治思想理论灌输无疑是必要的,但应结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教育。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就是由近现代科学知识催生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有助于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于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中的有进有退原则存在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不分优劣、不论盈亏,都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让位于民营企业,即所谓的“国企退出论”或“国退民进论”。其实,国有企业与其它国有企业一样都应该是进优退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列宁关于“灌输”思想的确切含义及其现实意义,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一种观点是把“灌输”看成是一种与疏导对立起来的思想教育方针;另一种观点认为“灌输”仅仅是一种实施思想教育的方法,并与启发式方法相对立;第三种观点把“灌输”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灌输”就等同于教育一词。有个别同志甚至把“灌输”与“外因论”绝对等同起来,认为  相似文献   

15.
汪连天 《学习月刊》2014,(15):50-52
理论宣讲不仅需要“照本宣科”.这里的“照本宣科”是指中央、省委的精神必须通过严谨的、原原本本的宣讲灌输给听众。但问题的关键是,理论学习的关键要义是学立场,学观点,学方法。就理论宣讲和理论灌输的角度看.从浩瀚的理论中提炼出鲜活而又科学的观点是实现有效灌输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从《周易》发轫,经过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的确立和发展,到宋明理学时代趋于成熟。理学诸子从宇宙本体论与人生境界说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说,使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成为更加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的思想教育中,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对坚持正确方向,提高教育效果、增加教育科学性有重要意义。一、灌输原则的含义灌输,按照我国各类辞书的解释,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是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如《庄子·消遥游》:“时而降矣,而犹浸灌”,把饮酒和人干渴,需要喝水也称之为“灌”,如郑玄:“灌由饮也”。二是输送(思想、知识等),如输送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三是炼铸,如张协的《七命》中说:“乃炼乃烁,万辟千灌”。从以上对灌输含义的解释中,我们可以产生出灌输的主体,灌输对象和灌输过程三个概念,同时对这三个概念作出大致的界定。灌输主体必须充实丰富,有向灌输对象  相似文献   

18.
在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我党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空想论,一次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所谓“一次革命论”,另一次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论”。关于民主革命时期的空想论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那末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们又是如何失足于空想的呢?本文试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一尝试性探源。  相似文献   

19.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在其主要方法仍是灌输的情况下,要创新“灌输”方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构建全方位的“灌输”网络和精干高效的“灌输”队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当前道德乏力的原因及对策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道德的现状,伦理学界曾有过“滑坡论”、“代价论”等评说,对其成因也作过不同的分析,并且提出过不少的建议。笔者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